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能够迅速有力的促进地方建设的步伐。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分布不平衡,条件相差甚远,工业发展的方向、重点、速度都不相同。而贫困地区由于受其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效益差、自身积累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严重。因此,地方工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跳出“地方主义”的小圈子,了解市场,走向市场,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遵从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原则,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笔者试就…  相似文献   

2.
袁纶华 《经济问题》1991,(9):45-47,16
山西省朔州市是1988年新建立的以煤电工业为主体的新型能源城市。所辖两区一县(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都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区,是山西能源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达400多亿吨。1990年全市煤炭产量已达2337.4万吨,发电量达70亿度。随着煤电等工业的发展,地方工业也有了长足进步。全市地方工业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化工、  相似文献   

3.
叶守民 《江南论坛》2000,(7):19-20,2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退民进步伐的加快,对基本不涉及国家安全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县域工业来讲,其内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县域工业发展中几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关于县域工业的概念 长期以来,对县域内工业的分类主要是从所有制角度来进行的,如称之为县属工业、乡镇工业、个体私营工业;也有称为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等。随着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还继续沿用过去习惯来对县域工业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生态工业: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树 《经济问题》1998,(4):19-22
  相似文献   

5.
6.
一、俄微电子工业现状和技术水平 俄罗斯目前的微电子工业主要继承了前苏联的遗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和发展。前苏联的微电子工业是在“冷战”的特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主要是为军事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与器件。在西方技术长期封锁下,由于国  相似文献   

7.
采取加速发展战略,推进支柱产业形成─—电子工业发展思路郭福华现在,我国电子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即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中国电子工业同国际电子工业将进一步联系在一起,中国市场同国际市场将进一步联系在一起,电子工...  相似文献   

8.
9.
前言 目前,英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电子工业国家,年产值为300亿英镑,电子工业的出口额为英国总出口额的15%。为了使英国的电子工业依然走在世界前列,1994年3月23日英国贸工部(DTI)宣布资助300万英镑,开发专用集成电路,并促进微电子器件在工业和商业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发展生态工业,打破“绿色壁垒”也需要工业的生态化。可以说,生态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就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必要性及策略选择进行较为系统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瑞典制药业     
一、概述 制药业是高附加值、研究投入密集的产业。据统计,瑞典该行业的平均附加值为42%,以三家主要的瑞资企业ASTRA、PHARMACIA、FERRING为例,研究投入平均占年销售的14.1%。在已经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中,组成行业的生产企业既有内资也有外资,从上述统计情况来看,外资占了国内行业产值的主要部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中国工业增长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中国工业增长回顾分析□郭克莎1996年,在宏观经济保持相对紧缩的环境下,工业生产增长继续平稳回落,但与其他产业相比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工业增长结构尤其产品结构在市场需求调节下有所改善,但工业品的产销率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值得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18.
19.
转变工业增长方式 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郭振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工业发展的任务和方针,为加快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转变增长方式的方向及体制保证改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