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下岗失业,生活困难,或患重病,或年老失去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没有着落,只能靠政策发放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这些吃低保的人是怎么产生的?他们的具体生活是什么的子?让我们一起走近低保人群。  相似文献   

2.
李泉《走钢索的人》有这样一句歌词:“往前是解脱后退是自由,我应不应该回头,风吹痛我双眼我看不清楚,我平衡不了躲在我心里的苦。”许多人都像歌词所形容的那样,把握不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我们所处的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进行着不同的变化又或者说是角色上的转换——从“官员”到“保姆”、从“公务员”到“推销员”、从“城市管理者”到“城市经营者”。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他们就是来自于襄樊高新区的招商人员。  相似文献   

4.
子雁 《浙江经济》2008,(2):11-11
通常是新参展者聚集的底特律科博中心(Cobocenter)地下展厅,今年吸引了比往年更多的人群。这里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展区.他们展出的车辆拥有像“海锋”和“唐华”这样中国味十足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能到中国来工作是我的梦想,”小泽秀树对《远东经济画报》记者表示,“像这样一个有魅力的地方一定会带来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古明加 《珠江经济》2003,(10):90-91
“加冕”是一种赋予权力的标志。给员工“加冕”,就是给予员工必要的授权,使其在实时决策时不受太多的羁绊,灵活应付局面。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汽车租赁商或酒店老板就经常赋予他们的员工以实时决策的权力,使其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通过给产品升级或者价格折扣的方式解决客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8):I0022-I0022
雷向坤是朝阳楼房管站碎修组组长,在站党支部的领导下,社会效益评价之高,主要原因是碎修组在雷向坤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八项服务承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服务于辖区居民的工作,带来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碎修组负责辖区内近20万平方米、5000多户居民房屋的维修工作,管辖区内老房偏多,维修工作是比较繁重的。于是,雷向坤面对任务重、人员少,勇于挑重担,从不给领导出难题,在他们的工作中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几乎天天忙忙碌碌地为住户排忧解难。近年来,雷向坤常常有这样一个想法,零零碎碎的维修工作就像一条纽带紧紧地连接着房管部门和千家万户的心与情,维修工作的好与坏,会影响一个窗口单位与老百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洋 《环球财经》2011,(11):102-103
幼年告别生父,被平凡人家养育成人。少年得志却遭放逐,异处崛起赢得新生,回归震撼技惊四座。距成神仅一步之遥,人生却戛然而止。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乔帮主”。网友将乔布斯比作金庸笔下的乔峰,颇为贴切,尽管他可能难及乔峰完美。  相似文献   

9.
农民会失业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隐性失来;定义与事实 隐性失业的一个通常的定义是:劳动者具有名义上的劳动关系,但在事实上由于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不足而处于在职失业的现象。隐性失业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我国亦是如此。 近年对隐性失业的研究正是热点,涌出了很多文献。但是它们都集中在我国城市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问题上。但严格地讲,隐性失业并不仅仅集中在城市,我国广大的农村同样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问题。 农村隐性失业的描述当然可以沿用隐性失业的定义来描述。但更通俗 的描述也许可以是“三个人的田五人种”。中国的隐性失业以农业领域为最严重,中  相似文献   

10.
除了上百万“刚毕业就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体制转轨中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和失地农民…小各方汇聚的人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和空前的压力。此时,工作分享制的提出,能否为就业缓压开启另一扇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推动企业文化向深层次发展走向21世纪,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企业文化之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我们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感受到企业文化面临着的激烈挑战。这种挑战的主流是告别“徒有虚名”的主业文化标签或口号,告别“独脚戏”式的企业文化范式。...  相似文献   

12.
追求成功,是每一个男人的最大愿望,就像追求幸福是每一个女人的最大愿望一样。然而,在不同时代,或者在同时代的不同人群中,对成功、对幸福,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以下我们采访的八位至少在某一领域或范围内被周围人群公认为少壮派成功者的男士,都坦诚布公地站在各自角度上,从精神到物质的多个层面谈论了自己对“成功”这一概念以及“成功者外在标志”的理解与看法。他们的观念或许不能代表大众,但至少可以表达不在少数范围的现代都市男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曾经坚持这样一种“定论”: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在于实现“充分就业”。从一定意义说,国内劳动力隐性失业正是我国劳动就业政策和人口政策的总沉淀或总爆发,是不惜牺牲效率以维持高就业政策长期衍化的必然结果。国内劳动力隐性失业最典型的表现为总量过剩的“在职失业”。究其原因:一是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年龄段的下岗失业人员相比,“4050”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低,再就业能力弱,家庭负担重,真是”上有老,下有小,退休尚早,再就业已老”。近日,笔者走进他们的家里,对几位“4050”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怎样换回社会对我的信任?自述人:姚可军(男),51岁我是2000年5月下岗失业的。其  相似文献   

15.
“新人类”或“另类”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报刊上,套用一句革命导师的名言,似乎可以这样说:“一个幽灵在祖国大地徘徊,一个被称作新人类的幽灵……”。据说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美国有“丁克斯”,在法国有“弄波爵士”,在日本有崇拜偶像的“太阳族”,他们新潮奇异,多姿多彩,可社会各界对他们毁誉不一。那他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流传过这样的故事:在寒冬的黄昏,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他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为什么不生炉子呢?”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儿子问:“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妈妈苦笑着答道:“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城石 《中国西部》2012,(18):59-63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家乡在西部乡镇,父母则在东部沿海大城市打工。对他们而言,暑假正是他们“流动”进城看父母的好时节。从乡村前往城市的旅途。伴随着少年的一丝不安,也伴随着对大城市的新奇和向往。这样的旅途在幼小的心灵之中播下了一颗颗种子。种子里藏着明天的希望。当城市的风扑面而来,同样扑面而来的。还有一个少年即将起航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珈玮 《中国西部》2009,(7):32-33
随着本轮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美国的失业大军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不少失业者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即转而投身志愿者服务。这对国人来说,好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其实是西方社会全民慈善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们都能虔诚地投入到众多的慈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西方失业理论对构建我国失业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失业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1997、1998、2001年失业问题相继被列为我国国民关注的头号社会问题。解决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需要有新的理论思维,而我国的失业理论相对来说是“贫乏”的,这样,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失业理论对构建我国的失业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30年之前的数年间.成千上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人们称他们为“知青”。1976年前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或者通过招工返城.或者通过高考上了大学。但是.仍有极少数知青留了下来。在陕北黄陵.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