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悦铮  张志宏 《旅游学刊》2006,21(Z1):179-182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企事业单位中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从事旅游教育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专门人才.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重要手段,本文拟从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科书等方面对旅游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教学内容的改革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迎来国内国际广阔机遇,迫切需要高质量国际化旅游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存在教育教学理念脱节、教学内容与"一带一路"不契合、教学方法不注重有效实践等问题,要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准入标准、培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国际教育教学观、联合沿线师资力量,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保证旅游人才输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对于现代旅游业高素质从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职业素养的培育提高在目前的旅游课程体系中尚处于薄弱短板环节,同时,随着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中文化和旅游部的挂牌成立,"旅游"+"文化"的总体框架日益突显,这既是现代旅游行业发展实践的本质体现,也是各大院校旅游专业研究创新的突破口,更是构建旅游专业中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导向关键所在,因此,将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的要素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中交叉整合,实现新时代背景要求下综合育人的专业体现,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旅游行业的竞争逐渐演化为旅游人才的竞争.由于旅游行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人际技巧、应对挫折或压力的方式等非智力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678名旅游院校的学生进行实测,结果发现:旅游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生源类型及所处地区类型差异(p<0.05),社交苦恼体验存在显著的生源类型差异(p<0.01);旅游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交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由此,本研究提出旅游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重视其知识、技能、智力等显能的培养,也要重视其应对方式及社交能力等潜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1949~2013年中央政府及相关部委发布的379个旅游政策文件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入手,以全新的视角剖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政策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1)我国旅游政策演化是资源配置的行政化转向行政权力制约下的资源配置市场化过程。(2)旅游政策目标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可大致分为服务外事、经济型事业、经济新增长点、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四个阶段。(3)旅游政策工具以微观管制为主,对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宏观调控能力不足。(4)旅游政策的制定部门范畴不断扩大,政策力度呈波动趋稳态势。研究认为,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高度依赖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制度安排。在《旅游法》颁布、旅游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后,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企业竞合关系协同引领的产品业态与商业模式创新是未来产业效率提升的基本方向,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将成为政府旅游管理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乡村旅游地农民进行产业教育很有必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乡村旅游若想蓬勃发展,关键在"人才"."买玉"者踊跃(乡村旅游市场已经形成),"璞玉"(乡野大地及农耕文化遗产)也具备,缺少的是"识玉"、"琢玉"、"售玉"之人.人才奇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乡村旅游地应超前于产业发展来搞产业教育,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工程".加快乡村旅游地农民从体力劳动者向知识型、智力型劳动者转变的速度,是乡村旅游深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邮轮产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俗称"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已成为全球休闲旅游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逐渐成为邮轮产业的主战场,发展潜力巨大,对邮轮人才的需求也是供不应求。本文意在探讨培养ESP邮轮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必然趋势,以CBI理论为指导,试图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评估手段等几个方面探索高效的邮轮英语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的邮轮英语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国内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对我国旅游高等院校(系)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诸多挑战。因而,反思国内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背后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国内旅游高等教育存在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 学科地位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片面。一方面是旅游学在学科之林中始终都没有得到一个适当的地位(谢彦君,2 0 0 1) ;另一方面是将旅游教育和旅游研究仅…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实践和调查为基础,对目前旅游院校的旅游、饭店管理专业开设的工程和设备管理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学科在专业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旅游、饭店管理专业使用的饭店工程设备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的改革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旅游人才的输送已无法满足日趋壮大的旅游市场的需求,尤其实践型旅游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应用型高校教育对于旅游实践型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一些旅游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论文基于CBE模式(能力本位教育)提出《旅游市场学》实践教学改革意见,CBE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职业教育个性特色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旅游市场学》教学中,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出旅游市场营销的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教育 2 0多年发展历程的观察 ,阐述了旅游教育与旅游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以期引起人们更深入的思考。一是论述了为什么要深入研究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重要性 ;二是从分析旅游教育的应用性特点入手 ,围绕旅游院校布局、旅游教育教学的各环节 (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师资、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等 ,论述了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最后强调了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构建旅游理论体系 ,促进旅游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学科和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旅游教育“双语”教学显得愈加迫切,本文以“语言输入说”和“交际能力理论”为理论依据,并根据旅游学科强实践性的学科性质,通过对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学科知识目标、思维目标的确定,提出了旅游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初始渗透、整合过渡、思维延伸”的“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设计,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信息时代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在选择适合旅游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改革考试方式几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力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旅游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脱节,是导致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就业率偏低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加强实践教学、养成教育和特色教育等三个方面提出旅游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情意教学作为一种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新型方法,在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旅游史教学运用情意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制定旅游史情意教学目标的方法,提出了在旅游史教学中运用情意教学的具体构想,总结了实施情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3M教学法是深圳旅游学院顺应旅游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而提出的本科旅游教学改革模式。本文通过对 3M教学法实施情况的调查 ,以学生评价为基础对 3M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就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3M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设性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Volunteer teaching tourism, as a particular type of volunteer tourism supported by China governmen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and acceleration fo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s of China where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limited. The moti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volunteer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teaching tourism. This study therefore aims to identify motivation of Chinese youth participating in volunteer teaching tourism i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tivation,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are further examined.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six motives advanced by Clary et al. (1998), two unique motives are further identified: love of children and desire to travel. Among these eight motives, thre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ost-trip satisfaction, and post-trip satisfaction further influences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 implications benefit both organizational and governmental bodies who seek to develop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volunteer teaching tourism.  相似文献   

18.
简介国外旅游人类学发展概况 ,总结中国旅游人类学教学、科研的历程和得失 ,指出开展中国旅游人类学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介绍广州大学关于旅游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并提出《中国旅游人类学》一书的内容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在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适应 2 1世纪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符合旅游教育的性质 ;推进素质教育 ;与国际化接轨等。  相似文献   

20.
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低下、职业道德缺乏、“供需错位”等问题。以体验式教学为理念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开拓出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人才的基本模式。基于情知教学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文章初步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实施原则、教学环境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