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竟逐场中的中资 中国内地在香港的企业资本简称“中资”,中资是目前在香港仅次于华资(香港当地华人资本)、英资的第三大资本力量。据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统计,截至1996年,经国家批准的香港中资企业已达1818家。据估算,到1995年,香港中资企业总资产已达1.3万亿港元(其中仅中银集团一家即达9000亿港元),在港累计直接投资逾250亿美元。目前,香港中资企业主要集中于金融、贸易、运输仓储、地产及建筑等领域: 金融业。经过80年代的发展,中银集团已成为香港仅次于汇丰的第二大银行集团。1993年中资已占香港银行资产总额  相似文献   

2.
香港简讯     
中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表示,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2位。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也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经营。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3.
中资企业在港居第二位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日前披露,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二位。而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有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亦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和向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现在,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4.
杨益 《中国经贸》2012,(19):25-27
转眼问香港回归已15周年。虽然内地企业进入香港远早于此,但真正取得突飞猛进发展,收效最显著的却是在这15年。1997年,内地在香港投资的企业中,总资产过千亿港元的只有中银香港一家。15年后的今天,已经有16家中资企业总资产规模迈过千亿大关。也就是在这短短的15年问,内地已由受资者变成了投资者,资本流动由回归前的香港向内地单向流动为主,转向回归后的双向流动。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1998年内地企业在香港投资存量为2137亿港元,不到香港企业在内地投资存量的40%;2010年内地企业在香港投资存量达31273亿港元,为1998年的14.6倍,还略高于香港企业在内地投资存量。内地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香港的平台作用;香港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内地企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08,(1):52-53
1938年,”联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更名为”华润公司”,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集团),总部设在香港。目前,华润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华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700亿港元,营业额达940亿港元。  相似文献   

6.
中资企业在香港不断扩张壮大据外刊报道,近年来中资企业的业务范围遍及香港各个主要经济领域。目前在香港共有1723家中资企业,其中61家为上市公司,市值达934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4.3%。有关统计指出,中资企业参与的行业甚广,遍及贸易、金融、保险、运...  相似文献   

7.
阿丁 《沪港经济》2001,(3):38-41
具有90多年历史的香港南华体育会,目前每年收入达1亿港元,盈利3000万港元。强烈的市场意识和正确的经营定位是南华体育会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场     
香港: 1994年中资企业在香港总资产达425亿美元 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乌兰木伦指出,中资企业在香港总资产 1994年底已达425亿美元。中资贸易额占香港贸易总额22%、中资银行存款额占23%、中资保险收入占21%、中资货运量占25%、中资建筑工程量占12%。  相似文献   

9.
酒店业是促进香港旅游业 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 香港旅游业与贸易、金融、房地产、制造业并列为香港五大经济支柱,更是主要的赚取外汇的行业之一;1992年起,香港旅游业已由第三上升至第二大出口创汇行业,仅次于纺织暨成衣制造业。1983年香港旅游业收益为108.6亿港元,1993年已增长到532亿港元(均不包括内地游客消费),占香港生产总值的6.6%。在增长迅速的旅游收益中,酒店住  相似文献   

10.
香港的中资企业已达1600多家,总投资累计逾200亿美元;中国资本在香港已超过美、日等国际资本,成为仅次于英资的第二大外来资本。有人士预期,随着部分英资财团地位趋降,中资企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其原因有三。一是香港进入后过渡期后,部分英资财团加紧部署集团国际化策略,包括迁册、撤销第一上市地位、加强海外投资等,同时“中国因素”对港经济影响力日益增长,为中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1.
香港外汇基金资产总额已累积达5345亿港元,若加上接近2000亿港元的财政储备及1600多亿港元的土地基金,估计未来特区政府的总资产接近9000亿港元。金管局最近公布了外汇基金的全年账目,至1996年底,外汇基金的资产总额达5345亿港元,是纸币发行量的6.5倍,比1995年上升16%;累计盈余则由1995年底的1601亿港元,上升至1996年底的1728亿港元,上升7.9%。香港外汇基金所持有的外币资产,即外汇储备,截至1997年2月底是638亿美元,以全球计算,这样强劲的外汇储备位列第七;人均资产是9936美元,全球位列第二。目前,虽然尚未能预计1997年外汇基金的数额,但可以  相似文献   

