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八五”期间服装出口主要不利因素 1.受配额的制约上海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在第一、第二世界的国家。这些国家除日本、瑞士和苏东外,几乎进口服装都受配额的限制。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限制的品种增多,条件加严,要求苛刻。譬如,在1980年,我国与美国签订第一个纺织品贸易协定,按照《国际多种纤维协定》,棉、毛、人造纤维三大原料全部纺织品划分108个类别中仅有8个类别受配额限制,其余均属非配额类别,可以放开成交出口。  相似文献   

2.
<正>纺织品配额通常指纺织品被动配额,是指纺织品出口国与进口设限国签订的双边协议下棉、毛、人造纤维、丝麻及其它植物纤维纺织品及其制成品的出口数量的限额。大致分为全球性配额、双边协议配额与单边配额三类。全球性配额或称非歧视配额是指进口国之限制进口数量和品类不限制进口商品的来源地:双边协议配额之进口国和某个出口国单独协商从该国进口纺织品的数量和品类,并以双边贸易协议的形式定下来;  相似文献   

3.
一、美对我三类纺织品进口设限的缘由 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纺织品和农产品一直受到GATT/WTO相关规则的宽容,因而长期被排斥在自由化进程之外,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1974年起一直受双边协议的数量限制。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也是通过双边协议来进行的,历史上中美曾经签订了5个纺织品配额协定,而配额限制是违背CAT原则的。为结束纺织品服装贸易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数量限制,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要求在10年过渡期内,使全部纺织品和服装纳入自由化的轨道。一是逐步取消设限产品的数量,二是逐步扩大受限产品的配额。随着1999年底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达成。美国于2001年1月宣布取消对我国生产的针织布、袍服和乳罩三种纺织品的进口配额限制。  相似文献   

4.
<正> 多种纤维协定是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作为专门部门的一种特殊的贸易体制,由进口纺织品(包括服装,下同)的发达国家和出口纺织品的发展中国家所达成的控制纺织品贸易的一项协议,也就是关于工业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纺织品配额的谈判。当一国的纺织品的进口引起国内市场混乱时,在许多严格的条款和多边监督的约束下,多种纤维协定的保护条款允许实行纺织品进口限制。由于该协定背离了关贸总协定第11条规定的给予所有缔约方相同的关税待遇和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因而它事实上已成为发达国家长期保护其国内纺织工业利益的一种手段,它是以保证其纺织业有秩序的发展来确保贸易的可预测性和避免单方面限制。  相似文献   

5.
国际信息     
《大经贸》2001,(10)
美指责非法纺织品转口贸易主要来自中国我国纺织品备受指责,有关部门应密切注意美国动向。近日,美国致函世贸组织纺织监督局(THB)称,美国关注日益上升的非法纺织品转口贸易,并指责中国产品经过第三国的非法转移对全球纺织品贸易恶化趋势负有主要责任。世贸组织纺织监督局负责乌拉圭回合纺织和成衣协议的执行情况。目前,该机构正准备就1998年1月1日到2001年底的第二阶段协议执行情况做出全面评估。土耳其继续限制纺织品进口土耳其与印度新近达成一项协议,土耳其将继续保留其纺织品进口配额。根据两国在日内瓦发表的声明,1996年安卡拉制定的所有纺织品配额除了类别24(男用长睡衣,睡衣等)和类别27(女裙,包括裙裤)以外全部继续保留,这两类的限额全部取消。土耳其将继续对17种类别的商品加强配额限制。但是,它将对从印度进口的化工产品降低关税。  相似文献   

