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伟 《农业经济》1993,(10):25-28
辽宁省作为种植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要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优化种植业结构,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要立足省情,瞄准市场,以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为目标,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一)我省种植业生产发展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及方向近十年来,我省农村经济在稳定基础上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初步改变了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民群众长期不得温饱的状况,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局面。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村经济还处于久病初愈阶段,增加经济收入已成为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认识和追切要求。面对急剧变化的农村形势和客观要求,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应当作出重大调整,工作重点要迅速从抓粮为主或粮钱并重向抓  相似文献   

2.
农业规模经营已经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就我省现状而言,农业规模经营主要是种植业的规模经营。为此,我们对我省种植业规模经营的一些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沼气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应用方仁声80年代以来我省兴建并保存有的农村户用沼气池15万余户,每年可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气体燃料5千万立方米。同时,广泛开展了沼气及发酵残余物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上的综合利用,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苏北是江苏种植业生产主要地区,发展节约型种植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苏北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梳理影响种植业发展的劳动人口素质、农村劳动力流动、生产经营方式、生产资料使用效率等影响因素,提出促进苏北节约型种植业发展内生路径选择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种植业调整成效较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省农村经过耕作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全面增长,主要农产品供应紧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加之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点的合作制度推动了农村劳力、资金、技术的流动和合理结合,因而使我省种植业内部,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之间和各自内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种植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我省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内部比例关系很不协调,粮食比重越加越大,经济作物越种越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47个村,共824个农村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负影响,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种植业生产效率呈现出先递增,然后保持不变,最后递减的"梯形"变化趋势,且递增和递减阶段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女性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女性劳动力比例的提高,并没有降低种植业生产效率。此外在研究中发现,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青壮年劳动力,在老年劳动力群体中,作用不明显。据此从技术培训、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提出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我省农村劳动力丰缺的认识,基本上是站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一个侧面——农业社会经济上来认识的,其中主要以农村中耕地对劳动力的要求这一指标体系来衡量,以此来说明我省农业劳动力从业动向及剩余状况,这样的认识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1)没有正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简单地认为农村社会即农业社会,农村经济即农业经济;(2)将农村经济及农业经济的内容单一化,即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农业——种植业,而没有正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内涵已被丰富。因此,当前应立足于从宏观上观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将农村经济结构划分为农业、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及服务业五大类,并将农村社会结构作对应的划分,以便于研究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丰缺问题。  相似文献   

8.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确保种植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促进养殖、加工、商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市农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转变时期,故加快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发展和优化种植业,实现第一层次的良性循环,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调整农业结构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满足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发展商品生产的必然趋势。农业结构的调整,要继续贯彻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在种植业中,要合理安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绿肥作物的比例和布局,着重提高单位严量和质量;在农业中,要加快发展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中要重视发展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旅游业和各种服务业。我们认为在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中,种植业是基础,粮食又是种植业的主体,是发展其它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农村经济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通常所说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和结构形式。所谓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是调整这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和结合形式,从中选择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理想的、最佳经济效益的产业配置。就此,笔者结合盘锦市实际,粗略探讨如下。 一、积极搞好种、养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要突破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重点放在深化新资源开发,重新组合农业生产结构上,变养殖业依赖种植业为种植业服从养殖业。在种植业生产结构内,变现在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要大力发展集约型的畜牧、水产、水果等行业,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和支撑农业持续增长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我省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性调整。而这种调整不仅仅是针对受冲击最大的种植业中的粮、油作物,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根本性调整。当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结构,而这种调整必须有坚实的农村经济作保障,必须是建立在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之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底,我厅开始进行省级种植业区划工作。在搜集整理现有资料和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了分类指导农业生产问题,对全省种植业进行了初步分区,1980年3月写出《四川省种植业区划要点》(讨论稿)以后,对发展我省优势作物、调整作物结构和布局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并逐步付诸实施。第二次全国农业区划会议后,工作转向以县级区划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尹进 《农业经济》1995,(6):22-23,37
辽宁种植业结构调整前景初探尹进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省农产品供需状况的好转,我省农业将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阶段。如何把握好调整力度,实现种植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有序转换,将是我省今后面临的重要任务。下面仅就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改革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一改以往单纯粮食种植的“单打一”局面,初步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日渐合理,带动了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产...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如何唱好种植业这台戏──摘自钟家明同志在全省畜牧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今后一段时期或者说"九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讲,就是要唱好"三台戏"。第一台是唱好种植业这台"戏"。种植业是基础。要唱好这台戏.在"九五"期间有两个很...  相似文献   

16.
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对种植结构的干预和调控职能,为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台湾省各级部门...  相似文献   

17.
朝阳县位于辽宁西部 ,管辖 30个乡镇 (不含贾家店国营农场 ) ,拥有农业人口 5 7.2万人 ,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但由于气候干旱少雨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到 2 0 0 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 130 8元 ,农民生活处于温饱水平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日笔者对农村经济现状进行了调查 ,认为增加我县农民收入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要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 ,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一是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今日农村》节目开设的“农业新技术讲座”。讲座由我省拥有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的多名专家主讲,内容涉及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植保、土肥等方面。农民朋友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参与本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孙娅范,余海鹏种植业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部门,是人类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也是农业其它部门和工业发展的基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既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又是繁荣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增加农...  相似文献   

20.
当前辽宁省种植业生产已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时期,农业生产又连续两年遇到罕见的干旱,粮食连续减产,暴露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未稳定过关,同时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后新的挑战。就我省高梁生产而言,播种面临在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几年高梁的播种面积急据减少,面对这种新形势,怎样重新评价高梁生产,高梁在种植业生产中应处于什么地位,采取什么对策恢复高梁生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