12.
今年香港电脑产品出口前景仍佳电子业是香港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1995年出口电子产品总值达3800亿港元。电脑和电脑组件制造虽为新兴产业,但近年发展相当迅速,据统计,1995年港产电脑出口值达134.5亿港元,较1994年增长32%,在整个电子业出口中...  相似文献   

13.
<正> 80年代两地经济联系的分析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已进入一个全面合作的新阶段。其主要表现是: 1、两地贸易额剧增,內地成为香港最大的商品供应地降孛骋锥?978年为108亿港元,到1988年上升为2885亿港元,增长25.6倍,占香港贸易总额的比例,从1978年的9.2%,到1988年上升为20.9%。1989年上半年,两地的贸易额仍为1928亿港元,比1988年同期增长30%。从1982年开始,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的商品供应地。2、內地为香港产品出口的第二个大市场?鄄烦隹诘侥诘?1978年仅为0.81亿港元,1986年为180.2亿港元,1987年为278.7亿港元,1988年为380.4亿港元,1988年比1978年增长468倍,年平均递增率为85%,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出口市场,占港产品出口总值的百分比,从1978年的0.2%,上升到1988年为20%,其中原材料和零配件占70%。  相似文献   

14.
吴江 《亚太经济》1999,(4):33-35
改革开放以来,在港中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们立足香港,依托内地,逐步迈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对促进内地的经济建设,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中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股票,即所谓“红筹股”,曾经是倍受青睐的投资对象1996、1997年在香港形成了一股红筹热潮。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在港中资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急剧恶化,尤其是广信事件后,不少中资企业出现债务危机,粤海、华闽被迫进行债务重组,中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严重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从红筹热潮到红筹危机,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港中资企业如何通过改…  相似文献   

15.
11月13日,港英当局首次发表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1993)的数据(见附表),这为分析整体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资料显示,1993香港居民从境外赚取的总收入达3,183.97亿港元,而非香港居民从香港赚取的总收入则为3,084.58亿港元,即香港实有99.39亿港元的净收益,相当于当年本地生产总值(GDP)8,998.69亿港元(以当时价格计算)的1.l%。以此计算,1993年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共9,098.08亿港元,折合1,166.42亿美元。以1993年香港人口共591.9万人计算,人均为19,706美元。  相似文献   

16.
香港投资150亿港元于内地长线项目本刊讯香港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光正透露,目前九龙仓集团已经和即将投资大陆长线项目的金额达150亿港元。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多元综合企业之一。自1986年以来,该集团在基建、通讯、航运等方面的业务都有突破性发展,它目前的资产...  相似文献   

17.
信息广场     
香港: 港府新年度公共开支2276.7亿港元 据港府公布的1996~1997年开支预算显示,新财政年度的政府总开支,包括各项基金拨款,将达1837.4亿港元,其中1379.25亿港元将用于支付现有及新开设服务的经常开支,而458亿港元将用于基本工程计划。至于新年度的公共总开支(包括营运基金、政府奖券基金、香港房屋委员会、市政局、区域市政局)达2276.70亿港元,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8%。  相似文献   

18.
港商投资内地新发展凯仔最近一年半中,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往来可谓是一帆风顺。无论双边贸易还是港商在内地的投资规模、广度都有新的突破。转口贸易一向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去年,香港转口贸易总额为8,230亿港元,其中大陆转口为7,270亿港元,占香港...  相似文献   

19.
张忆 《亚太经济》1989,(3):42-45
中资企业在港发展及其贡献 对于近年来中资企业在香港的迅速发展,引起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注目。对于中资企业在对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议不一。最近随着内地整顿经济秩序工作的开展,相应对在港中资企业着手进行整顿,中资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去向更成为香港人士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经济交汇的自由港,世界各国资金均有流进流出之自由,中资进入香港既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那么,香港保险业所处的现状七。何?“九七”之后,香港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呢?本大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分析一一、香港保险业的现状1、香港保险业发后迅速,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ito4年香港保险业增长20%,一般保险及长期保险的总收入共达392亿港元,约占香港本地生产总伍的3.8%.一般保险的毛保费收入维持16%的稳健增长,达ig7亿港元.直接业务及分入再保险业务分别达148亿港元及毛9亿港元。除了汽车保险业务外,所有主要业务类别的毛保江收入皆有增长,其申以一般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