6.
<正> 香港经济贸易办公室针对那些长期对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进口维持数量限制的发达国家如何改进《纺织品和服装协议》实施的过程和质量于1999年10月4日作出以下建议:应该强调,这些建议并非意图改变协议的内容。我们只是认为限制进口的发达国家实施这些建议将有助于实现《纺织品和服装协议》规定的目标,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贸易利益和发展需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图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构建评价指数的方法,分别从贸易总量、进口价格和贸易品质量的角度,考察《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在过渡期内对中美纺织品与服装贸易的影响。结论认为,2002年协议第三阶段的实施是两国纺织与服装产品贸易发展的分水岭;全面取消配额导致了进口价格和贸易品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合理应对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内容 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国际纺织品贸易步入一个新时代。《纺织品和服装协议》(ATC)是WTO所有协议中唯一过渡性协议,该协议规定,在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10年过渡期内,进口方逐步取消所有数量限制,最终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该协议目标主要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商界》2005,(6):57-57
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自主启动对中国棉制针织衬衫、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三类服装特别限制措施程序;6日.欧盟委员会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预警机制”.声称一旦中国进口纺织品数量进入预警区.将自行或应成员国政府要求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0.
问题细分--中美贸易关系中的不同问题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中美两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恢复经济贸易关系以来,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发生过几次转变。在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主要以限制中国个别产品的进口为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纺织品。美国政府不断随着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的增加而要求与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美国因国内的高失业率、纺织业发展低迷,遂以纺织品“特殊保障条款”等为理由,一直限制中国的纺织品进口。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了中美贸易关系甚至全球贸易关系的正常运行,是一种不公平并阻碍着双方经济发展的不明智之举。所以,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尤其是2003年以来,美国因国内的高失业率、纺织业发展低迷,遂以纺织品"特殊保障条款"等为理由,一直限制中国的纺织品进口.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了中美贸易关系甚至全球贸易关系的正常运行,是一种不公平并阻碍着双方经济发展的不明智之举.所以,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3.
猪鬃、肠衣、羽毛等牲畜产品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民国11年(1922年),美国政府以中国无国家兽医出口检查机关为由限制中国牲畜产品出口.民国16年(1927年)6月1日,美国驻华领事向当时的北京政府外交机构传达了美国农业部305号关于限制中国畜产品进口的法令,声称从1927年12月1日起,美国实行限制毛、革、肉类进口法令,规定所有进口的毛、革、肉类,必须由出口国兽医出具证书,证明家畜曾经过宰前宰后检验合格,方许进口,否则就退回原出口地或就地销毁,或于进口口岸根据政府规定,实行消毒手续.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8日,中美双方历时近五个月,经过七轮“拉锯战终于就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签署了《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至此,“后配额时代中美双方的第一场纺织品贸易之争尘埃落定。然而,争端过后却留下了思考。按照常理,中美两国在国际分工中分处两端,美国居高端,其产品的弹性小,在国际市场上奇货可居;中国居低端,产品的弹性大,替代性强,产品俯拾皆是,中美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显神通。应该说这一分工格局极好地吻合了美国奉为圭臬的自由贸易理论,然而,此次中美纺织品贸易之争却向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万莉 《价格月刊》2006,(2):31-32
一、中国与美、欧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及进展2005年1月1日,根据WTO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国际纺织品贸易正式取消配额制度。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与出口国,在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份额。然而,就在配额取消仅3个月之后,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就以自2005年1月1日以来中国纺织品对美、欧出口激增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进行调查,从而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实施配额限制,以保护美、欧纺织服装业制造商的利益。2005年4月美、欧分别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程序。4月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自行启动对中国3类纺织品的“特保”程序,宣布向中国7种纺织品设限。更有甚者,美国在没有和中国举行任何磋商的情况下,于5月23日和27日单方面先后对中国7种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欧盟委员会则发布了《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规定了欧盟对来自中国纺织品进行设限的条件和程序,先后对10余种中国纺织品启动了设限调查。5月2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就T恤衫和亚麻纱两类纺织品的进口向中方提出正式磋商请求,要求对这两种纺织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根据WTO相关规则,中国与欧盟的磋商期为15天,也就是在6月11日,若中欧双方无法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欧盟将决定是否对中国T恤衫和亚麻纱实施“特保”措施。2005年5月24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与到访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就纺织品问题举行了第一次谈判,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片案,2005年6月10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为首的欧盟贸易代表团与商务部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为两国贸易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今后中美贸易将会有较快的发展。从美国进口商品结构看,有利于我扩大对美出口。美国进口燃料和工矿原料的比重由1970年的16%上升到1977年的35.6%,轻纺工业品和一般机械产品的进口也逐年增加。美国每年进口原油300多亿美元,如我对美出口原油1000万吨,也只占美原油进口总额的2—3%。美国每年进口机械产品约180亿美元,进口食品、纺织品、工艺品等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1997,(3)
1997年2月2日,中美第5个双边纺织品协议在京签字。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宣布,经过磋商,中美双方纺织品代表团已妥善解决了美方扣减中国纺织品配额的问题,中国政府已于2月1日决定取消由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于1996年11月10日公布的关于暂停进口美国部分商品的报复措施。至此,继去年中美知识产权纠纷以来,中美之间又一场贸易报复与反报复风波得以平息。自1989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处在纠纷频发,争议不断的状态,加之政治因素,如美国公然同  相似文献   

18.
1997年2月2日,中美第5个双边纺织品协议在京签字。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宣布,经过磋商,中美双方纺织品代表团已妥善解决了美方扣减中国纺织品配额的问题,中国政府已于2月1日决定取消由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于1996年11月10日公布的关于暂停进口美国部分商品的报复措施。至此,继去年中美知识产权纠纷以来,中美之间又一场贸易报复与反报复风波得以平息。自1989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处在纠纷频发,争议不断的状态,加之政治因素,如美国公然同  相似文献   

19.
《财经界》2005,(10)
主题: 中美第四轮纺织品谈判破裂后,美国于9月1日宣布对两种中国纺织品重新设限。意义: 美国和欧盟力图限制到2007 年的中国纺织品进口增幅,2007年之后,限制进口的做法将为WTO 协定所禁止。美欧此举将重创许多  相似文献   

20.
世界纺织品多边贸易长期背离关贸总协定,依据《多种纤维协议》,发达的纺织品进口国对发展中纺织品出口国实行着歧视性数量限制。为推动世界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达成一揽子协议,将其重新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中。《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10年过渡期中,两套规则将并行存在,共同管理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对于已并轨的产品适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对于尚未转轨的产品,仍沿用原《多种纤维协议》,并不断放宽管制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