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聊城市铜铝业发展具有资源、政策、环境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在资金、环保、技术等方面又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开发和储备,实施清洁生产等方面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聊城市铜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用广泛的重要基础材料,我国既是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铜加工制造国,还是世界最大的铜产品输出国.在资源方面,我国铜矿产不丰富、铜原材料短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在加工方面,铜加工行业集中度低、铜加工技术设备长期依赖进口;在定价权问题上,我国的定价权远低于我们的消费比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解决我国铜矿的供给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在提高我国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提高铜产业的集中度;完善和发展我国铜期货市场,积极争夺铜的国际定价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铜业企业发展迅速,但是我国铜资源不足和日益增长的铜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于铜类企业的效率情况分析日益重要。从我国铜类上市公司着手,将铜类上市公司按照产业链划分,通过数据包络模型对铜类企业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处于生产链上游的铜类上市公司其效率较高,而中下游铜类上市公司效率较低,存在效率不平衡现象。因此需要政府对中下游铜类公司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支持,从而提高整体的铜类公司效率。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全旗境内丰富的水电、劳动力资源优势,可为培育发展铜产业提供可靠保障。通过大力发展铜产业,完全有可能把乌拉特后旗建成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北地区直至全国的一个铜材料供应地、铜制品加工地、铜技术开发地、铜商品集散地。本文从乌拉特后旗铜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乌拉特后旗铜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铜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使用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LCCC)可以达到高密度封装。普通印制板(PWB)对于无引线陶瓷芯片载体不是满意的基板,因为热膨胀系数(TCE)不匹配能引起铅焊处开裂。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把铜一殷钢—铜(CIC)粘到印制板上。铜—殷钢—铜减小了印制板的热膨胀系数,使它与陶瓷的热膨胀系数相匹配。除了起抑制膨胀作用外,铜—殷钢—铜也被用作电源板,或接地板,以及散热片。这个课题的任务是研制具有铜—殷钢—铜结构的多层印制板的生产工艺,支持洛克希德火箭和航天公司(LMSC)的计划。多层板具有以下生产特点:铜—殷钢—铜来自两个供应商,铜—殷钢—铜预先钻孔,聚酰亚胺和环氧树脂作为介质。铜—殷钢—铜或与金属化孔绝缘或与金属化孔(PTH)互联,铜—殷钢—铜表面处理或由生产厂家处理或由用户自己处理。还有,为了暴露出铜—殷钢—铜以便与热传导体接触,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把绝缘材料从印制板边缘除去。印制板试样必须经过MIL—P—55110标准浮焊试验,然后对金属化孔进行剖视。金相切片实验显示铜—殷钢—铜有良好的内层附着力以及对预钻孔有良好的树脂填充能力。殷钢在化学沉铜线中受化学物质腐蚀引起凹蚀。除了观察到殷钢界面有一些空隙外,铜—殷钢—铜的电镀附着力一般是合格的。改进后的工艺可以减少空隙数量。  相似文献   

6.
杜平 《消费导刊》2022,(5):73-76
刻铜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是艺术之美与技术之美的完美结合。安徽阜阳的“杜氏铜刻”起源于清末民国时期。杜氏刻铜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追求创新,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继承体系和刻铜技术流程。本文通过对杜氏刻铜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结合刻铜技术的发展历程,更好的促进刻铜技艺...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网络营销,它借助网络实现商品和服务的集中、分配和交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网络营销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新型营销方式,深得企业的青睐和欢迎。作为古老且重要商品的代表之一的铜及制成品铜艺品,也在突破传统销售方式的束缚,慢慢寻找新的销售方式,而网络营销就是适合其营销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因此研究铜艺网络营销流程中的价值创造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它能降低铜工艺品的销售成本,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节约企业及社会资源;其次也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与更多的客户相互接触,从而扩大销售范围,抢占更多的市场等等。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探索铜艺在网络营销流程中的价值创造的过程和方法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铜艺网络营销。本文以铜艺网络营销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历程及基本职能,重点研究铜艺网络营销流程中的价值创造,如:营销效率的提高、营销成本的节约、网络品牌战略等等;通过与传统营销方式的对比,探索铜艺网络营销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展望一下铜艺网络营销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际铜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本文用协整方法研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ME铜现货价格序列与期货价格序列间存在C(I1,1)的协整关系,且存在一种负反馈机制使得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形成短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铜产业链上企业应对国际铜价格波动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市场上期货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看出,铜的产业链条与期货的价格之间有着较大联系,成为转移铜产品价格风险、提供价格指导的重要方式,并且在推动铜的流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期货价格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也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上,我国的工业、制造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铜矿石的储量水平较低,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只能加大从国外进口的数量,国际上铜产品的变动将直接影响铜产品及其制造品价格的变动。在铜产业链条中,期货交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大,但并不能仅仅通过建立期货市场就让其发挥出套现保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铜消费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未来数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继续。除了自身的发展带动铜消费增长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也使中国铜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长。今年的铜价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从4000美元到8500美元,LME铜的飙升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使得冶炼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也给铜加工企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资源的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铜工业竞争力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世界与中国铜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然后建立中国铜供需模型,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铜供需缺口进行研究,并从国家长远铜战略的角度,提出中国当前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闫凤红 《现代商业》2008,(12):103-104
本文着重从铜工业产业链的发展和利润空间分析来展开,从营销管理角度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产品和再生铜利用来引领利润趋势,从行业发展的因素来说明利润影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剖析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在现有铜离子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特别是在铜试剂的用量上进行深入探讨和多次试验,建立更加准确的测定方法。方法:在ph=9的碱性氨溶液中,铜离子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作用,生成黄棕色胶体配合物,在波长452nm处测定光吸收值,绘制标准曲线定量测定铜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有机铜杀菌剂的优点、开发现状及药效,有机铜杀菌剂如噻菌铜、壬菌铜和喹啉铜均具有铜元素含量较低,残留量低,环境污染少及杀菌彻底、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2000年以来,我国铜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主要从铜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变动关系出发,研究两者的走势特征,并采用2012年上半年的样本数据对沪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沪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在长期和短期不同的影响系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铜资源消费快速增长。尤其在我国,进入21世纪后铜资源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16%。作为冶炼铜的主要原材料,铜精矿的进口量及价格也逐年递增。以南通口岸为例,2005年进口量为95.3万吨,均价为每吨7304元人民币,2006年进口91.2万吨,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铜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发展资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建设。此外,随着铜企业的不断壮大,在其进口和出口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随着交易环境、市场因素、人口因素以及经济因素等变化的影响,我国的铜消费驱动力也在随之变化。我们只有充分分析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铜企业的发展。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矿石性质,对新疆哈密低品位铜镍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研究,通过试验,调整、优化了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有效解决了回收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镍回收率平均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国内铜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5%以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再生铜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慧  周永生  岳朝阳 《中国市场》2010,(15):46-47,50
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再生铜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及可交易产品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再生铜产业价值链,以期对提升再生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