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艳 《魅力中国》2013,(8):54-54
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人共同面对的难题,它包裹着这样一些永恒的诘问:是在记录还是在闯入?有没有造成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对比日本3.11太地震的报道.日本电视台的冷静和稳重得到了全球舆论的一致嘉许,NHK的报道被称之为“绅士般的报道风格”,尽管核泄露事故一波三折,让日本充满了不安,但“NHK的报道让人收敛了焦躁的情绪,去学习思考和判断。”可见,灾难报道的分寸尤为关键。本文将针对当前灾难报道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分寸这一问题。对提升灾难报道水平、发挥灾难报道的积极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客观检视核能在世界能源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让人们联想起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惨痛灾难。尽管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灾难,还需要观察事态的发展和进行全面评估,但是过去任何担保核电站安全的承诺,都已受到深深的质疑,过去人们总是强调切尔诺贝利是孤例,但是福岛核电站事故推翻了孤例说。也许福岛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两  相似文献   

3.
何晶 《中国报道》2011,(4):48-49
日本著名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有赋诗云: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浮生幻梦。日本民族的灾难心理也典型地投射到了他们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4.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12):16-16
日本之灾 大地震将日本向东推了一个车位的距离。这仅仅还是开始。核电站发生泄漏,这种无声无形的威胁更令人恐慌。此外,寒冷开始降临。除了这些自然灾难外,还有人为灾难。恐惧和忧虑让东京股市三天内损失7000亿美元。如果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被排除在外,如何能够实现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5.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1,(Z4):44-46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灾难和核泄漏。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重创了日本,还让远在1600多公里外的大连惊出一身冷汗。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而且日语人才众多,日本企业在中国的软件外包业务落脚地首选大连,大连也因此有"对日软件外包门户"之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都在关注:强震对大连对日软件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核电站爆炸,当然会让人们联想起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造成的惨痛灾难。尽管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灾难,还需要观察事态的发展和进行全面评估,但是过去任何担保核电站安全的承诺,都已受到深深的质疑,因为人们总是强调切尔诺贝利是孤例,但是福岛核电站爆炸推翻了孤例说。也许福岛核电站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两者无法相提并论,但两相对照,有许多新问题和旧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
日本·震后     
何流 《中国报道》2011,(4):28-33
虽然这是日本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级别的地震,但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给人们带来太大损害。使日本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灾难"的,是地震引发的大海啸。  相似文献   

8.
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强震和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以及随后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日本无可争议地成为3月全球瞩目的焦点。此次强震不仅重创日本生产性制造业,还引发日本危机管理、灾难救助、交通和金融秩序的混乱,日本国家动员能力的缺陷也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9.
当前,日本大地震仍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场自然灾难对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全球经济必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日本大地震影响的分析,就其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以及中国应当采取怎样的相应对策等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进入休眠断层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强震和地震引发的大规模海啸以及随后发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日本无可争议地成为3月全球瞩目的焦点。此次强震不仅重创日本生产性制造业,还引发日本危机管理、灾难救助、交通和金融秩序的混乱,日本国家动员能力的缺陷也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