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与港口的分工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渤海地区有三太城市群,十几个重要的港口,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也给该区域港口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港口集群式分布必然使港口问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应整合资源,联手发展,发挥优势,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
近年日本港口经济发展的特点、举措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港口经济充满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国家.近年日本港口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持续攀升,资源整合稳步推进,相关服务业发展迅速,腹地日渐拓展,成为发展的突出特点.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采取了诸多重要举措,也还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前,在我国积极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日本港口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挥港口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和国际贸易蓬勃发展。港口,特别是国际性港口,作为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多种运输方式必经转运点作用的同时,其组织外贸的战略作用则日益增强。作为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型经济的港口经济,在一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港口作为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正在成为强化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促进区域整合、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港湾开发建设的经验及启示──兼论闽东南港口建设问题福建社会科学院贺易田日本普遍重视和优先进行港口生产力建设,是日本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目前我省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起飞前的“助跑”阶段,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因而,看看别人是怎么迈向“起飞”之路的,对我们...  相似文献   

5.
一、港口是促进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厦门市的发展历史印证了城市发展对港口的依赖 从历史上看,厦门是先有港、后有城、才有市的.城市的经济地位与港口作用的发挥紧密相连.港口使厦门在历史上很早就成为"远近贸易之都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逐步发展成为闽南的经济中心.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后,厦门港的海上运输迅速扩大,成为中国的主要商埠之一.民国时期,受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侵略的影响,运输量大起大落,城市发展大受影响;建国后长期的军事对峙,对外航运受阻,港口设施陈旧落后,城市经济的发展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6.
杨书臣 《港口经济》2012,(11):20-22
近年来日本港口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文化产业的振兴,文化产业已成为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在简介日本港口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突出特点以及政府采取的重要举措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作为宁波发展的特色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宁波港口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快"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宁波港口物流战略联盟、做强做优临港工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非洲国家港口存在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薄弱、集疏运系统落后等问题,对地区对外贸易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在此背景下,日本面向非洲印度洋沿岸三大港口——蒙巴萨港、纳卡拉港、图阿马西纳港进行了重点开发,体现了囊括政府、政府背景机构、企业等各类主体,官民并举、共同参与的开发特征。日本对非洲印度洋沿岸港口的开发在追逐经济收益之外,体现了明显的外溢性,试图将其作为构筑完整的印太港口开发链条,实现印太战略经济层面目标的重要抓手。当前,在非洲印度洋沿岸港口开发方面,尽管日本受在非经济影响力下降、开发广度与深度有限、日企国际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但非洲港口开发市场的巨大需求、日本与非洲东道国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仍为日本政府及企业长期参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任祥  梁军 《浙江经济》2005,(19):38-39
港口经济是沿海区域出现的一种新兴经济模式。港口经济发展带来现代港口激烈竞争。从空间范围看,港口腹地即是港口空间通达程度。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通达程度,港口在竞争中就会失去现有的腹地市场。  相似文献   

10.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互联系、密切协作、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对外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20世纪亚洲“四小龙”的出现,以及我国沿海特别是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