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2015年CHARLS数据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对土地流转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其对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替代效果越明显,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就越低,因此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土地流转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研究发现农业固定资产价值越高对土地流转的抑制越强,农业固定资产价值高表明农户从事农业的沉没成本高,因此不愿意流转出土地。相对于东、西部地区土地流转具有显著差异,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城镇化进度快、非农就业机会更多,因此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更倾向于流转土地。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是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大农业固定资产补贴力度、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二三产业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也会为促进土地流创造有例条件。  相似文献   

2.
土地保障与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民长期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从而使农地成为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作为农村社会保障替代物的土地保障也就在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农户对土地保障的强烈需求,诱发了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家庭承包制的推行使土地保障在回归的基础上得到强化,其复位不仅是农户克服生存压力的集体回应,而且承载着农民对公平的诉求。在完成释放家庭承包制制度绩效的历史使命之后,土地保障削弱了家庭承包制演进的路径依赖,阻滞了农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必须在弱化土地保障的基础上改革农地产权制度,从而提高农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生计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农户生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障和改善当地农户生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首先,要充分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和长远利益,充分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第二,地方政府要组织开展面向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第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第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有效保障和提高农户的抗风险能力;第五,推进与土地流转工作相配套的户籍制度以及就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张程 《中国经贸》2010,(8):172-172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开始显现,出于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等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本文就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户间的承包耕地的等质置换;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主体界定不清、土地流转制度欠缺、农户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充分等问题,妨碍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农民土地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占有、收益、处置以及他项权利.调动农民生产和投资农村经济的积极性,使农民从土地的增值中获利。  相似文献   

6.
面对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对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丰城市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建立了新的土地经营机制,加速土地流转,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耕地撂荒的问题,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金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深入分析我国农村融资现状,不断完善和探索更多农村融资渠道,特别是解决土地流转农户的融资问题,直接关系到土地流转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文学  李世篡 《发展》2010,(1):36-37
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为此,我们深入全县各乡(镇)和有关村社、农户,对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努力提高集约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举峰 《发展》2008,(6):37-37
一、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流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确立和巩固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农户的生计不再主要维系于农业,不少劳动力长期离土离乡,有的务工.有的经商,已经很难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民大多数是所谓的“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无力从事土地经营和管理,使农村大量土地闲置。特别是一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以至放弃田地,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甚至使土地撂荒,浪费资源,影响农村发展。“人动”是“地动”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劳动力转移,客观上为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创造了条件。只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保障功能如何存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洁 《乡镇经济》2008,24(3):28-31
土地保障是农村传统的保障方式,长期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弱化。由于缺乏正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农民工及农业劳动者社会保障形势严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还不具备建立全面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农民社会保障还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保障,土地保障仍然是中国转型期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因此,文章将土地流转与土地保障功能存续联合构架,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村务农人口三大群体,通过土地流转补偿方式的设计实现土地保障功能的存续。  相似文献   

11.
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合作经济是一个值得注重的途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一方面可以集中分散耕种的土地,扩大土地规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集聚和有效整合其他农业要素资源,扩大要素资源规模,提高要素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冉杨 《重庆经济》2009,(6):46-48,5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权益物权。这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承载能力,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开拓非耕土地资源,加快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步伐,对突破城乡建设用地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信息甄别模型研究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关系。本文认为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可以反映其种地能力,因此农户的土地租赁情况可以作为一种信息识别机制,金融机构据此来识别贷款农户的风险状况。在实现自身盈利和支持"三农"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农村信用社会根据农户土地租赁的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贷款定价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不但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韦石 《江苏改革》2002,(4):40-41
所谓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就是在不改变承包土地集体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倒包、租赁、入股等有偿使用形式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在农户、经济组织之间进行转移的行为。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政策方面继实现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农民和各种农村合作组织灵活运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实现发家致富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带有很强的政策性,要求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改革导致土地资源规模化经营的同时也使得土地成为优良的抵押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农户与金融机构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证明了相关结论,并给出了土地流转改革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四个先决条件:土地规模化经营得以更加便利的实现;农户间的深化合作;金融机构单笔信贷操作的户均成本大幅降低以及防止金融机构诱导农户过度借贷。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祖荣 《改革》2012,(5):132-137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的高价格。农业保险的高价格与农户的低收入,使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有效需求。农业保险的外部经济特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减少了农户投保的激励,进一步削弱农户的有效需求,从而形成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凸显政府比农户更需要农业保险。政府应承担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责任,从立法、经济和行政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嵩山 《特区经济》2006,(9):150-152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机动性不强、劳动力利用不充分、农户的法人资格不具备、农村中介组织缺乏、农业投入不足等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好发挥作用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进一步明确土地产权主体、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土地流转的灵活性及保障土地经营的稳定性是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近日作出决定,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建立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在承包期内,农户对承包的土地有自主的使用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地是否流转和流转的形式。这是农民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具体体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户流转土地,也不得阻碍农户依法流转土地。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生态农业创业是个崭新的课题。文章对湘潭市雨湖区泉塘子村大学生农村创业问题进行了典型分析,结合波特钻石模型来分析其整体竞争力,并总结了泉塘子村模式下存在示范园区强化区位优势、村委搭桥促进土地流转、生态创业促进科技兴农、加强与农户合作以共赢及都市农业与产业化并存等特征。分析了模式中存在的人才、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政策支持是大学生持续农村生态农业创业的动力、高校创业教育中需要加入涉农元素、合理选择农村创业项目和运营模式、媒体要积极宣传农村及大学生创业典型和充分形成"大学生+农户"的合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移居的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众多因素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内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移居的思路,在建立全民最低生存保障基础上,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关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促进农村人口迁移。并大胆提出采用“国家购买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以土地使用权换养老金”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