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的经济离不开商业,上海正在朝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方向努力。国际大都市的显著标志之一是高度发达的商业,曾几何时上海被外地消费者誉为“购物天堂”。统计显示,2003年度上海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又稳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2.
<正> 上海商业的发展遵循“创建现代化企业和制度”的目标,正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如今,当您漫步上海闹市,商城、商厦鳞次栉比,服务、流通日趋完善,已初步显露了国际大都市的风采。 1.与国际商业接轨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商业城,应该是超越国界的。上海商业已冲破禁区,引进世界先进的商业零售业,逐步与国际商业接轨。这是上海商业所以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发展上海商业外经贸是历史的机遇 2l世纪的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目标,上海的产业结构将按"三、二、一"的方针发展.至2005年,第三产业将占GDP的55%.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商贸流通"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商业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支柱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的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使流通业自身及其相关的行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商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商业已是一个"大商业"的概念,它包括了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管理流、人才流等都融汇到商业的大流通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上海商业无论是在组织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还是在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对全国各地的辐射力以及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这样说,目前,上海商业的发展又明显地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从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和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  相似文献   

5.
上海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必须打造国际化接轨的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集聚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经营主体.展现国际大都市的品牌魅力。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其实质应该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不能认为是单纯的商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上海商业》2007,(1):4
“面对新形势上海商业如何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怎样鼓励国有、民营和外资商业企业在上海快速健康发展上海商业如何在营造国际大都市,提高上海居民生活质量,创造繁荣、繁华的商业生态环境做出新的贡献;上海商业的产业链如何向外延伸,提高我国工农业产品的市场组织化程度,通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介     
《上海商业》2006,(3):56
《2005国际商业发展报告》出版由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著的《2005国际商业发展报告》,已于今年1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发展报告从理论研究、都市开发、产业发展等多视角出发,介绍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及著名国际大都市的商业现状和  相似文献   

8.
投资在苏州     
陈祥 《上海商业》2008,(6):68-72
作为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近邻,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和上海的差距不断缩小。从2007年的GDP来看.苏州以5700亿的GDP总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国际性大都市稳居第五位。苏州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其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商业.商务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作为联结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桥头堡,必须在各个方面向国际大都市看齐。发展绿色营销,不仅使上海商业在营销改革中继续走在全国商业的前列,而且可以使上海商业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新的贡献。本文主要围绕绿色营销展开论述,实施绿色营销对于推动上海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朱连庆 《上海商业》2008,(11):22-23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商业地产迅猛发展,各种商业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大街小巷.以“四街四城”为代表的层次性商圈风姿绰约,竞相纷呈。商业地产不光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态风貌增光添彩.而且为上海的经济增长,为丰富市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中国现代商业的发源地.改革开放后,上海商业又是中国流通革命的领头羊,引领中国商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分散经营走向连锁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便捷和实惠.上海商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了集团化、规模化、股份化、多元化经营.上海商业管理体制已经实现了"小政府、大流通、大市场、大商业"的管理转型,政府对商业企业的干预日益减少,商业企业经过"六自主"改革,扩大了自主权,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运行主体.上海商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过去条状发展形成的"三街一场",转向块状发展,已经形成了"十大商圈",商业设施逐渐实现现代化,塑造出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繁荣、繁华景象.  相似文献   

12.
静安心     
王国平 《上海商业》2014,(12):20-23
静心…… 安心…… 静安心…… 静安是上海中心城区,以拥有1800年历史的静安寺而得名,面积7.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38万。昔日的静安曾是“冒险家的乐园”、海派文化发源地之一。今日的静安已打造成上海国际购物的标志性地区、上海国际商务的核心地区、上海国际文化的时尚地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示范地区,并成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高品位商业商务区、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  相似文献   

13.
很荣幸能受2010上海零售商大会组委会的邀请,作为区县商业职能部门代表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行家汇报我们的工作.近年来,上海商业竞争加剧,商业发展同质化严重,2008年,上海人均商业面积2.3平方米,远高于发达国家1.2平方米的标准,超过东京、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4.
柏静霓 《上海商业》2008,(10):50-56
住宅地产市场的低迷状态,让一部分开发商转投商业地产,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拥有着强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能力,自然成为开发商首选的投资热土。而在近几年,上海市中心区域日渐出现商业饱和迹象,次中心城区商业项目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投资成本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在上海的快速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上海商业的面貌。随着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成型以及商圈的重新划定,在各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上海市商业规划中已经确定的市级和区域级商业中心大力进行功能提升和现代化改造,各商业中心都在打造以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商业  相似文献   

16.
南京路是上海的商业中心,也是全国闻名的最繁荣的商业大街。它建于1865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被称为远东第一大都市,南京路进入了鼎盛时期。这里大、中、小商店林立,吃、穿、用、玩齐全,公交车辆如梭,行道人流如潮。凡到上海的外地人、外国人不到南京路就会感到枉来上海。  相似文献   

17.
大都市零售商业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豪 《财贸经济》1996,(4):54-57,62
大都市零售商业格局研究唐豪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成,商业和零售商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但是,良好的零售格局不仅是城市商业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且还是城市商业现代化、国际化程度的主要评判标准。在高速发展和不断繁荣的景象背后,我国一些大城市零售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在上海的快速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上海商业的而貌.随着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成型以及商圈的重新划定,在各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上海市商业规划中已经确定的市级和区域级商业中心大力进行功能提升和现代化改造,各商业中心都在打造以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商业群,商业的各种业态都在向购物中心集聚.2006-2010年,上海购物中心的面积从559.4万平米增加到875.1万平米,增加了316万平米.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上海商业》2010,(2):4-4
有位外国学者预言:上海静安南京路,2015年将跻身为世界超级人文商业景观街。 当读者看完本期的所有内容.你一定会觉得,这位外国学者的预言不是大话,也不是空话,静安南京路确确实实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有着不同凡响、独一无二的魅力。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体现出现代国际化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小气,精明又抠门,而且总是自我感受良好,排斥除上海外中国所有的文化和观念,以至偌大个上海至今没有几个叫得响的企业品牌。当然,上海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国际大企业,大财团都在浦东安营扎寨,上海的土地上到处飘荡着国际大品牌的旗杆。——这,让上海骄傲,亦让上海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