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草鱼三病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尤其是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低,使渔民对草鱼种培育望而却步。2000年,我单位在花沟王进行主养草鱼种套养美国大口胭脂鱼的试验。7月初,该场将自繁自育的草鱼、美国大口胭脂鱼、银鲫夏花投放到一口四亩池塘,11月份清塘,草鱼成活率达85%,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水生动物疾病,其结果往往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在25~28℃以上时最为流行,8~9月份为流行高峰,死亡率有时高达80%以上。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特别是2007年草鱼出血病显得尤为突出,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草鱼是我国传统养殖鱼类之一,其养殖规模和养殖产量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一直不是很过关,成活率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鱼养殖的快速发展,成为草鱼健康养殖过程中的瓶颈。因此,提高草鱼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技术,是解决草鱼养殖苗种短缺和病害繁多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云南省蒙自市渔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水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到2010年养殖面积达18010亩,水产品产量4252吨。然而,蒙自每年鱼种产量约320吨,远远满足不了蒙自水产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市草鱼种培育是一个薄弱环节,一龄草鱼成活率低(大约在35%左右),规格小(约8-12cm)而且数量严重不足。因此提高大规格草鱼种培育成活率,缩短草鱼种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5.
<正>团头鲂一龄鱼种的培育有两种方法:一是作为配养鱼,混养在一龄草鱼种池中;二是以团头鲂为主体鱼,搭配其他夏花鱼种。在我国北方地区,团头鲂一龄鱼种的培育基本上以配养为主。鱼种的池塘主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网箱养草鱼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高度集约化新型养鱼技术,是开发利用水库、湖泊、河道等大中型水域渔业资源最好的方式之一。近几年,网箱养草鱼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显著。但要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把握好以下四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水库网箱养殖草鱼的农户越来越多,池塘培育的l龄草鱼鱼种在鱼种入箱时,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鱼种成活率很低,直接影响到网箱草鱼成鱼养殖的成败。2007年到2009年期间,笔者在江西省万安水库,尝试了在水库中用网箱培育l龄草鱼鱼种(乌仔培育成大规格鱼种)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小鹿 《农家之友》2007,(8S):43-43
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草鱼种疾病流行季节,常有一些体质健壮、色泽较好,体面无明显病症,腹内有少许残食的大规格鱼种在此期间大量死亡。湖南祁东县石亭子镇梅塘村邹礼刚培育草鱼种苗20年,摸索出一套人工控制生态预防鱼病的好办法,他放养的草鱼种出池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9.
一龄草鱼种病害多,发病率高.不少地区一龄鱼种成活率仅为30-40%。草鱼在一龄阶段易死亡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0.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方法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广泛、危害较大的病毒性鱼病。此阶段的草鱼种俗称“条丝”,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发病后如不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死亡率可达70%-80%,甚至全军覆没,所以群众又戏称  相似文献   

11.
<正> 尤溪县农村家庭自然流水养鱼及小池塘养鱼较多,以养殖草鱼为主,每年需要大批量的大规格草鱼种。但由于草鱼鱼种培育成活率低,规格小等原因,每年都需从外地调进大量的大规格草鱼种受伤严重,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1998年,  相似文献   

12.
<正>草鱼鱼病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养殖户非常头疼的问题,最近几年死亡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势头,特别是一冬龄草鱼鱼种,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很多地方因此放弃养殖草鱼。2008年4-6月份,草鱼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严重,发病时间长,治疗困难,很多地方的死亡率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60%。  相似文献   

13.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每年都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流行规律每年5月至9月是草鱼  相似文献   

14.
<正>现根据自己多年观察"草鱼蛙泳现象",谈几点个人看法。我把文章中提到的草鱼"蛙泳"现象,称为养殖的草鱼群体中,弱势个体巡食、摄食的习惯动作,生产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草鱼食性、习性、鱼种规格、体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池塘养殖效益不断下滑,已进入微利时代,因此.在本地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养殖效益和市场前景的草鱼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品种。但由于一龄草鱼病多,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风险大的原因,致使草鱼的养殖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们从2000年开始从事  相似文献   

16.
草鱼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草鱼养殖技术1.鱼种选择及放养技术选择鱼种时,要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的鱼种,还要保证鱼种的来源相同,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自己孵化、培育的鱼种。对草鱼进行放养时应主要以草鱼为主,并按合理的比例配养鲫鱼、花鲢、白鲢等。鲫鱼主要取食饲料的碎屑,在摄食的过程中鲫鱼会翻动池底的淤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08年以来,福建省开始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探索草鱼健康养殖技术,笔者在清流县嵩溪镇开展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模式推广,在4口面积36亩池塘分别投放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团头鲂等鱼种29520尾,经过330天的饲养管理后起捕销售,共收获商品鱼37494.5kg,平均每亩产量1041.5kg,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池塘草鱼健康养殖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控策略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1.草鱼出血病常见的类型草鱼出血病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  相似文献   

19.
<正>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较为频繁的鱼病之一,对草鱼养殖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肝胆综合症的症状因在外观上与烂腮病、肠炎、赤皮病有近似之处,极易被渔民误诊为传统的草鱼三病,导致错误用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耽误了鱼病的治疗,给渔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一、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的症状草鱼患肝胆综合症后,其肝脏、胆囊、鳃、肠道等器官、体形以及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8、9月份是鱼种养殖的关键时期,对华中地区主养草鱼鱼种的池塘来说尤其重要,死亡率特别高。从最近这些年的研究结果看,一方面与气候(白天热、晚上冷,早晚差异大)有关,另一方面与水质和病原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