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命周期的理论视角,以怀远石榴为例,对农产品品牌传播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发现其在品牌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传播范围狭窄、传播理念滞后、传播合力不强、传播主体意识欠缺、传播方式单一等问题,应结合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促进品牌传播向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具有整合性和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民间公益组织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民间公益组织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该调研以山东省淄博市、青岛市、济宁市、潍坊市等地作为实地调研的地点,并且以网络问卷形式辐射其他地市,从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组织基本信息、组织财务、组织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四个方面考察了民间公益组织的生存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当前民间公益组织生存困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育弱势群体拥有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改善教育弱势群体在资源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政府与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及其局限性,但两者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构建政府与教育类民间公益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政府须转变观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民间公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条件;同时,探索和拓展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间多样的合作模式;另外,民间公益组织应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和项目管理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4.
民间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支持政策。财税政策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鼓励我国民间公益捐赠行为和促进民间各类公益组织成长、壮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好财税政策手段,为激励和支持我国民间社会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本文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鼓励民间公益捐赠和民间公益组织的财税优惠政策情况,总结出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 社区组织管理的对象由两部分构成:人与物。人,即居民;物,即物质环境。□ 社区组织管理的目的首先是采用一定手段保障社区内居民在生活安全、舒适、健康、愉悦等方面得到满足。□ “社区服务”是指社区居民需要、社区可提供的一切服务内容,包括政府提供的保障性公益服务和民间机构提供的非公益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6.
在大学校园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建设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法律文化"儒法并用,德主刑辅"以及传播媒体予以概述。其次,主要从校园活动、传统媒体、新媒体这三种传播途径,重点论述"儒法并用,德主刑辅"法律文化的传播。如:院系之间联合,组织一些规模较大、影响面较广的宣传活动;院系与相关行政部门联合,开展法律文化传播活动;院系与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联合,在校园内传播传统法律文化;院系向学校申请,邀请知名学者、教授来校进行讲座或组织研讨活动;开设公共选修课,教师课堂讲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利用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利用校园网,微信、微课、楼宇电视(IPTV)等新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占据极大优势,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转变图书馆服务模式,通过构建新媒体阅读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从而满足读者阅读需求,实现图书馆持续发展。通过详细阐述新媒体阅读的内涵及特点,分析新媒体阅读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研究新媒体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结合中国新媒体环境,及中国电影营销传播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中国电影营销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中国电影营销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尝试解决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帮助中国电影发展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公益组织绩效评价的客观必要性和特征,从评价观念与意识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公益组织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提高对公益组织绩效评价的认识、构建适应于公益组织的评价指标、建立公益组织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传媒政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形象在新媒体中的媒介形象传播问题。首先,阐述了国家领导人形象传播的概念及形象传播的重要性;然后,以国内外重要领导人为例分析了国家领导人政治形象传播的新媒体运用;最后,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进行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