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塘主养瓯江彩鲤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瓯江彩鲤,俗名田鱼,是浙江南部稻田养鱼的当家品种,其色彩丰富,有红、黑、花、白、青、粉等颜色,可与日本锦鲤相媲美(在2002年,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李思发教授把田鱼命名为“瓯江彩鲤”)。瓯江彩鲤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且鳞片柔软可食,可谓淡水鱼中一绝,田鱼烘制的鱼干,风味独  相似文献   

2.
瓯江彩鲤稻田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养殖对象,我场于2002年3月从浙南引种试验,该鱼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鳞片柔软可食,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现将瓯江彩鲤稻田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 1、稻田选择 选择光照好,水源充足,水质好,进排水方便,旱涝保收的粘土或砂壤土稻田,土壤pH值5.5—8.0。 2、稻田设施建设 田埂加高、加固至  相似文献   

3.
<正>青田田鱼,又名瓯江彩鲤,其鲜艳的色泽、鲜美的肉质和良好的经济价值,在浙江一带广为农户养殖。2010年,为推广发展青田鱼,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达  相似文献   

4.
<正>青田鱼,学名瓯江彩鲤,分布于浙江南部瓯江流域的永嘉、青田等县,是浙江省青田县著名的特产,是一种变种鲤鱼,有多种颜色  相似文献   

5.
防洪减灾治理中的非工程措施——以瓯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琼霞  黄笛 《水利经济》2010,28(1):8-10
通过对瓯江流域洪涝灾害的特征与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管理现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瓯江流域防洪减灾非工程建设应在采取工程措施修建各种水利工程的同时,积极采取非工程措施:加强管理系统、应急预案和防汛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防洪预案,加强洪灾风险管理;加速防洪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群众性防洪减灾制度,做好水利法规和防洪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防洪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防洪减灾工作,达到管理洪水、利用洪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瓯江彩鲤地方名田鱼,产于浙江省瓯江流域,在当地养殖已有1200年的历史。因千百年来,农民在稻田中养殖所以俗称田鱼。2000年我们从浙江引进田鱼原种亲本,2001年春进行了田鱼人工繁殖育苗,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田鱼池塘育种和养成试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永嘉县巽宅镇岭东村,地处边远山区,群众有利用稻田养殖田鱼(学名瓯江彩鲤)的传统习惯。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稻田养鱼已成为该村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陈贤春 《浙江林业》2009,(11):32-33
青田县瓯江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已经有10年历史,现在的瓯江是集人文、生态、经济理念于一体的一条资源丰富的生物带和产业带。青田县瓯江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始于与莲都区交界的腊口镇陈山埠村,终点在与永嘉县毗邻的温溪港,全长84.5公里,规划总面积1.51万公顷。近10年来,青田县用可持续的理念致力于建设人文、生态、经济的现代林业,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和CA-Markov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瓯江流域生境质量,通过构建“水资源-社会-生态”耦合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瓯江流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20年瓯江流域内以高生境质量区为主,但生境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2030年下降幅度将进一步增加;流域内高生境质量区集中于西南侧,低生境质量区主要在温州龙湾区以及丽水市市中心附近;“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建设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向好发展,水资源子系统的建设状况是影响整体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科学引导土地利用、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三方面改进措施,以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戴元海,浙江省永嘉县汗口乡北山村人。长期从事田鱼(学名瓯江彩鲤)苗种生产和成鱼养殖,经验丰富,是永嘉山区有名的稻田养鱼重点户。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农田综合经济效益,他特从山区搬到沿江瓯北镇联中村发展稻田养殖。去年,他稻田养鱼面积达到80亩,其中40亩是采用借田养鱼方  相似文献   

11.
猫头鹰     
谢广森 《浙江林业》2004,(12):44-44
我省林业山水画家顾松铨历时3年创作的《千里钱江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全景式描绘钱塘江从源头至入海口的百米山水画长卷,是该作者继《绿润瓯江八百里》之后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2.
<正> 南方大口鲇又称南方鲇,现通常简称大口鲇,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的大江河及通江湖泊中。虽然在长江以南的灵江、瓯江、闽江和珠江也有发现,但数量远没有长江中多。大口鲇是一种肉食性的大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3—5kg,最大个体达50kg以上。外形上它与分布很广,个体较小的鲇(俗称土鲇、窄  相似文献   

13.
遍体通红的瓯江彩鲤、色彩斑斓的日本锦鲤,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大规格观赏鱼苗,畅游在温州水乡的河网水域,从西部文成铜铃山的溪流到滨海沿江的鹿城龙湾的河流处处可见观赏鱼的倩丽身影,这是温州市开展生态(休闲)鱼苗专项放流增殖出现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4.
南方大口鲶,简称大口鲶,俗称河鲶、大河鲶、鲶巴朗(四川)、叉口鲶(湖北)、大鲶鲇(江浙)等,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及长江以南的珠江、闽江、瓯江等较大河流中,是一种肉食性的大型经济鱼类。近年来,大口鲶更受欧美及港、澳、台人士的青睐。一、形态特征大口  相似文献   

15.
正瓯江彩鲤俗称"田鱼",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养殖鱼类,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养殖历史。瓯江彩鲤形似鲤鱼,味胜鲫鱼,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鳞片柔软可食,是淡水鱼中的一绝,尤其是其鱼肝,食用更是极品享受。瓯江彩鲤适温广、耐粗食、抗逆性强,而且生长迅速,适合于池塘和网箱高密度养殖。瓯江彩鲤体色艳丽,色彩丰富,有红色、白色和花色  相似文献   

16.
万亩文蛤出口基地在灵昆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昆镇位于温州东大门,瓯江的入海处,是温州湾冲积平原型海岛,面积25平方公里,为温州市第二大岛。全镇总人口4842户、19610人,农村总劳力10500人,其中从事渔业生产劳动力占30%,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985万元。养殖产值不仅超过种植业,而且占全镇农户年经营总收入1.2亿元的42.5%。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沿海各地青蟹养殖技术和面积不断增长,许多养殖户都是利用池塘采取单养、虾蟹混养的养殖方式进行养殖,但养殖青蟹相互残食、规格不一致、逃逸时有发生等问题无法解决,并且大规模养殖增多,造成青蟹养殖成活率偏低,效益不高。现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鱼产量逐渐提高,在渔业养殖过程中,因为养殖密度大、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病害渐多,用药也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几种  相似文献   

19.
<正>南方大口鲶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水系及长江以南的珠江、闽江、瓯江等较大河流中,是一种肉食性的大型经济鱼类。南方大口鲶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和市场前景好等特点。大口鲶养殖生长速度快,当年苗种可养殖成商品鱼见效益,所以大口鲶养殖已  相似文献   

20.
<正>西伯利亚鲟,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鱼类。该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生长快、品质优、环境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