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锡成 《中国电业》2011,(12):50-52
“十一五”是四川电网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发展成就最大的五年。四川省电力公司累计完成电网投资713亿元,是“十五”期间165亿元投资的4.3倍。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3575万千伏安,线路6233千米;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2655万千伏安,线路647l千米;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2008万千伏安,线路10800千米。  相似文献   

2.
广西梧州供电局今年1-8月售电量同比增长19.16%,这是继去年同比增长29.19%以来,售电量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梧州电网建设的成果已经显现。在“十五”期间梧州网区建设总投资6.13亿元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广西电网公司在梧州网区建设计划总投资将达10亿元,规划新建、扩建变电所25座,新建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400公里,进一步完善梧州、贺州电网的构架。  相似文献   

3.
黄河 《中国电业》2007,(10):5-5
9月27日,2006年投产各类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数据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通报》显示,2006年火电工程项目概算单位造价为每千瓦4251元,比“十五”期间的每千瓦4146元上涨了105元,决算单位造价为每千瓦3815元,比“十五”期间的每千瓦3724元上涨了91元;水电工程项目概算单位造价为每千瓦5660元,与“十五”期间相比每千瓦下降2332元。  相似文献   

4.
“十五”电网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是我国电网大发展时期,城农网改造项目的顺利投产,电网立项由发电工程配套转变为单独立项等措施的实施,都为电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十五”全国电网发展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索西南水电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电从解放初期装机16.3万千瓦.发展到2010年底超过2亿千瓦。回顾发展历史,在不同时期我国水电事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随着水电坝工技术的进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先后突破了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和市场制约。“十五”、“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水电密集投产的两个五年,在这期间水电开发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局面,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4047.8亿元,比2000年增长5.4倍.增幅高出全国社会投资(171.6%)的37倍(见图1);年均递增44.9%,增幅高出全国社会(22.2%)的22.8个百分点.占全国全社会的比重由2000年的1.9%提高到2005年的4.6%。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的成绩显著。一是电力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06年底发电装机达到6.2亿千瓦,发电量达到2.82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年均增长10.1%,发电量年均增长12.8%,基本上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电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2005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25.2万公里,变电设备容量达到8.7亿千伏安;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27日,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主办,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协办的2006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情况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电监会总监主持,电监会首席工程师致辞,电监会输电监管部主任在会上发布了2006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情况。这是继发布“十五”期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后.电监会再次面向社会公布电力工程造价情况。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应邀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并参与了其中水电工程和风电工程项目造价分析、测算和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9.
《轴承工业》2006,(2):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十五”规划明确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呈现出比较粗放的特征,而为此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也是不菲的,社会对这种增长方式所带来的损害而承受的压力也已到了极限。中国轴承行业在“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有此特征。一方面.“十五”期间中国轴承行业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9日,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办,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协办的“十五”期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监管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电监会副主席史玉波、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发布会并在会上讲话。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及其他相关电力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国家电监会在会上发布了“十五”期间投产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监管信息。这是我国首次面向社会公布电力工程造价监管信息。  相似文献   

11.
“十五”回顾 中国磷肥工业“十五”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磷肥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结构大为改善,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乙烯生产能力从1983年只有62万吨,到2005年达到787.5万吨.20多年增长了11倍多.乙烯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装置规模也趋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十五”期间,中国石化的乙烯产能以年均15.6%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了554.5万吨/年,比“十五”初期翻了一番.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乙烯4%的平均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已有20多种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五大合成树脂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合成纤维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周颖 《中国电业》2010,(10):126-127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电力公司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加强电网建设与改造,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比2006年分别增长1.6倍和2.2倍。初步形成了500千伏和220千伏网架基本覆盖全省。按电压等级合理分层、负荷相对分区的坚强输配网架结构;农村电网也实现了由“户户通电”到农网改造与升级工程再到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三级跳”。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预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8.8%。  相似文献   

15.
《轴承工业》2006,(1):1-1
告别2005年,我们送走了“十五”满载辉煌的五年,又迎来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此时.我们有必要对“十五”中国轴承行业的状况做一简要盘点.对“十一五”做一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胜利完成“十五”时期的各项任务,开始步入“十一五”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于2006年1月19日召开2006年工作会议,总结集团公司2005年和“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统一思想,明确“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部署2006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气工业现状与“十一五”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50余年奋斗和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迈入了石化大国的行列。“十五”期间.我国油气生产保持着良性循环.“十一五”将进入稳定增长期.原油年产量将达1.85亿~1.95亿吨,但此时原油缺口仍将高达1.5亿~1.6亿吨.资源紧缺的问题仍然存在。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的五年里。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态势,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在这个大的利好环境下。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过5年的奋斗,全面完成了“十五”各项指标,“十五”末年与2000年相比,资产增长48.9%,年均增长8.3%;销售收入增长151.6%。年均增长20.3%;利润增长187.2%,年均增长23.5%。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纺织》2006,(3):42-42
“‘十五’期间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最快.步子最大的五年,是中国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步伐最大的五年.是中国纺织行业质量效益提升最快的五年.是纺织行业市场活力发挥最充分的五年,是中国纺织行业融入全球化备受国际关注的五年.在“十五”期间.纺织发展业绩进一步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完成中国工业化的最后15年,仍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化仍将保持3倍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产业规模在保持世界信息产业大国地位的同时,整体技术水平将显提高,我国与中等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将缩短为5至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