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企业未获得明显的税收优惠,但在通关、汇率等方面可享受的政策红利更胜一筹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透露,截至2014年5月底,上海自贸区新注册企业数量已达到9589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有这么多企业涌入自贸区,足可见自贸区的吸引力。而上海自贸区为企业贸易便利化提供的优惠政策,正是这种吸引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林燚冉 《现代商业》2014,(17):166-16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自贸区的试点先行,必然为更多进驻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本文以上海自贸区内的商业保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商业保理行业在自贸区中需要克服的发展困境,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并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商》2016,(1)
2013年国务院通过了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批准设立了上海自贸区。这是一项重大的政策红利。上海自贸区有着上海的地域优势,在原有的保税区基础上对多项领域进行改革探索。上海自贸区的创新实践经验也对周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为全国提供可以复制的改革经验。  相似文献   

4.
孟桢 《商》2014,(28):201-201
日前,备受瞩目的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服务业、金融等领域即将展开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但其中针对服务业的税收措施没有考虑到接下来营改增的问题。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田,肩负着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经验的使命,营改增在全行业的推进是中国税制改革的必经之路,现在自然应当由上海自贸区做起,在实现上海自贸区内全行业营改增时要注意在之前营改增中暴露的问题,同时合理调整税收征管。  相似文献   

5.
银行试水自贸区金融创新,使企业融资效用得到提高,融资成本下降10%~20%毋庸置疑,金融业在上海自贸区中承担着服务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职责。而今,“金融创新”已成为上海自贸区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在上海正式对外挂牌。作为中国深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将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不断创新并完善金融机制体制。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本文将从上海自贸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出发,考察上海自贸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最终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上海自贸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积极意义,从而确认上海自贸区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正面效应。最后就上海自贸区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贸易便利化的内涵和评价框架出发,立足于贸易便利化政策的现实角度,从基础设施、商业环境、政府效率、市场准入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上海自贸区和美国综合自贸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美国综合自贸区可供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借鉴之处,为我国上海自贸区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业科技》2014,(23):10-10
已进入中国市场十年的亚马逊,自今年6月在上海自贸区通过跨境通启动了跨境电商业务以来,颇有尝到“甜买’的意味,如今亚马逊打算扎根自贸区。  相似文献   

9.
南彦君 《商》2014,(36):247-247
自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以来,自贸区始终坚持审慎的原则不断创新的开放资本项目。这些举措,对中国金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开放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和缺陷,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为即将到来的天津自贸区等其他自贸区提供更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该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由此确立了上海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首个突破点。本文研究的正是刚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以上海自贸区的简单介绍为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的成立将引起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但也将迎接来不小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王亚莉 《商》2014,(45):94-94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四个自贸区获批。自贸区的批准给自贸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发展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占据较为有利的竞争地位,是每个自贸区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财务外包业务的出现使得自贸区企业能够将自身精力投入到更为有利的竞争领域。本文在分析了自贸区产业和行业状况的基础上,基于对要素禀赋理论、会计职能剥离和价值理论的分析,阐述了财务外包在自贸区企业实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29日成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国家"以开放促改革"的新试点。凭借其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服务等方面享有较多自由的特色,上海自贸区不仅成为了国家全面金融改革和贸易的突破口,也促进了地区的国际化发展。本文以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背景,上海的城市发展为基础,通过与其他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对国家政策的梳理,以及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对上海自贸区的定位及国际影响做出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0)
无锡综合保税区在发展上要将企业的承接性、互补性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在发展中不仅要考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性,还应该注意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特别是在与上海自贸区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无锡与上海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无锡综合保税区想要在发展上与上海自贸区达到"双赢"结果的话,就要正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无锡综合保税区在发展上应该注重体现与上海自贸区之间错位、配套、互补,为竞争添加新的竞争优势,在发展上应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和定位,为与上海自贸区的错位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带动我国自贸区的发展,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36家中外企业获颁证照,首批进驻自贸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当日也发布了支持自贸区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那么,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基于什么样的背景?有何意义?以及对商业银行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就以上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平台经济理论,首先构建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平台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据此框架,以香港和新加坡作为参照区,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功能定位进行反思。结果表明:当前以"金融+服务贸易+科技"的功能定位模式超前于现实中的自贸区平台经济条件,并认为至少在5~10年之内,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重点应该以金融服务创新和投资便利化为中心,通过货物贸易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来促进金融改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前政府重点要对平台企业或平台提供者在合同的组成、规则及结构等内功环节上狠下功夫,同时要大力提升自贸区的供需双边市场环境。这一研究为推进中国其他省市区自贸区的稳步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务院9月27日公开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了金融、航运、专业、商贸、文化、社会六个领域的开放,29日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这表明中国(上海)自贸区进入实质运行阶段,也表明中国进入了"再开放"的新阶段。中国(上海)自贸区推行的力度和速度都是让外界始料未及的。自  相似文献   

17.
如今,我国出境游市场呈现繁荣的景象,根据中国统计局的信息显示2011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已经达到7025.00万人次,这为中国旅行社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而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称上海自贸区)的运作,其《总体方案》中关于允许在试验区内注册的符合条件的中外合资旅行社从事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的规定将会为我国旅行社带来新的发展路径。文献综述由于上海自贸区刚刚设立,很  相似文献   

18.
本期推出新闻调查《自贸区玄机》,旨在引起中国企业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关注。去年下半年,本刊联手有关部门分别在宁波、杭州和无锡举办了3场有不少企业代表参加的“海关实施自贸协定政策法规巡讲会”,反响热烈。但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自贸区及其相关政策知之不多,更难说能够很好地把握自贸区玄机,在这里淘好金。  相似文献   

19.
别了,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的意义被高估了。"上海自贸区"挂牌被认为是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有外媒说,这跟邓小平设计经济特区一样重要。等到自贸区拿出"负面清单管理",大家顿时哑然:因为负面清单一些内容不符合预期。上海自贸区能干什么?据说是极大地推动金融自由化。目前中国的金融自由化有两个标识,汇率的自由浮动和利  相似文献   

20.
上海自贸区成立初期,各项机制不够完善,国际形势严峻,改革之势刻不容缓,自贸区的创立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与生机。这一路上又会有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上海自贸区不仅要取国际之长,补自身之短,更要自我创新,勇于探索,在改革开放的画卷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