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论文基于对山东省12地市的农户信贷和福利问卷调查资料,借用平均处理效应模型(ATEM),并选择劳动力数量、户主文化程度、住地是否为富裕村、贷款是否便利和年净收入等经济信息作为农户的特征变量,利用匹配分析法对农村信贷配给的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论主要包括:信贷配给会损害农户福利;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福利损失程度大于未受到信贷配给农户的福利损失程度;信贷配给的直接福利效应存在差异;信贷配给的福利效应具有外部性;信贷配给对不同的福利具有不同的传导作用。最后,基于农户的信贷需求,提出了改进农户福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信贷合约的分析,对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信贷配给现象进行解释。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金融机构垄断、利率刚性以及抵押担保难等特点,造成农户与农村信用社之间信贷合约的不可设计性,使得信贷配给不可避免。同时,文章针对现有的中国农户贷款特点,提出了改变合约中抵押担保、信用社贷给概率等变量从而改善合约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出发,讨论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现象,证明了信贷配给正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对信贷配给的形成及均衡演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信贷配给的治理路径,即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贷配给理论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自由竞争信贷市场运行机制,对我们理解信贷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过程,阐明了信贷配给基本模型及其含义,并介绍了信贷配给模型在各方面的扩展。最后简要探讨了信贷配给理论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如何引导资本流动流入农业产业、改善信贷配给及与之匹配的产业信贷政策,首先构建风险配给、数量配给分析框架,采用苏鄂两省调研数据,区别于以往采用直接询问方法分析信贷配给类型,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克服问卷存在的次可加性问题,研究表明:数量配给占比较低,非价格配给中交易成本配给与风险配给占主要地位,因此实施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相匹配的产业信贷政策为降低信贷交易成本、创新抵押品,改善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6.
在剖析了信贷配给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信贷配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门槛模型,选取31个省市1987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信贷配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且从区域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降低信贷配给程度有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而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实证结果来看,各地区的信贷配给程度的提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降低各地区农业信贷配给程度的措施,从而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信贷配给现象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者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基础上,从借贷人未来的还贷能力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忽略了在信贷市场中还存在有还贷能力却故意不还的赖帐行为。引入策略性赖帐行为,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信贷配给的另一种原因,并得出信贷配给额的大小与借贷人后续投资期限数大小有关的结论,同时提出信贷配给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信贷市场经典模型基础上,引入界定中小企业特征指标的资产规模变量和风险变量,建立一个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模型,分析利率作为甄别机制时,抵押品、企业规模等因素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为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并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在整体经济不利的环境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中小企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在信贷市场上却面临着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陷入融资难的困境。文章试图从信贷配给的视角解释商业银行面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用二元经济模式下的双重信贷配给解释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且提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一条可行性途径,即市场利率化,信贷信息联网以及信贷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于Hodgman模型,通过严格假设,对Hodgman曲线进行简化抽象,并以此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信贷市场上贷款供给和贷款需求曲线的界定并引入贷款需求这一变量来分析信贷的有效需求变动对信贷配给程度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当r∈(0,rm]时,在信贷市场中,贷款需求曲线越平坦,信贷配给程度越加剧,即贷款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信贷市场中的配给现象就越普遍。(2)当r∈[rm,rh]时,在信贷市场中,贷款需求的增加将完全加剧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步扩大,需求范围进一步拓宽,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己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基于此,通过对农户信贷需求行为和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分析,并通过湘潭农户信贷调查的截面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以期能够对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缺口的非均衡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引入关系型贷款,可以为解决农户获取小额信贷难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建议构建基于关系型贷款的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以农户为中心设计信贷产品实现跨期平滑;推行小组联保降低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贷款利率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信贷结构与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增长与信贷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信贷结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典型相关性,信贷的政府配给成功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产业结构层面的信贷双重配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扭曲。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生产力决定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5~2005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户性质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决定农业组织演进的变化过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存在状态,产生了农户打破自给自足和"小农均衡"状态的经济剩余。农户作为配置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经济组织,正从传统农户和商品农户向现代农户转变。促进我国农户向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罗剑朝  赵雯 《西部金融》2012,(2):18-24,35
本文根据对陕西省5家村镇银行(岐山硕丰、洛南阳光、高陵阳光、安塞建信、安塞农银)所在4县(宝鸡岐山县、商洛洛南县、西安高陵县、延安安塞县)的201份样本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区域变量四类变量17个指标中,得出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负担比、家庭拥有现钱和银行存款、农户对政策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区域变量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建立高效的客户管理模式、提高农户信贷满足度、设立村镇联系人和集中办理业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