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融危机之后,一般公众金融水平不高得到各国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较差,从某种程度上纵容了疯狂扩张的金融机构。由此,金融教育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各国央行开展金融教育的特点和做法,为我国央行开展金融教育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汪洋  林福和 《金融纵横》2009,(12):14-1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均加强了对外信息披露和政策沟通力度。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提振公众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有关中央银行对外沟通的理论分析出发,借鉴欧央行的成熟经验和面向不同对象的沟通策略,探讨在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加强对外沟通和提高透明度以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性沟通对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日益增强了对金融稳定性的关注,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化。通过对各国央行近年来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实践加以总结和评估,并针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稳定性沟通的现状,对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的稳定性沟通的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始自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各国以至全世界的经济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防范金融风险,各国银行间的重组和兼并风起云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的金融合作屡见不鲜,各国政府间及央行的金融调控与协商也日显重要。在这样一个金融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5.
谢旭人部长3月14日在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指出,中国呼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反对保护主义。他表示,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各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利用这次会议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向外界传递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经济、金融挑战的积极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出发,介绍了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现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表现形式、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体系及主要职责、人民银行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有益探索等内容,概述了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的经验,指出了目前基层央行在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基层央行履职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维护资产负债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考量各国央行履职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兼具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三项重要职能,其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项职能的有效发挥。作为人民银行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基础,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于晶  张全意  冯小哲 《保险研究》2011,(12):I0002-I0005
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者保护成为发达国家金融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消费者保护的基础组成部分,金融消费者教育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英国每年用于金融教育的支出逐步攀升至20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近2亿元),并于2010年4月份成立“消费者金融教育局”,独立、系统、全面地组织开展英国消费者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央银行在危机救助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各国并无统一定论.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美英央行在金融危机中对受困金融机构采取的救助手段及其履职效果,论证了央行在危机救助中发挥投资功能对平衡金融稳定职责和价格稳定职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中央银行最终贷款人职能的必然延伸,可以有效填补央行与财政部门在金融稳定职责方面的模糊地带.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央行的利率政策和资产负债表政策存在过度干预的现象,并伴生了金融操控风险、汇率操控风险和财政操控风险,如果适应性货币政策退出不及时,将可能导致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1.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央行行长齐聚东京,共同探讨大量国际资本流入给地区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带来的巨大冲击.虽然,目前"热钱"大量流入亚洲各国,但与会的央行行长们普遍认为,重现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2.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公众金融教育活动。开展“送金融知识进社区、下乡”活动,将各类金融知识读本和资料送到居民社区、广大农村地区,送到广大群众手中,同时在学校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二是设立专门的公众金融教育网站。利用网络这一开放平台,结合各类案例.将基础金融知识、风险提示、各类理财知识和银行业信息面向公众进行全方位介绍。  相似文献   

13.
自个人征信系统上线以来,基层央行一直为公众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免费查询。大大便利了个人金融活动,获得了广泛认可。本文从系统操作、信用报告查询和使用、业务管理等方面.阐述基层央行个人征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金融系统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危机面前,各国央行都不遗余力地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努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增长。在应对此次危机的过程中,灵活有效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成了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通过扩张和收缩本国的央行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15.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09,(11):75-75
苏宁:加强央行对话促进金融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出席中国一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时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已经达成的合作共识,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国中央银行的务实对话和政策协调.大力推动区域金融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推进区域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二是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三是逐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区域的金融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6.
毛菁  王玉 《投资研究》2011,(10):20-29
从1970年的商业票据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因金融创新的复杂性诱发投资者逃离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事件,而危机的最终化解多借助于央行的危机救助。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改变逃离市场的策略或者至少避免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17.
魏薇 《中国金融家》2008,(12):13-14
毋庸置疑,金融危机至此,已经演变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乃至衰退。11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继日本承认其经济经过连续两个季度下滑陷入衰退后,欧元区已进入其诞生以来的首个衰退期,而美国多项经济指标的恶化程度创下30年之最,也正在衰退的悬崖边缘。 从北美到欧洲,再到亚太地区,从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枯竭,到失业率剧增、出口下滑,实体经济难以为继,全球经济正在迈入“寒冬”。3个月来,各国央行纷纷针对各自国情制定救市计划,各国央行行长因此处于调控的风口浪尖,本期《中国金融家》特别策划应对金融危机的专题,将部分有代表性国家的央行行长请上杂志封面,透过他们在非常时期所推行的非常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了解对抗金融危机的最新动态,展示金融家的管理智慧与艺术。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已经一年有余,但国内外仍然在应对危机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冲击.反思这次危机对金融宏观政策和调控体系的影响.除了在宏观政策面加以应对外.还需要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国际金融战略利益的高度,思考基层央行职能作用的侧重和调整,更好地服务于金融调控、改革、稳定的意图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各国央行开始意识到以维持物价和产量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忽视了信贷和资产价格对价格稳定的影响,但大多数央行决策者和金融界人士主张传统的货币政策框架应维持不变。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上,他们仍旧坚持危机前就已广泛流行的观点,即认为只有当金融稳定风险影响到对通货膨胀和产量缺口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才有必要做出适当的反应。近几年来,西方一些金融理论界人士开始主张将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在货币政策目标之内,甚至少数国家央行已通过采取"逆风干预策略"将其付诸政策实践。国际清算银行最近明确提出,各国央行有必要在维持价格稳定目标的同时,考虑如何系统地将金融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本文围绕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关系,重点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将金融稳定纳入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中;第二,如何定义和衡量金融稳定风险的指标;第三,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应对金融稳定风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冷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提升中国金融业信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国际金融动荡日渐加剧,随着美国著名投资银行的破产、被兼并和欧洲许多银行相继出现危机,金融动荡逐渐演化成金融海啸。措施前所未有,效果显现尚需时日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和央行纷纷联手行动,出台拯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