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摩托车行业在2002年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是“入世”后关税逐年下调,国产摩托将遭受“洋车”巨大冲击。二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负面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使我国摩托车等机电产品的出口受到抑制,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压力。三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继续放慢,国企亏损较为严重,职工实际收入减少,下岗职工增多,社会购买力削弱。四是行业调控乏力,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部分企业必然在“让利不让市场”的口号下,不顾血本抢夺市场。加上保险、住房、教育分流部分社会消费资金,大中…  相似文献   

2.
广东惠州麦科特玛琪摩托车有限公司是麦科特集团摩托车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自1992年创办以来,为企业文化的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 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管理以人为本,质量以严为纲;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企业文化理念的集思广益和广泛深入研讨,该公司提出了“麦科特摩托,以你为本”这一企业文化口号。 对外来讲,“以你为本”的“你”是顾客。想顾客所想,是“以你为本”的思想精髓。从产品开发、质量把关、直到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服务观念,无不处处从用户角度着想。努力开发贴近市场的产品;生产中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行业尽管经历了增长幅度放缓,价格大战不断,严重供大于求等一系列的冲击。但从国民经济总体及国内摩托车业的发展来看,我国摩托车业面临的机遇要大于挑战,风雨过后定见彩虹。摩托车市场增幅逐年下降的四大原因:第一,城镇摩托车市场的大幅萎缩。近年来,一浪接一浪的大中城市“禁摩”潮使得城镇摩托车市场大幅度萎缩,成为摩托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抑制力量。第二,我国存在经济二元结构,消费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难以大量、持续接受市场增长的第二个浪潮。由于农民收入增加慢,导致这个“巨大摩托车潜力市场”难以迅速转…  相似文献   

4.
GartnerGroup公司认为,知识管理和协作将重新成为2002年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商业和政府部门信息爆炸的危险程度,意味着知识资产、协作和知识管理正在成为2002年投资的前沿。预计:*移动和无线等“聪明的”技术激增,包括虚拟小组协作、媒体内容管理、声音门户、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网上会议市场倍增,2002年末将超过5亿美元;*2002年中,将有6个以上的供应商提供成套的“聪明企业”,包括内容和文件管理、知识管理和协作产品,许多还包括电子学习;*2002年专门技术定位和管理应用将是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5.
2002年第7期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我国摩托车行业产销量双破1200万辆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自1997年以来的第四个“千万”年,大大鼓舞了业界士气。但也相伴着隐忧与不安。下面对过去一年试作简要剖析,对新年度进行预测展望。2001年摩托车市场解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1年度全国摩托车生产企业产、销、存情况报表,通过归类整理和比较分析,对全年度摩托车市场战况浅析如下:1.产销增长,库存下降。2001年《目录》内150余家企业中125家累计生产摩托车1236.7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1…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摩配》2006,(9):54-54
中国摩托产业正遭遇寒冬中国摩托车产业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虽然连续12年成为全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数量连续5年名列世界第一,但摩托车产业也像电视、冰箱、手机等制造业一样,发展是一波三折,各领风骚三五年。在经历了整个产业的热销之后,引发出全行业的诸多流行病症:一是“克隆病”,业界普遍“你抄我仿,无人原创”;二是“品牌病”,广告如同“兔子尾巴,猴子屁股”;三是“渠道病”,厂商之间“朝秦暮楚,貌合神离”;四是“拼装病”,整车好像“银枪蜡弹头,中看不中用”;五是“价格病”,市场恶战“降无再降,只好投降”。最后拼生产…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越南最大的摩托车企业——力帆,现在其摩托车业务已经被严重压缩。在农村市场上力帆摩托受到越南本土摩托车的激烈竞争,力帆在越南也更多地沦为给越南摩托车厂家配套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7,(7):61-62
“突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近两年的摩托车市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大排量”旋风.尽管各大家在几年前都已开始运做大排量的研发,但对何时启动大排量摩托市场。摩帮仍存在分歧,直到今天.这种趋势终于日渐明朗起来。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嘉陵集团在中国摩托车行业掀起了一股以“让利不让市场”为特征的价格大战,全国摩托车生产厂家参与者甚众。从今年下半年起,各厂家理智了许多,不再随风起浪,都能较客观地分析其利弊。局势表明,价格大战已到了不得不平息的时候。一、“价格大战”扰乱了市场。产品价格的下调,如果是由技术的提高、成本的降低而起,那么对企业来说是正常的竞争手段;但是,如果不顾成本与效益,而盲目降价以价格相拼,就会使竞争违背市场法则。此次价格大战的特点恰恰是后者。在此次价格大战中,由于各厂家的相互拼杀,再加上一些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摩托车工业包括国有、集体、中外合资、民营等形式的整车企业,资产总额为600亿元,每年的工业增加值在100亿元左右。“八五”以来,累计上缴税金250余亿元;“七五”以来,累计出口摩托车500余万辆,创汇20余亿美元,摩托车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摩托车产量自1993年以来,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产销量已高达1200万辆以上,2002年接近1300万辆,占世界总量50%。目前,我国摩托车人均占有率已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至此,我国不仅成为摩托车生产大国,同时也成为摩托车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摩配》2007,(8):49-52
“现在摩托车市场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很多做了十几年的经销商经常发出这样的慨叹。很多人抱有这样的心态:单纯做产品推广。市场消费力越来越弱;做品牌宣传。投入风险太大。而且费用太高。用自己辛苦赚下来的钱再冒风险,很多人不愿意.再说未来的市场谁也看不到。及使品牌做起来了,将来如果与企业的合作不满意分手后。自己现在的投入也有打水漂的危险,与其冒险,还不如在现在的“温水”中将就度日.即使将来市场真的不行了。死的又不是自己一个。车到山头必有路。到时候再说。  相似文献   

