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红 《特区经济》2009,(2):252-253
建立专业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是世界各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贯常做法。国外信用担保成功运作的历史经验表明,法制化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体系是我国信用担保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一种特别的服务体系,也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和经济系统工程。通过对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辨正,指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实质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信用担保业的长远发展看,企业法人型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组织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营利性应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首要经营原则;在现阶段,我国除了继续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之外,还应当加快促进我国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敏  李新庚 《改革与战略》2009,25(1):190-192
信用担保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存在着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因此,通过积极创新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形式,扩大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外部监管体系;健全再担保制度,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发挥信用担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运作模式,并对其资金来源与担保总规模、担保对象与条件、担保种类与范围、担保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以及担保业对WTO后新"三资"(国资、民资、外资)特别是民资战略地位与作用、和湖南担保业发展取向及设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内在特点与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几种运作模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重点对几种典型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维立 《浙江经济》2005,(14):54-55
我国从上世纪末期开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试点以来,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特别是200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从此担保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对担保机构也十分鼓励支持,  相似文献   

7.
顾海峰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69-73
金融担保又称“信用担保”。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文章从资金和信用两大因素出发,设计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指标体系与非财务指标体系构成。并针对中小企业资信程度所呈现的模糊性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系统的评判模型与方法,以实现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识别目标。本研究将不仅发展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而且对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在担保实践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科学化发展进程,实现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兰锐 《中国经贸》2010,(18):56-57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在其发展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却成了一个普遍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纷纷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哈尔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机构可以说起步晚,发展快,从其发展历程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探索起步阶段(2000年-2001年)经过一年的运作,担保办法和业务操作规程日趋完善,以哈尔滨市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首的一些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成立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中小企业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而形成的新兴事物,许多地方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中.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成立对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改善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解决银企之间的矛盾、化解和防范企业借贷风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信用担保行业尚处起步阶段,缺乏经验,缺乏在法律上和资金上的必要的支持,担保行业面临许多风险与困难,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担保业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担保机构属性的不同认识影响了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担保机构担保所具有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货币流通、信用、风险管理三个本质要素的联系,从而明确了担保机构的金融属性.  相似文献   

11.
日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抵押资产不足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日本与美国是世界上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比较早的两个国家,两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备、经验成熟。尽管两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框架结构和运作模式差异很大,但是它们共性的成功经验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需要具有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波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78-80,125
信用担保市场低效率主要表现在信用担保市场逆向选择及由此引致的信用担保配给。信用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担保市场的逆向选择和信用担保配给,逆向选择是导致市场失灵的诱因之一,道德风险及信用担保外部性导致信用担保供给不足。文章以市场失灵和供求失衡为基本框架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低效率的原因。缓解企业与信用担保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健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有助于完善信用担保市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湖南核心担保机构及集团形成中的瓶颈问题突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华  夏军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64-167
大量担保机构的出现,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担保机构经营信用的行为,因自身力量的弱小而出现自身信用危机的情况。大量小型担保机构通过组织调整行为,通过集团化扩大资本量。集团化的过程中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委托代理和业务运作效率的瓶颈问题。文章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来突破这些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赖诚成 《特区经济》2014,(8):111-11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瓶颈,我国现在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动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导致我国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本文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了这些国家在发展中小企业过程的先进经验和对策,特别是有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情况,与我国既有类似又有差异的特征,本文进一步地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困难,认为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建立民间金融机构和鼓励资本市场优势等经验都非常有借鉴意义,可以显著的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姚芬 《特区经济》2009,(9):194-195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初步形成,但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还存在担保体系的整体功能不强、部分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重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结构模式、建立和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选取我国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针对中小企业法人客户的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评估。文章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和放贷对象的具体特点,基于软硬信息框架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配置。案例试算表明,该模型对于小额信贷公司的信用风险具有良好的评估效果,能为小贷公司的信用风险防范和信贷决策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危机后日本实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日本国内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以及金融当局一方面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和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来强化政府金融的作用,另一方面,启动多种危机应对政策,有效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缓解了中小企业生存压力,维护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日本政府实施的金融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伴随着金融政策的实施,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We aim to compare the activities of the two main credit guarantee institutions in Korea. There has been mounting criticism that although these institutions were mandated to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financ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 their operations are, in fact, similar, and many SME receive overlapping support from both institutions. Using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allowing for multiple, mutually exclusive support scenario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CG on different institution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help the government make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consolidation of PCG fund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stitutions function differently and target different SME. However, overlapping support enables firms to expand their sales only,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inefficiency in the case of overlapping support to fi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