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琳  邱立军 《商》2014,(11):161-161
金融制度的改革使我国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吉林省为例,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都影响着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但随着经济改革和政府部门对中小金融机构重视程度的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防御能力逐渐增强,金融机构的发展逐渐趋于科技化,电子银行业务的增加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对吉林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谭文培 《现代商业》2012,(36):29-31
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共组建了615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农村金融的发展。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由于受到各种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影响,其金融脆弱性严重。解决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必须依靠创新发展,即在金融制度与政策、金融服务产品、融资渠道、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经营管理与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控制和内控制度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达  温涛 《财贸研究》2024,(2):42-54
基于对中国微型金融的历史回溯与概念重构,构建服务覆盖广度(地理渗透性)、金融服务深度、运营可持续性多维观测指标,科学研判2008—2018年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与动态趋势,进而探究微型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特征与现实障碍。研究发现:其间,微型金融机构的普惠性功能完善情况较好,不同区域金融包容性明显提升,但其自身运营可持续性延续下行趋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的稳定性整体优于小额贷款公司。当前,亟需完善微型金融相关政策支持与法律法规体系,因地制宜推动金融业务多元化发展,强化风险预警与处置手段,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制,夯实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卢丽  梁文宾 《商业时代》2012,(19):56-57
微型金融机构自诞生以来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本文讨论了微型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前提假设,以及微型金融机构在金融制度、金融工具和客户组织制度方面的创新,并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发展微型金融机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璐 《商》2014,(12):137-137
目前,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引起了银监会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银监会于2006年年末发布了相关文件。文件发布之后,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在银监会“低门槛、严监管”的引导下开始逐步设立。然而,任何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风险,尤其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快,更是积聚了很多风险隐患。这些隐患在日后的发展中必然会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可能会造成我国农村金融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微型金融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和金融服务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然而,微型金融的实践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在“扶贫”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维持平衡。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含义出发,建立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利用2000-2012年14个国家的财务和社会绩效数据,计算各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结果显示,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由此,从利率市场化、资金来源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多样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越 《商业文化》2021,(3):30-31
我国的金融事业随着金融模式的持续优化创新也渐渐地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金融工程的各个环节受到高度重视,政府部门持续地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控。但依旧有部分金融机构未深入全面地了解到金融工程发挥的价值。因此在施工期间未有效地关联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以至于在金融工程实际建设中不具备较好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金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曹虹 《商》2014,(29):160-16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支农服务主力军,对于发展普惠金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面临着盈利空间挤压、服务对象偏离、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为此,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应共同努力,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其前进,支撑普惠金融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农村供应链金融是农村金融的结构化创新,通过供应链体系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省内各个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规模较大增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初具成效。然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业产业链成熟度不足、数字鸿沟现象和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提出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农村供应链金融科技化水平以及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改善贵州省农村供应链环境,促进农村资源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10.
甄妮  郭晓毅 《现代商业》2012,(21):49-50
在金融体制改革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成为弥补农村金融真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河南省56家金融机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当前河南省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存在性质定位不明确,融资成本高且风险控制能力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以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为相关机构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丽琼 《商业会计》2012,(17):82-83
影响小微型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三大类。研究发现:政府在政策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小微型企业被边缘化;当前金融机构不完善,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制度安排偏向大型、中型企业,而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发育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各类市场中介机构针对小微型企业的中介服务做得不够,没有为小微型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日前召开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主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金融支持政策(一)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  相似文献   

13.
高喆 《商场现代化》2015,(6):220-221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内容主要是完善财务信息,将完整、准确、综合的核算提供给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者,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是金融管理机构作出合理有效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从近年屡次发生的金融危机中看出,加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发展、保障金融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体现出强化核心业务,发展外包业务的明显特征。分析国内外金融机构BPO模式现状,实施BPO面临的主要风险为宏观风险、行业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其中金融机构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也是金融BPO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包括:战略风险、决策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退包风险、信用风险、履约风险、人力风险、财务风险、合同风险。运用风险规避、风险度量、内部控制、外部监管等方法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农村微型金融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的情况,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与我国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在总结黑龙江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黑龙江省农村微型金融发展存在主要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新生力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资金融通提供了新的渠道,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本文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研究目标,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的举措,这对于缓解"三农"问题,拓宽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微型金融机构在我国的运营绩效和现状,引出了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论述了如何建立我国个性化的微型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因素和基本方向,很好地针对实际状况进行改进和提升,将对相关机构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当中金融方向的创新以及基本路径,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力求更好地推动此项事业的发展和前进,为金融机构的长久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绍云 《中国市场》2007,(31):60-61
房地产金融风险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房地产业提供资金的筹集、融通、清算等金融服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即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中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风险防范措施还很不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和分析美国等国家转移和分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措施,为中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防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因素和基本方向,很好地针对实际状况进行改进和提升,将对相关机构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地分析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当中金融方向的创新以及基本路径,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力求更好地推动此项事业的发展和前进,为金融机构的长久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