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中俄贸易的国际贸易理论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和俄罗斯同属于"金砖四国"(BRICS),并且是重要的地缘政治大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国。文章考察了较长时间跨度(1992~2007年)中俄之间贸易发展的整体状况及不同细分产业的特征,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两国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比较优势商品的贸易;发展产业内贸易,减弱俄罗斯技术优势;全面部署能源战略,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法建立一个测算中澳两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模型,分别运用双区域和单区域投入产出表估算两国贸易商品的碳排放系数,并采用两国近10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测算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及其对中国"碳排放"的净影响。研究发现,以2007年为分界点,中国在中澳贸易中由隐含碳的净出口国转变为隐含碳净进口国;这意味着中国通过中澳贸易向其转移了碳排放,即中澳双边贸易有利于中国经济"节能减排"、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文章最后分析了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从行业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上述变化的原因;并阐述了本研究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日农产品贸易空间拓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但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发展缓慢,两国农产品贸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农产品双边贸易的贸易强度进行分析,探明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李自若 《中国市场》2012,(19):84-86
本文以贸易互补性分析、贸易结合度分析、出口相似度分析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研究中南两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得出中国对南非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仍较低,两国贸易联系不够紧密,中南两国贸易整体上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两国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作为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不仅在地域上关系紧密,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很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就目前来看,由于受贸易结构失衡、中俄贸易间固有的"灰色清关"等贸易环境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的双边贸易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中俄两国贸易合作的开展不够顺利。因此,在当前中俄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双方必须携手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水平,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6.
姜辉  查伟华 《价格月刊》2010,(9):34-37,41
通过对中美两国1990年~2008年进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自1990年以来出口和进口分散水平持续提升,美国同期的进出口分散处于较高水平且波幅较小。我国的进口分散度自2000年开始与美国接近并逐渐低于美国的水平,出口分散度自2007年开始与美国持平并呈现优于美国的趋势。这说明我国进出口地区结构正逐步优化,贸易安全不断加强。实证研究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分散与外贸增长的关系不确定,贸易分散对外贸增长的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日本双边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利用200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等一系列指标,对中国和日本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上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深化两国发展双边贸易,可以促进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8.
中韩经贸发展现状与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对韩国成功访问后,2008年新当选的韩国总统李明博也将访问中国,两国高层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不仅会推动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促使双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2007年两国贸易达159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说明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非竞争性。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研究,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的贸易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美贸易关系是中关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发展对两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两国贸易往来的密切,中关贸易所呈现的摩擦不断、贸易失衡严重等特点也日益引人注目,也是中关贸易健康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历史,再重点阐述危机以后中美贸易所呈现的新特点,最后针对中美贸易的特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变化。2022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冲突后,俄罗斯遭受了欧美国家在经济、能源和技术等领域的制裁。俄罗斯遭受制裁对中俄两国油气资源贸易风险与机遇并存。本文首先研究中俄油气资源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和贸易结合度,进而整理2012-2021年数据,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俄油气资源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中俄油气资源贸易潜力。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俄罗斯天然气产量增加和两国敏感政治事件的出现则对激发中俄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潜力有正向作用;炼油厂产能的提升对发挥中俄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潜力有负向作用。最后从政治、经济、技术三个方面提出提升中俄油气资源贸易潜力的建议,以期为中俄油气资源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1991年11月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其经贸关系也得到了不断发展。且由于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双方的贸易发展更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及商品结构来对中越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双方的贸易现状及特点,且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与措施,以推动中越双方贸易平稳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首先从中日两国相互依存关系入手,分析了两间的贸易状况和新的贸易特点:贸易结构的不断改变——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日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最后进一步阐述两国贸易现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印两国农畜产品贸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印两国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并就两国农畜产品贸易优势和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在对印度农畜产品贸易中比较优势较少,而印度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也不明显。中印两国农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为辅。两国农畜产品贸易发展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缓和,两国农畜产品贸易有望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韩贸易发展及其不平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贸易关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双方贸易额迅速扩大,依赖程度提高。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在两国贸易关系中越来越突出,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健康发展。为解决中韩经贸不平衡问题,韩方应取消降低对从中国进口产品的贸易壁垒式歧视性限制,加大对中国产品的进口;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提高韩资企业对我国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使用率;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加快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解决进出口统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额不断上升,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资企业在两国兼容并蓄的发展中也呈现良好的态势。当前,两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贸易框架、贸易规则、贸易服务系统、人才交流、携手意识等方面。两国的地缘优势、稳定友好的政治关系、互补的经济结构,使中俄经贸关系的前景十分乐观。两国如果能在贸易体制、贸易商品结构、金融合作领域方面达成共识,再加之完善的贸易服务体系,两国的贸易发展空间一定会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中韩两国成功建交,两国贸易取得飞速增长。中韩两国正式发布新闻,正式开启FTA交涉篇章。本文将分从1991年开始中韩两国采取的贸易合作政策,尤其研究建交10年后中国加入WTO时为开放市场做出的承诺以及履行情况,还有中国履行WTO承诺对中韩两国贸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的发展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日两国互为邻国,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日贸易的良性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以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为基础,对中日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及两国贸易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韩贸易不平衡问题之探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及 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 ,促使两国经济交流逐步扩大 ,两国经贸合作以地理上的相近性、文化上的相似性、经济上的互补性为基础 ,得以飞速发展.但是 ,随着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扩大 ,贸易平衡问题越来越成为两国贸易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影响了中韩经贸交往的健康发展.只有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 ,才能利于减少贸易争端 ,才能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是苏联解体以来中俄两国贸易额增长最快的一年,按照最新的中俄统计数据,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