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夏季是高温、暴雨季节,高温、暴雨两者均可导致虾病发生并可导致全池对虾全军覆灭的可能。夏季高温常伴台风暴雨,当台风暴雨过后,对虾养殖水环境常出现突发性变化,养虾池塘的各种理化因子会发生很大变化,对对虾产生很大刺激,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体内系统失调,抗病力、  相似文献   

2.
夏季常有大雨来临,一方面过量雨水导致池水的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急剧降低,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水质的急剧变化,常常会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对虾免疫力严重下降;另一方面一些藻类大量死亡分解,会引起厌氧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轻者导致对虾大量发病;重者直接导致大量对虾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汛期由于连续大量降水,过量的雨水将导致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质急剧变化。一方面,引起对虾应激反应,造成对虾  相似文献   

4.
<正> 每年多雨季节,特别是暴雨过后,对虾容易发病,如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疫病蔓延而死亡。 (一)为什么暴雨容易引发虾病  相似文献   

5.
正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部,沿海海水池塘约有4.5万亩,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养殖对环境要求高,土池养殖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较大,茂名地区每年夏秋季节约有1~4个台风影响到对虾养殖。笔者在多年的水产养殖技术服务过程中,根据养殖户的有效经验,总结出南美白对虾土池养殖台风暴雨天的具体操作技术方法,供广大对虾养殖户参考。台风时天气突变、天压低,引起对虾严重的应激,台风带来的暴雨及强大风力  相似文献   

6.
<正>立夏以后气温升高、暴雨增多、塘内排泄物增加,养殖池塘常会出现水质恶化、泛塘引起对虾红体病、白斑病、红腿病等疾病高发,因此,要想让南美白对虾达到预期上市规格,管理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一、掌握对虾特性,合理分配饲喂立夏过后,南美白对虾进入旺长时期,饲料应投喂新鲜优质的南美白对虾全价饲料,在保证对虾吃饱吃好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正>7月底至8月初,广西沿海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持续下了约10天强降雨,然而暴雨后的虾塘,显得特别静寂,既看不到太多养殖户的辛勤劳作,也很少听到增氧机哗哗打水的声音。放眼望去,一片萧条惨淡的景象,经历了一场持久的暴雨后,广西地区对虾养殖就此嘎然而止了。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过程中对虾游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环境变化引起游塘在恶劣天气或气候急剧变化时,虾池水环境中理化因子骤变或毒害因子含量超标,会使对虾产生应激性游塘。防治方法:1.在天气发生变化时,注入新水,提高虾池水位。2.在天气急剧变化前,全塘泼洒"底居安"降解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增加水体通透性,为对虾创造较良好的环境,然后泼洒"解毒应激灵""活力VC"等抗应激制剂,增强对虾的抗应激能力。3.遇到藻相变动,可泼洒腐植酸钠或有机酸,第二天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如"菌乐多""汉宝EM冻干粉"等平衡藻相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南方各地频频有暴雨天气,全国各地也陆续进入了汛期,这种多雨的天气形式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养殖业也进入了生产的旺季,也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因此要提前预防,加强水质管理及养殖生产管理,避免突发病害的发生及带来的经济损失。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对虾白斑综合症、细菌性败血症、鳃出血、锦鲤疱疹病等到了高发季节,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症状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是当今世界三大对虾优良养殖品种,是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对虾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得到了广大虾农养殖户的认  相似文献   

11.
南美蓝对虾 养殖前景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南美蓝对虾(penaeus stylirostris)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是西半球第二大养殖虾,占西半球对虾养殖的1/3。南美蓝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滨对虾亚属。为广盐性,热带虾种。南美蓝对虾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原产地可全年养殖,属于开放式纳精囊类对虾,其生长速度快。蓝对虾的成虾略呈蓝色,虾肉鲜美,生长快,抗病害能力强,出肉率高。南美蓝对虾在美洲的养殖一直以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技术模式利用食物链关系,在虾池内套养一定数量的白鲳鱼用于生物防治对虾疾病,同时使用益生素、沸石粉等微生态制剂生态调控水质,通过生物生态综合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探索出了高度集约化的对虾养殖高产模式,解决了对虾养殖空间日益萎缩的难题,为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6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对虾大会"在广州花都召开。来自世界多个对虾养殖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200余人到会,探讨内容涉及对虾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共同关注全球对虾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现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中国对虾苗种孵化、培育技术的突破,全国各地沿海迅速掀起了养殖中国对虾的热潮,产量逐年增加,亩产量可达250-300公斤,效益连年增长,亩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中国对虾作为海水养殖的主导产业,也为我国赚回了大量外汇。1993年,中国对虾暴发病害、发病的虾池,在1—3  相似文献   

15.
<正>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太平洋白虾等,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海域,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水经济虾类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凡纳滨对虾逐渐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目前其养殖量占我国对虾养殖量的70%以上。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凡纳滨对  相似文献   

16.
<正>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海珍品养殖公司利用地下海水养殖对虾获得成功,1号对虾塘捕捞结果,亩产对虾达164公斤。从而,为今后大面积利用地下海水高密度健康养殖对虾,起了示范推广作用。自1993年以来,病毒性虾病蔓延,导致对虾养殖业出现几乎全军覆没的大灾难。为此,水产专家们纷纷提出,采用小面积、高水位、地下海水兑淡水,健康养殖对虾的新思路。今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在广大养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掀起了第二次对虾养殖浪潮,以日本对虾、斑节对虾为主要养殖品种的海水养殖得到迅猛发展,但综观各地情况,产量不一,效益相差悬殊,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养殖户技术不过关,特别是疾病防治不力,造成对虾养殖中的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效益。据本人在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的对虾养殖业发展势头自8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期,养虾面积由几百亩迅猛发展到6万多亩,产量、效益等均曾创全国五项指标第一。仅十年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对虾养殖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变,由于受近海港湾、河口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对虾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虾病长期难以根治,使我县对虾养殖业步入困境,多年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9.
<正> 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对虾养殖与病害防治经验交流研讨会”于2001年12月17—20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不仅有来自全国从事对虾养殖及疾病防治研究的学者,还有水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及从事对虾养殖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共计约300名代表。与会代表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姿态,充分交流了近几年来在对虾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研究中的成果,以及我国各地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和新技术,同时,对于我国对虾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开展了广泛  相似文献   

20.
<正> 泰国的养虾业,在淡水方面以养殖罗氏沼虾和斑节对虾(草虾)为主;在海水养虾方面,则主要养殖斑节对虾和墨吉对虾,其中以斑节对虾为主。近年来泰国虾农采取了生态养虾并取得效益。现将其生态养虾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