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978-2007年我国人均GDP的变化情况、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个重要因素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状况及特点。并且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合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6,(4):154-154
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让世界震惊的高速,而2006年的主要话题依然离不开品位生活以及高端品牌市场在中国的迅速成长等热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表明,2005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部分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新华社对此发表评论说:”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中国的一个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得益于上海浦东开发等效应,上海经济已经连续15年两位数增长,整个城市去年的人均GDP达到8902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23623元人民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22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海燕 《商业时代》2007,(10):92-94
本文对我国37个大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有16个城市两者的聚类结果不一致,其中东部城市9个,东部城市总体上人均GDP与人均收入的差距要高于西部地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东部城市引入外资比较成功,其GDP中外商经济所占比重较高,外资企业的高利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地方     
《品牌》2011,(2):6-6
<正>山东居民收入要和GDP同速增长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2011年山东GDP增长预期目标为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左右。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均增长10%左右,这是近年来的最高预期。提出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杜璐 《致富时代》2010,(4):89-89
该文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我国与美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根据1990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7.
策划前言今年3月,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在媒体上公开提出GDP含金量计算公式。根据杨的公式,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相当于GDP含金量(居民收入幸福感指数)。对比各省(区、直辖市)2009年的GDP排行榜和通过杨开忠的公式计算得出的GDP含金量排行榜,可以发现两类十分明显的反差:在这张GDP含金量榜单上,以经济总量34061亿元和33805亿元高居GDP总量榜眼、探花位置的江苏、山东,从总量大省滑落为含金量小省,在31个参比省份中,位列第23位和第28位,呈负反差;而排名相对落后,GDP总量居第23位的重庆、第26位的贵州、第14位的安徽、第19位的江西以及最后一名的西藏,GDP含金量分别位居第9、第1 0、第6、第7和第8,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0.425、0.422、0.438、0.437、0.435,高于江苏和山东0.1个百分点以上,呈正反差。这种总量与人均之间的不相称,在资源大省、人口大省、利税大省——黄河下游的老大山东省,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0.310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紧追GDP含金量排名最低的内蒙古和新疆。尽管这样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涛 《商业时代》2011,(30):26-28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我国1978-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引起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误差修正项符合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系数反映了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具有较强的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0年,人均GDP要超过2400美元,到时候综合国力更加强大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老百姓的钱袋子会更鼓一些,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去年的10493元提高到133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3255元提高到4110元;就业岗位会更多一些,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各4500万人;生活质量会更高一些,吃得更放心,行得更方便,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将迈出更大步伐;医疗卫生体系将逐步健全,农村新型医疗卫生体系覆盖面到2010年要达到80%;  相似文献   

10.
王博 《商》2012,(3):151-151
居民消费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川省21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建立收入与消费关系模型,分析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对提高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提出一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五”期间,常熟市以优越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谱写了外资民资并驾齐驱比翼双飞的崭新篇章。全市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市人均GDP超过8 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2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 302元,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基金征缴率均超过87%,全市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研究汽车保有量变化趋势,对制定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调节产需平衡、调控车市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中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等现实问题开始显现,然而传统基于人均GDP的预测模型很难适用于中部城市。以南昌市为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影响汽车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汽车成本、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等)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汽车年成本比值的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林俊山  侯金玲  时涛 《现代商业》2014,(24):157-158
本文从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三个因素出发,选取2003-2012年的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新型城镇化近程中哪些因素会对山东省房价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原因及程度。结果显示:城镇化率和房价有正相关关系,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价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陶权 《商》2013,(18):217-217
居民消费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湖北省居民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湖北省12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居民在201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构建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模型,通过对湖北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为我省的民生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贸导刊》2008,(7):26-26
“十五”期间,宁波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人均GDP超过47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6.5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10元,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宁波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经济发展的成就给宁波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05年,长三角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万元大关。其中,上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最高,人均达到18645元。  相似文献   

17.
城镇低收入群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制目的和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1999~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组(最高10%)与最低收入组(最低10%)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不断拉大,最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083.75元增长到25377.17元。年均增长25.52%;最低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617.8元增长到2862.39元。年均仅增长3.89%。低收入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绝对值低。而且增长速度慢。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处理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2010年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其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选取1998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供给量、人均可支配收入、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及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季度数据,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得出:货币供给、人均可支配收入、房价与贷款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房价与货币供给、贷款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房价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上,房价与货币供给量互为因果关系;在10%显著水平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原因。2010年左右误差修正项ECM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财富》2005,(6):14-14
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今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中国GDP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而中国在2004年,GDP就已经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统计显示,2001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根据“十五”计划,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而“十五”前四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