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职工对改革措施承受能力的高低,是改革措施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地勘单位下岗职工的九种心态反映,并对地勘单位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转岗·轮岗·软下岗──枣阳市粮食局妥善安排富余职工张运国湖北省枣阳市粮食局广开再就业门路,采用转岗、轮岗和软下岗形式,妥善安排本系统富余职工。据统计,目前全系统分流下岗的1100多名职工,90%以上实现了再就业和其他形式的妥善安置,职工人心稳定。转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力度越来越大,粮食系统下岗和失业职工的数量正迅速增长,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为共同探讨有效解决下岗和失业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本文试图从分析山区粮食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及再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入手,提出再就业的出路与对策,供各方面参考。一、职工下岗原因及再就业的意义(一)职工下岗和失业的原因。职工下岗、失业是企业不适应市场、生产经营困难所必然出现的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弊端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有农场改革的深入,企业转机建制步伐的加快,职工下岗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职工下岗,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积极寻找再就业对策。一、当前的现实当前,江苏垦区的农场场办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职工下岗分流趋势,到1998年5月底,下岗...  相似文献   

5.
营造职工就业空间合理转岗分流富余人员●何新文安徽省颍上县粮食系统有48个独立核算单位,2500多人,其中退离休职工427人。近几年来,系统上下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上马多种经营项目100多个,转岗分流富余职工1000多人,实施下岗再就业75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食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职工能审时度势,正确理解,积极参与分流和再就业。但也有部分职工,对下岗分流再就业心理承受能力弱,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反映,主要有:一、下岗职工的四种心态1.恐惧感———有些年龄偏大,技术单一的人,缺乏独立谋生的能力,一听下岗分流,就恐惧不安,哀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2.失落感———留恋旧体制,惋惜过去火热场面和所作的贡献,现在一提下岗分流就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感。3.依赖感———有的人端惯了“铁饭碗”,吃惯了“大锅饭”,宁可在一棵树上…  相似文献   

7.
虽说国有粮食企业富余人员的下岗分流再就业工作千头万绪,但做好这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抚州地区实际,试谈一些看法。一、下岗分流再就业职工的心态随着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化,减员增效力度的加大,大多数职工能审时度势,正确理解,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企业实施再就业工程中,职工下岗-待岗-再上岗这三个基本环节,提出了“下”要讲清道理,做到下而无怨;“待”要积极有为,做到待而不闲;“上”要广开门路,做到上而乐干这样三条对策,对走向企业化的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进粮食企业减员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扎实细致地做好工作。()顾全大局,准备分流。粮食部门人员多,亏损大,包袱沉,企业不堪重负、难以养活职工。因此,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入分流行列。(2)提供条件,鼓励分流。要制订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鼓励职工下岗分流。(3)开拓新业,整体分流。粮食企业在保留少数人员坚守阵地,搞好主渠道经营业务外,把富余人员组织起来,大力开辟多种经营新门路,成建制地实行大转移、大转业、大转岗,减员分流再就业。分流不分心 就业再创业@程中杰!湖北天…  相似文献   

10.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从国有粮食企业近年来的实践看,下岗分流,减员与增效比较难以做到和谐统一,困难多,阻力也大。如何搞好国有粮食企业减员增效工作,现试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粮食企业减员增效的必然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地勘单位富余人员产生的原因及性质进行了分析,文章作者就如何分流富余人员实施再就业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2.
海阔凭鱼跃南江县粮食局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有效途径李琦张晓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企业的改革改制也在全面进行,职工分流下岗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成为当前粮食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关系到企业改革改制的成败,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央对再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再就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要搞清楚什么叫下岗,现在我们所说的下岗职工应该是国有、集体企业里的正式工,并且连续三个月以上,无岗可上的才算做下岗职工。那些80年代中后期招聘的合同工,企业解除合同后不能算下岗,应该算失业,没有工作了拿失业保险,这些人应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有的企业分流富余职工也不能叫下岗,应叫分流。搞清楚这些以后,就知道真正需要做工作的有多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正确处理好下岗、离岗职工与地勘单位的劳动关系对地勘单位转企改革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当前江西地勘局赣西北队劳动关系的现状,提出了理顺其劳动关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减员应处理好三矛盾符建辉根据本单位人员分流的实际,笔者认为粮食企业的减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对以下三类矛盾:1.正确处理人员分流和队伍稳定的矛盾。企业减员分流,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势必要影响到职工的情绪,使部分职工在一段时期里因担心分流下岗而产生较...  相似文献   

16.
笔者就目前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中遇到的六个方面矛盾和解决对策谈谈个人见解。1.传统的择业观和市场竞争机制的矛盾。几十年来国家对企业职工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成为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的思想障碍,认为:只有身在公有制企业才有各种保障,才能成为企业主...  相似文献   

17.
论地勘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地勘单位要实现事业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事企分开,精干主体,分流职工,实行分立式改制,这是地勘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有地勘单位改制的核心问题在于重塑产权制度。目前 ,国有地勘单位面临三大难题 ,即现有国有资产定价问题 ,债务负担问题和员工身份转变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构建产权制度 ,使地勘单位带资分流改制 ,解决地勘单位债务负担 ,并置换职工身份 ,实现产权多元化。为此 ,地勘单位领导和员工要转变观念 ,加强财务管理 ,对国有地勘单位进行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9.
转变择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辽宁农垦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思考杜仲勋当前我们经济生活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职工下岗分流,企业减人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这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发展几年来改革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  相似文献   

20.
益阳安化县云台粮站地处安化县柘溪库区,下设库点6个。几年前,粮站实行减员分流,全站101名职工有82人下岗。面对大多数职工下岗的现实,粮站不是简单地用“包袱”,而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下岗职工勇闯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目前该粮站在稳定粮油经营的同时,开发了“云粮”牌农家野菜系列产品,并成立“山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不仅解决了全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还为企业创利15.6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