12.
摩托市场天宽地阔 犹如天空的辽阔一样,摩托车的市场空间是很大的。 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达到335.15万辆.第一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1997年首次突破 1000万辆,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40%。 1997年全世界摩托车千人保有量约为25辆.同期中国千人保有量为29.2辆, 1998年上升到37.5辆。而我国台湾省几乎每两人就有一辆摩托车.日本、意大利.泰国每6人有一辆摩托车。据此预测.今后我国摩托车工业应该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一位从事摩托车营销的人士从国外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今后摩托车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重视企业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提供的2002年消费品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消费市场的总体趋势是购卖力向名优品牌倾斜,强势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在家电、食品、服装类产品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工业品销售特征也已出现向名优品牌凸显的趋势。在未来的市场中,企业在同样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顾客需求的情况下,谁拥有了名优品牌,谁就拥有了市场。因此,品牌的建设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品牌的价值品牌作为一个产品和一种服务的名称…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摩托车市场上,企业和商家最为头疼的恐怕就是涨价。下游是不断攀升的生产、运输成本,上游是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寸步难行,中国摩托车产业进入一个两难的阶段。这次的价格调整还不是噩梦的全部,随着2008年7月1日欧Ⅲ大限之日的临近,技术要求和相应配置的增设,这意味着摩托车产业还要经受新一轮的涨价“关”。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摩托车行业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内到国外,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挫折、彷徨与磨难,承受了国内外市场残酷竞争的挤压和打击,但这一年,也是快马扬鞭、产量同期再创新高的一年。一、宏观政策趋好贯彻落实乏力1.清理整顿由喜到忧。多年来,摩托车行业由于管理主体不到位,尽管国家多次发出整顿摩托车市场秩序的《通告》,但仍无济于事。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加混乱不堪,令业界人士大伤脑筋、大失所望。入世为我国摩托车业敲响警钟,规范管理时不我待,已引起国家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2…  相似文献   

16.
4200公里赛程实战“测试”。64辆摩托无一机械故障岁末年初,64辆“春兰豹”125双缸四冲程摩托车经历了4200公里的实战性“测试”。来自全国的64名基层公安干警骑着春兰摩托车,完成了系统内规模最大,赛程最远的公路训练拉力赛。赛程从北京到深圳,包括翻越绵延几百公里的闽北山区,64辆“春兰豹”连续高速疾驰,没有发生一例机械故障。其出色表现为沉闷的摩托车业注入了活力,也引出了对发展中国摩托车工业的思考。我国摩托车市场已经两年低潮,1996年产量800万台而库存积压200万台。作为摩托车生产的世界大国向摩托车生产强国推进在迟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摩配》2007,(9):81-82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近两年的摩托车市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大排量”旋风.尽管各大厂家在几年前都已开始运作大排量的研发.但对何时启动大排量摩托市场.摩帮仍存在分歧.直到今天.这种趋势终于日渐明朗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摩配》2007,(5):68-69
一大顽症:同室操戈自相残杀实际上,中国的摩托车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1年,中国摩托车总产量达到了1200多万辆,产量是老大,但质量却并不是第一,和世界著名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相比,可谓大而不强,市场的无序竞争使得国内的摩托车企业逐渐丧失了国内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摩托车市场已由前几年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加之受供大于求的市场需求和城市上牌限制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摩托车市场已发生了诸多变化,竞争更呈激烈化、白热化趋势。在此种形势下,各摩托车成车和发动机生产厂家对摩配企业,在摩托零配件供应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诸如在需求计划、产品品种、降价幅度、供货时间以及在新品送样上,出现了变化速度快的特征。各摩配企业如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就无法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甚至惨遭淘汰。这就向广大摩配企业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严峻问题:摩…  相似文献   

20.
一、欧盟挥起偶氮染料的大棒德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的日用法令规定,凡输德皮革、纺织品必须进行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简称AZO检测),这里的“禁用偶氮染料”并不是“禁止使用所有的偶氮染料”,而是“禁止使用有害的偶氮染料”。2002年9月11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了2002第61号指令,禁止使用四氨基联苯、联苯基胺、对二氨基联苯、四氯甲苯胺等22种偶氮染料,规定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欧盟自行生产或从第三国进口的有关产品中所含有的上述22种偶氮染料不得超过30PPM的限量。这一指令从2003年9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