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理  赵崎 《商场现代化》2007,(26):18-19
曾理赵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摘要]自2005年以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欧盟利用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技术壁垒等手段,对来自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口设限。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和纺织品出口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的同时,需要找到应对欧盟市场的最佳出口策略。  相似文献   

2.
理性看待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华  黄舜 《财贸经济》2005,(3):71-75,91,F003
2005年1月1日开始了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后配额时代,这将会极大改变全球纺织品服装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和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竞争对手的日益强大以及主要进口国非配额贸易限制措施的不断出台等,将使未来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中国应从政府、产业和企业3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自身竞争力,治理出口秩序,实现向后配额时代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将于2005年后终止生效,届时,全球纺织品贸易将取消配额管理,这对于中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大国来讲,是机遇还是挑战?答案不容乐观。原因在于特殊保障措施是制约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重要瓶颈。本文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所面对的特殊保障措施的主要特点予以分析。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一、特殊保障措施的实施标准降低;二、“贸易转移”条款使特殊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进一步降低;三、报复权利被削弱。通过对特殊保障措施的分析,以期打消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担心,同时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2005年后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热线     
《中国海关》2005,(9):44-45
2005年是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的第一年,这给长期处于配额限制下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利好的形势。但这也使得美欧以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激增为借口,搞贸易保护主义,相继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特限”措施。为确保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平稳过渡,以及在配额取消后继续保持中国纺织出口行业的整体效益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在与国外进行协商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签订后,保证了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环境的稳定,有利于中国扩大对欧盟的出口。但另一方面,由于纺织业对欧盟而言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产业,牵涉到其内外方方面面的利益,并且其可以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手段很多,因此备忘录签订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将依然会受到诸多限制,在出口得以增长的同时,道路将依然坎坷。  相似文献   

6.
纺织品配额制度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不公平待遇,几十年来,这一制度严重扭曲了纺织品的正常贸易,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极大的伤害。2005年配额的取消,使纺织品贸易回归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纺织品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6月11日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备忘录》终止了欧盟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等10类纺织品的调查,并决定到2008年,欧盟将对中国“全面开放”纺织品市场。本来以为在2005年就能进入“后配额时代”的长三角纺织行业,却又迎来一个“前全面开放期”,纺织品出口面临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争端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万莉 《价格月刊》2006,(2):31-32
一、中国与美、欧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及进展2005年1月1日,根据WTO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国际纺织品贸易正式取消配额制度。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与出口国,在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份额。然而,就在配额取消仅3个月之后,世界两大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就以自2005年1月1日以来中国纺织品对美、欧出口激增为由,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进行调查,从而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实施配额限制,以保护美、欧纺织服装业制造商的利益。2005年4月美、欧分别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特保调查程序。4月4日,美国商务部宣布自行启动对中国3类纺织品的“特保”程序,宣布向中国7种纺织品设限。更有甚者,美国在没有和中国举行任何磋商的情况下,于5月23日和27日单方面先后对中国7种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欧盟委员会则发布了《对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规定了欧盟对来自中国纺织品进行设限的条件和程序,先后对10余种中国纺织品启动了设限调查。5月2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就T恤衫和亚麻纱两类纺织品的进口向中方提出正式磋商请求,要求对这两种纺织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根据WTO相关规则,中国与欧盟的磋商期为15天,也就是在6月11日,若中欧双方无法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欧盟将决定是否对中国T恤衫和亚麻纱实施“特保”措施。2005年5月24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与到访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就纺织品问题举行了第一次谈判,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片案,2005年6月10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为首的欧盟贸易代表团与商务部  相似文献   

9.
李琦 《商》2014,(11):93-94
一、引言 自2005年1月1日起,主导全球纺织品贸易长达30年之久的配额制度被废除,每年允许出口至美国、加拿大、欧盟、挪威和土耳其的纺织品服装的类别和数量不受限制。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的前景更为复杂:从国内来看,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品牌效应,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现状难以改观;从国际来看,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特别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区域贸易集团化、绿色贸易壁垒等的阻碍和限制,使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其纺织业六成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出口。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前,许多国家对我国纺织产品的进口数量实行硬性配额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规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按世贸条约规定:纺织品配额于2005年1月1日取消。在配额取消之前,许多专家及学者曾预言,没有配额限制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畅通无阻,形势将一片大好。如今,配额取消已半年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事实并非如此。配额放开后,由于出口数量增加,引起了诸如美国、欧盟等进口大国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配额是国际贸易中典型的非关税壁垒之一,比起关税壁垒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及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将取消,中国经历了10年过度期后,终于将迎来纺织品的自由贸易时期。但是,北美、欧盟等国则将使用其他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措施。本文针对配额取消后可能给浙江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全球纺织品贸易于2005年1月1日实现一体化.实行40多年的纺织品配额成为历史。美国、欧盟担心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出口会形成“井喷”,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措施和规定。纺织品配额成为历史名词,其引发的震动和变化还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3.
对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是受纺织品配额限制最严的国家,其生产能力和贸易长期受到最大扭曲,因此,继续了40多年的世界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理应可以获得良好的贸易环境,更好地发挥优势。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并不愿意看到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品市场的主导,纷纷上演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从美国和欧盟两个主要进口市场近期所制定或采取的  相似文献   

14.
欧盟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每年进口的纺织品占全球总进口量的31%,就进出口贸易总量来说,欧盟是全球纺织品服装的最大贸易方,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是对欧盟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最多的国家,是欧盟纺织品最大的供应国。欧盟东扩的实现将对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通过对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效应的分析来说明东扩后可能对我国纺织业出口产生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规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世贸成员国中纺织生产和出口部门的纺织品及服装配额将被取消,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相关企业来说,它既是配额时代的结束也是新的竞争时代的开始。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将给世界纺织品贸易格局带来重大变化,也将对我县纺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邓莉莉 《大经贸》2006,(10):56-60
一方面,中国输往欧美的配额使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却在不断升温,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出口也呈现了快速增长——这是2006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战线上出现的一个离奇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的浮现,中国商务部敏感地意识到一场“非法转口贸易风波”已然爆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在配额时代,所受到的损失是最大的。然而,这种损失并没有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纺织品取消配额实行自由贸易的到来而有所减少。近年来由于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份额迅速增长,引发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使得我国纺织品出口步入艰难。为解决一系列纺织品贸易争端,我国政府与欧美进行了一系列磋商并取得一定成效,从中我们积累了经验,也得到了不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WTO经济导刊》2005,(9):91-91
欧盟成员国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四国部长在8月18日《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欧盟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零售业问题不仅将损害消费者,而且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因为大量欧洲贸易公司可能因此破产或出现巨额亏损。敦促欧盟当局重新审查中国出口配额,称这些配额的实施“没有恰当考虑现代商务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世界纺织品市场的变化情况备受业界关注。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研究分析配额取消后的美国纺织品市场的现状及变化情况,对发展中美纺织品贸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外贸易》2004,(10):67-67
近日,就纺织品配额取消中国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有媒体记者采访了欧盟驻华代表团副团长弗朗茨·耶森,他认为,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制的取消将增加中国的优势,但中国对欧盟、美国、加拿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也会面临不少问题,中国应采取三方面措施保持竞争优势,减少贸易磨擦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