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王霞 《科技与企业》2014,(10):96-96
企业的公文是管理企业、处理政务、记载生产经营等各种活动情况的常用工具。企业的公文处理是指运用“文件”这一工具,对机关工作进行处理和管理的一项工作,是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发布规章制度,请示、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洽商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国家、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以及企业自身在公文处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规定和指导意见,成为企业处理公文的重要工具。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对党政机关公文管理处理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各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完善,对国有企业公文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公文处理如何做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机关工作,服务基层发展”,已成为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高企业公文处理工作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中标 《秘书工作》2012,(10):34-36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这是贯穿公文处理工作始终的总要求、总原则。这四项原则,是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原则的科学总结,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公文处理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王永鉴 《秘书》2014,(4):18-19
这里所说的“好环境”,是指有利于写好公文,以提升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氛围。 早在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就指出,“目前的报纸、杂志、书籍上的文字以及党和政府机关的文件”,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  相似文献   

4.
张松祥 《秘书》2013,(10):6-8
建国至今,我国有关公文格式的国家标准共有三个版本:1988年9月公布的《国家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以下简称“1988版”)是第一个版本,1999年该版本经修订被易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1999版”),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统一之后,该国家标准又在1999版基础上得到修订,被定名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以下简称“2012版”)。  相似文献   

5.
王泽坤  韩迎春 《秘书》2014,(2):36-36
公文标题用不用或能不能用标点符号,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都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见于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最近,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文风中存在的“长、空、假”积弊,倡导“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很有现实针对性,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与热议。文风既体现在党政机关公文、领导干部讲话之中,又反映在新闻界、文艺界、学术界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谈一谈党政机关的文风问题。  相似文献   

7.
郎益伦 《秘书》2012,(8):36-39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并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停止执行。这是规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一个新的指导性文件,对实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与原办法比照,新条例在宏观指导和具体要求上有一定的改进和变化。以下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浅陋之见。  相似文献   

8.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发布是党政机关为适应工作需要,首次统一公文处理规范标准,对于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党、政机关的职能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方式存在差异,以往的行文习惯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苏武荣 《秘书》2014,(9):35-37
请示和报告是党政机关常用的两种公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但在实际工作中,混用请示与报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本文结合公文写作与处理工作实践,多角度分析请示与报告混用的原因,并指出请示、报告的使用要领。  相似文献   

10.
张南平 《秘书》2014,(9):38-39
奖惩类公文是专用于表彰奖励和批评处分的公文种类。在法定的党政机关公文系列中,具有奖惩功能的文种有三个,即命令(令)、决定和通报。  相似文献   

11.
学习GB/T19O01-ISO9001-1994标准时,感到该标准在处理“文件”与“资料”两个术语方面,不尽准确,甚至有倒置两个术语概念之误,易于造成人们理解上的混乱和使用上的错误。文件与资料在标准中没有专门给出定义,我们在等同采用ISO标准时,必须把这两个术语的概念以合乎汉语使用习惯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么,在汉语中文件与资料各有何含义呢?笔者认为,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文件与资料的解释是准确的,合乎汉语的使用习惯。文件:公文、信件等。资料:用做参考或依据的材料。质量体系文件当属公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秘书工作》2011,(6):40-40
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应广大秘书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定于2011年8月19日至8月2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全国第十七期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讲习班”.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文处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实施公文处理,是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转的客观需要,是优质高效做好“三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从多年的公文处理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公文处理人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公文处理的内容、原则和要求,还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公文审核中严把政策关、行文关,确保公文啧量,湖南省委办公厅提出了“开门办文”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公文审核论证调研。开展公文审核论证调研,是指办文工作人员在审核文件代拟稿时,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书面征求意见等,对文件代拟稿提出的决策预案进行民主讨论,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文件代拟稿进行修改、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中央办公厅&;lt;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gt;和国务院最新颁行的&;lt;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gt;两个权威文件反复强调提出的公文处理工作的最高原则,也是公文写作适应现代公文国际化、统一化、标准化发展大趋势的最终理想境界.而就目前来说,则是解决机关公文难学难写,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党政机关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世纪课题.但目前公文写作研究在这方面尚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相似文献   

16.
《秘书》2012,(7):30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已于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办发〔2012〕14号文)。新《条例》将党政两大系统的公文处理法规合二为一,是我国当代公文法规建设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对于进一步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统一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规范公文运转程序,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配合新《条例》的宣传、贯彻与实施,进一步提高广大秘书工作者的公文处理水平,促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公文审核部门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谋部门,承担着为党委政府出台文件把关、参谋、协调的重要职责。随着决策科学化水平和“三服务”工作标准的不断提升,公文审核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这里介绍湖南省委办公厅办文处的几点做法,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震 《秘书工作》2009,(12):37-38
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党政机关实施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关键要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公文内涵,准确把握写作标准,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秘书工作》2013,(3):61-6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胡祥鸿 《秘书》2014,(2):34-35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具有规范格式的文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说,内容应尽职,形式应得体。这是由公文的本质特点,即典型性和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