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君 《时代经贸》2011,(4):10-11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快速发展,储蓄存敖增长迅猛。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储蓄存款达到1293426.73亿元。以全国人口数量13亿人计,人均储蓄存款达到22571.29元。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储蓄存款的增加,围绕储蓄产生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加上银行电子化、网络化支付手段的逐渐普及,储户与银行之间的纠纷也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2.
1979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和云南省居民储蓄存款均以超过33%的速度增长,到1991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9110.26亿元,云南省达到152.3亿元,12年间人均存款增长近30倍,云南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占银行资金来源的比重1984年为19%,1991年高达  相似文献   

3.
据人民银行统计,2003年居民储蓄快速增长。8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为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近5年来,居民储蓄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达62.7%,平均每年递增17.1%,但同一时间的GDP年均增长是7.7%,可见,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居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从居民储蓄的结构、性质和储蓄目的、消  相似文献   

4.
齐晓安  杨继国 《经济纵横》1992,(11):12-14,55
<正> 一、我国居民储蓄变化的特点改革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发展新阶段,储蓄存款、储蓄结构和储蓄性质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一)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1979——?年间,居民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年平均增?度高达30%以上,截至1991年底,银行储蓄存款余额已达9110亿元,与1978年的210.6亿元相比较,13年储蓄存款增加了8899.4亿元,增长42.3倍.储蓄存款的巨额增长,使其占银行信贷资金增加额的比重不断提高.1979年的13.78%,上升到1991年的70%左右.储蓄存款已成为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和  相似文献   

5.
刘杰 《新经济》2001,(9):76-79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储蓄存款累计增加53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37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增加313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59亿元,在新增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58.8%,这说明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正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李向阳  许学雷 《经济师》2000,(1):127-128
中国银行高平市支行自1990年12月10日组建以来,历任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存款立行”不动摇,强化管理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储蓄存款保持了稳健、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尤其是1998年以来,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储源分流愈加严重的情况下,我行进一步加强了储蓄网点的规范化管理,储蓄存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98年在晋城市中行系统一举创下了“六个第一”的优异成绩,即:储蓄存款增量和完成率在市分行全辖保持全年逐月排名第一;营业部储蓄专柜存款增量在市分行所辖31个营业网点中排名第一,年净增1368万元,余额达…  相似文献   

7.
公款私存何时了李炳良,曹保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的试行,各行视存款为立行之本,采取各种措施多渠道地组织储蓄,使储蓄存款快速增长。但在增长同时,公款私存现象随之出现,影响了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储蓄事业的健...  相似文献   

8.
一、储蓄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l.储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来源。尽管检验储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些困难,但我们知道投资在一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储蓄又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借助储蓄将分散在居民手中的零散货币集中起来,变成银行巨大的信贷资金来源,银行再贷给企业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器。我国银行贷款资金来源中储蓄存款占的比例约为80%,由此可以推断出我国国有企业的资金供给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2.储蓄…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1978年末至1993年末,河北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1.17亿元增长到969.89亿元,年均递增34.8%。1994年上半年,储蓄存款继续增加,与年初相比,仅银行系统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即达178.1亿元,月均增加29.7亿元。其增长量不仅比上年全年多72.6亿元,而且比储蓄最高的1990年还多38亿元。到6月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67.7亿元,相当于全省两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对支持经济建设,稳定市场无疑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增长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行为几乎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一直保持着十分亢奋的态势。资料表明,从1978年到200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412.7倍,年均名义增长28.5%,实际增长23.2%。但这种情况在最近出现了反转。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这种让有关监管部门乐意看到的好势头同时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张锐 《新经济》2004,(7):42-43
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行为几乎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一直保持着十分亢奋的态势。资料表明,从1978年到200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412.7倍,年均名义增长28.5%,实际增长23.2%。但这种情况在最近出现了反转。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这种让有关监管部门乐意看到的好势头同时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1996—2002年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低存、贷款利率,但储蓄存款却由1996年的3.85万亿元增长至2003年2月末的10.03万亿元。这违背了利率与储蓄成正比例的规律,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投资渠道不畅,社会观念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要从宏观经济角度观察和思考银行储蓄问题──兼评1993年湖南省工行储蓄存款形势的变化毛葛民,雷雨林1993年,银行储蓄存款增幅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升高的过程。从全国来看,上半年银行储蓄存款增幅下降,1──5月储蓄存款比去年同期少增加226亿元;下半...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是经济学家和实际工作者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并没有下降,但不能因此就说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没有挤出效应。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关系,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储蓄增加的—个主要原因,并提出在讨论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时,不能忽略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形势导致储蓄增长、居民的储蓄倾向下降、人均储蓄水平的低下和其结构的不公平等因素,进而得出结论,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释放居民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常世兰伴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近两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加已成为各方面高度关注与分析评说的焦点。在19h4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新增G316亿元超过了1992、1993年两年增长额...  相似文献   

16.
<正>1994年我国物价上涨率超过20%、高通货膨胀率大大降低了实际利率,到1994年下半年实际利率受高通货膨胀影响已出现了程度较高的负利率。但反常的是1994年城乡居民储蓄不但没有下降,1-6月份城乡居民储蓄反而增加了146亿元,下半年仍以平均月净增500亿元左右的幅度剧增。为此笔者针对人民币贬值,而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增加这一奇特的金融现象,试图通过对江苏省滨海县储蓄增长的调查分析,期望从微观上寻求答案。 一、1994年滨海县储蓄增长情况的简要介绍 截止1994年底滨海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594万元,比年初增长19471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增长4651万元,其中城镇储蓄存款51446万元,比年初增长14128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增长3189万元,农户储蓄存款19418万元,比年初增5343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增长1462万元。 二、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16年来滨海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了能源、交通等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项目建设,从国内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了对现有老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县属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刘杰 《经济世界》2000,(7):24-25
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这里,我们不妨稍做回顾: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79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到300亿元。10年后的1989年,就增长到5000亿元。在4年以后的1992年,就突破了10000亿元。接着仅有两年,到1994年底,又突破了20000亿元.然后,1995年底,接近3000亿元,1996年底,达到38400亿元,1997年,达到45800亿元,1998年底,又达到了53000亿元。今年1月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60000亿元大关。 60000多亿元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18.
在储蓄存款大幅增长的背后□巴曙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长。1996年6月末已经达到35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不仅在我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没有过,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十分少见的。这一现象引起了经济金融界的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则祥  卢亚娟 《经济问题》2003,(11):56-58,63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和投资的增速缓慢、居民手持现金的逐步减少而引起。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暴露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储蓄增长的势头,并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3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中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GDP保持了7%的较高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也再次创下了9.81万亿元的新高。据央行的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8.3万亿元,增长18.5%;在新增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占56%,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近几年来,我国先后对储蓄利率进行了八次下调,但储蓄率仍居高不下,尽管“花明天的钱”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消费理念,但老百姓仍把大把的钱放在银行里不花,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从经济循环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