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百姓的收入从何而来?是通过创造更多的劳动获取收入的机会,还是通过政府补贴?根本还是要靠前者。但这几年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什么都是政府大包大揽,靠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弱势群体。对不对?对,但要有度。否则,会使整个社会变得懒惰,弱化整个社会的拼搏与奋斗的精神。中国必须拒绝“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二次复归。  相似文献   

2.
网络给政府带来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政府的网络化将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那么,上网以后,政府本身将会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民众来说意味着什么?政府上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又会有怎样的影响?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政府将会在以下方面完成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它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已刻不容缓。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和分配公共资源的主体,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要正确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全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制、收入差距与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社会各阶层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各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收入差距包括两方面,一是市场机制按要素分配造成的收入差距,二是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前者可以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而后者的根源在于政府资源配置职能的“越位”,而且这种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不能通过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来消除。要解决由政府管制失灵造成的收入差距和社会利益冲突,必须对现行政府资源配置职能进行改革:第一,消除政府在行使资源配置职能时的城市偏好,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平等化;第二,改革现行有关制度,允许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管理经济与社会的职能也在发生着改变,更多地向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调控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向转变,伴随这种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政府工作的方式、手段等也在进行有益的转变,政务督查工作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被各级政府纳入到工作序列中。政务督查是政府机关为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而进行的督促检查活动。在千变万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监督、督促、检查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规章的落实来实现政府对整个经济、社会活  相似文献   

7.
传媒     
《浙江经济》2012,(8):7
追求可持续的对外经济政策没有一个经济是通过政府的长期干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外政策变化的关键在于更多地将目前由政府控制的决策权交还给市场与企业,无论是汇率水平、进出口规模、还是  相似文献   

8.
迟福林 《发展》2005,(10):18-19
从1990年到现在,无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展不大,还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尚未突破,都同政府转型相联系。我国的各级政府这些年把主要精力放到经济方面,忽略了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至今为止,各种财政支出中,社会公益性投资的比例一直很低。我认为,25年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政府改革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  相似文献   

10.
<正> 物价,特别是消费品价格,是制约货币收入向实际购买力的转换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货币发行量既定的条件下,物价普遍上涨率是测定一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标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名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降低,一是因货币的过度供给,二是因物价的上涨,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就物价而言,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即不仅通过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各国生产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经济增长,而且又通过个人消费品价格的消长,影响各国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这种双重作用,往往使各国政府在物价问题上面临两难选择: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中,是优先考虑经济增长还是首先满足个人消费?这一难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发展》2015,(2):22
1"首先是需要确立一个思想,就是那种靠政府放水、靠海量投资、靠野蛮式的增长赚‘快钱’这种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还是有一些人老想回到过去的日子。我最近不管在北京,还是在云南,往往碰到一些人似乎总是希望重现过去的‘幸福日子’。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央行什么时候会放水?’或者说‘一带一路’的‘三大战略’,会给我们些什么项目?当然国家的政策应当随着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做得更加的理性和有效,但是在政府主导下靠政府放水让企业成长壮大的这种日子,我们不应希望它重新到来,因为它造成的问题太多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08,(5):44-51
会展经济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的划分,会展经济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市场主导型”、“协会推动型”、“政府市场结合型”四大模式。与广州广交会、深圳高交会、上海F1赛事已从“政府推动型”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政府市场型”不同的是,西部一些重大展会尚无法纳入上面的四大模式之中,核心应该还是“政府主导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比1-2月的53%有较大下降,但从政府到学界对于当前投资过热已没有异议。投资过热需要治理,那么,投资是如何过热的,应靠市场还是靠行政力量控制投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考察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投资对地方政府城投债发行的影响,采用2012-2017年210个地级市的PPP项目及匹配城市特征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PPP项目投资额资本化到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后,提升了地方政府城投债发行能力,缓解了地方融资约束;第二,PPP项目实施提高了地方政府城投债发现能力,传导渠道如下:PPP项目投资额资本化到土地收入中,政府通过抵押土地收入从而以更低的利率发行更多的城投债;第三,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相比,PPP项目投资额资本化到土地收入的比例更大,其对城投债发行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政策建议如下:虽然PPP项目间接提高了城投债发行能力,但其主要依赖"土地融资"模式,需要警惕其带来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调查幸福     
国庆长假期间,某电视台的新闻记者逮着一个73岁捡矿泉水瓶子老人问:您今天收了多少瓶子了?答:73岁。问:您收了多少个瓶子了?答:我现在(靠)吃了政府的低保,650块一个月,政府好。记者:您觉得幸福吗?老人:我耳朵不好。"你幸福吗?"这貌似是该电视台记者的假期作业,逢人就问,大多数人一脸茫然。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很给镜头面子的,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不过我要是那正在抱着新娘举行典礼的新郎,或是正准  相似文献   

16.
李静 《魅力中国》2009,(22):363-364
在我国,一些行业、部门凭借特权形成垄断行业,其不合理的高收入使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该现象在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十分突出,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在社会上引发出一些不和谐之音。解决由垄断行业造成的收入差距问题,需要政府的管制。政府对垄断行业的管制,主要应从改革权力机制、调整价格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对垄断行业进行有效管制,促进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构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政府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是只抓经济工作,还是把精力放在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城市管理是继续进行行政控制,还是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民作为独立利益主体正在形成,这就要求政府比以往更要注重城市中的"人",因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和市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草场禁牧政策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收入来源。目前,"如何养老"是牧区居民现实面对着但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走访禁牧户、发放问卷等形式,对牧民该如何养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尝试构建一种禁牧区居民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以实现政府、儿女、社区、市场四方的优势互补,进而满足牧区老人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枢纽,政府信用的缺失是当代中国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和难点。在所有各级政府中,信用缺失最严重的是基层政府。从制度设置的角度分析基层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对找出破解基层政府信用缺失的制度方案具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地方政府开支及财政自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持续的城乡收入差距向我们提出了严重的政策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更加自由化,财政政策在形成城乡差距的问题上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从1994年到2003年10年间包括中国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估计了地方财政开支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发现了中国地方财政体系有着严重的城市倾向。而且地方财政行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的独立程度,也就是说,取决于地方政府开支来自于当地政府税收还是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由于税收集权导致地方政府更加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以及地方政府在选民,尤其是政治弱势群体农村人口中的可信度降低,地方政府近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来增加农村收入的效果被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