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8届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在中国苏州召开。作为东道主,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的苏州园林局,他们为此次大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苏州将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中外客人的面前。苏州园林局局长作为本次大会的工作人员徐文涛在一片粉墙黛瓦.充满姑苏韵味的主会场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典园林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自从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上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已有5个年头了。5年虽然是很短暂的,但却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常的事件。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本文想围绕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从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宣传、教育、开发、利用等方面,就走苏州古典园林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我之浅见。  相似文献   

3.
高鑫 《中国报道》2014,(8):49-51
山东的大运河申遗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更成为惠及运河两岸民心民生、建设生态城市、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旅游的惠民工程。 北京时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山东段成为山东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我国苏州召开,“世遗”会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形成一股“申遗”热潮。四省六地“梁祝申遗”从吵架到牵手、全国30多个中山公园中有十几处公园都在申报世界遗产、上海外滩建筑群也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相似文献   

5.
7月6日,世界遗产大会上传出的声音:“历经沧桑的京杭大运河也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正在此间出席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概况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苏州的古典园林和文化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2004年6月在苏州召开。  相似文献   

7.
热点     
哈尼梯田和天山跻身世界遗产行列 6月22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一致审议,决定将中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为中国第31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5项。此外,在6月21日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6月28日上午8点35分,从新西兰基督城传来消息,在此地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广东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李野 《走向世界》2014,(28):14-15
6月23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奋战8年,一步步走过艰难的申遗之旅。8年时间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成功申遗,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艰难而急迫的民族文化之旅,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决心和魄力。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产生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的认可和实践。文化全球化蕴涵着文化的同质化和多样性,世界文化遗产所要保护和强调的核心正是这些遗产中包含的普世人类文化价值和文化多样性。当前,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评估、保护和管理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全球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治理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地深化与拓展,世界文化遗产通过与全球治理的其他领域相融合衍生出大量新的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11.
潘睿 《中国报道》2023,(6):72-75
<正>近年来,陕西主动担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责任取得实效,在提升文物国际传播效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4月24日至26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22个亚洲国家及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汇聚一堂,为亚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搭建起沟通桥梁、构建合作机制。文明因故步自封而丧失生机,因交流互鉴而充满活力。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将联合亚洲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成为大会成果之一。新时代的中国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文明合作,尤其在亚洲用力颇多。  相似文献   

12.
李思衡 《中国西部》2012,(23):70-73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一项著名的国际公约——"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其目的在于通过国际合作,更积极有效地保存和保护对全人类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今年是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成立40周年; 中国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迄今为止,已经拥有42处世界遗产。尽管成就裴然,但是,作为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40年拥有42项,与我国自然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多元性是不相称的,。也许人们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遗产、工业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等方面,介绍重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探讨其发展对策。建议:1)实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2)开展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的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3)申报涪陵榨菜传统农业系统的全球重要农...  相似文献   

14.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与会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新疆天山具有极好的自然奇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出发点 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造就了人类丰富多样的生存形式,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完整性。由于近代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剧烈冲击,以及自然灾害、战争威胁等因素,世界许多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多元文化视野出发,继承和保护世界各地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资讯·点击     
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5处世界遗产遭遇评估,云南境内的“三江并流”就是这次被评估的遗产之一。2003年7月3日,“三江并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可时隔仅仅一年,已经遭遇两次评估。 “三江并流”第一次受到评估的原因,是世界遗产中心认为当地  相似文献   

17.
袁俊  吴殿廷  肖敏 《乡镇经济》2008,24(2):74-77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文章首先讨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三个方面的矛盾;指出生态旅游是打开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困境的钥匙,并具体分析了生态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经济发展和遗产保护双重作用的机制;最后,从生态旅游规划、遗产保护监测体系建设、社区共建及法制建设管理四个方面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卡塔尔时间6月22日,中国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与此同时,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相似文献   

19.
自1957年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以来,新中国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已经历时半个多世纪。1987年,长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以及滞后的理论创新,长城现行的保护理念和开发思路.与世界遗产模式较多相悖,致使各大长城景区陷入保护和开发的“双误区”,深层次的开发潜能处于昏睡状态。  相似文献   

20.
自1957年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以来,新中国长城的保护和开发已经历时半个多世纪。1987年,长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复杂的时代背景,以及滞后的理论创新,长城现行的保护理念和开发思路.与世界遗产模式较多相悖,致使各大长城景区陷入保护和开发的“双误区”,深层次的开发潜能处于昏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