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塔尔时间6月22日,中国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与此同时,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我国苏州召开,“世遗”会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形成一股“申遗”热潮。四省六地“梁祝申遗”从吵架到牵手、全国30多个中山公园中有十几处公园都在申报世界遗产、上海外滩建筑群也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相似文献   

3.
高鑫 《中国报道》2014,(8):49-51
山东的大运河申遗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更成为惠及运河两岸民心民生、建设生态城市、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旅游的惠民工程。 北京时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山东段成为山东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等待近十年之后,大运河终于得到了认可: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进入世界遗产的序列。 事实上,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大运河早已与“申遗”两个字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从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有人提出申遗,到如今的申遗成功,大运河始终在复古与适新之间试图找寻自己的定位,探究现代设施和历史遗存的关系。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线性”与“活态”,依旧“活着”的大运河也为保护带来了更多挑战一一尤其是在所谓“中国式申遗”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宁创 《宁波经济》2014,(8):46-4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消息:中国大运河项目以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增至47项。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大会将于6月28日在苏州举行。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江南古城苏州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苏州园林早在1997年12月就已经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次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不仅对世界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对苏州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事业也是很好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李野 《走向世界》2014,(28):14-15
6月23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这一刻,中国人民奋战8年,一步步走过艰难的申遗之旅。8年时间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运河成功申遗,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次艰难而急迫的民族文化之旅,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决心和魄力。  相似文献   

8.
“虽然政府方面还没有确定把五陵塬等地的汉唐陵作为世界遗产申报,但是我们咸阳文物局的工作重心已经放在陵园的原貌保护上--保持陵园墓冢的风土原貌,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咸阳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樊延平告诉本刊记者,“目前,我们的保护工作是申遗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镇看嘉兴”,嘉兴要分类推进古镇保护与提升发展伴随中国大运河兴起的古镇,是运河边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嘉兴历史文化名城是大运河沿线第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嘉兴运河古镇保护力度加大,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成效明显,长虹桥、长安闸作为运河水工遗存的杰出代表入选《世界遗产名录》、6段河道入围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0.
李韵  启洪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12,(16):38-40
2012年9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报文本,2013年8月前完成全部申遗准备工作并接受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争取2014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一份中国大运河申遗"时间表"。从2009年启动,到2014年申报,6年时间要将一个  相似文献   

11.
自1987年以来,最让陕西人自豪与骄傲的是秦始皇兵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是十余年来,陕西在申报“世界遗产”方面再无建树,空有“文物旅游大省”的美誉。为此,去年11月陕西关中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议上专门探讨了“加快关中五市世界遗产的申报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会上列举了陕西有条  相似文献   

12.
康武刚 《开发研究》2015,(1):98-101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使作为遗产地的沿线各省又多了一项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包括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保护、管理与开发三个维度的考量下,要加强大运河世界遗产相关法律体系建设,规范政府作用,完善保护体制,鼓励民间参与,注重开发的可持续性,为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张立群 《发展》2008,(6):64-65
2005年2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宣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目前正启动“丝绸之路区域项目”,以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复兴这一古老而文明的贸易通道。2007年1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兰州召开“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协调工作会议”,宣布了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中国段涉及6省(区)的48处备选遗产名单;2008年1月8日,国家文物局传来消息,丝绸之路中的“沙漠之路”将于2010年以“文化线路”的形式申报世界遗产。目前,中国和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良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将中国湖南良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族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产生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的认可和实践。文化全球化蕴涵着文化的同质化和多样性,世界文化遗产所要保护和强调的核心正是这些遗产中包含的普世人类文化价值和文化多样性。当前,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评估、保护和管理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全球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治理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地深化与拓展,世界文化遗产通过与全球治理的其他领域相融合衍生出大量新的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2012,(20):8-8
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二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资讯·点击     
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有5处世界遗产遭遇评估,云南境内的“三江并流”就是这次被评估的遗产之一。2003年7月3日,“三江并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可时隔仅仅一年,已经遭遇两次评估。 “三江并流”第一次受到评估的原因,是世界遗产中心认为当地  相似文献   

19.
栾小惠 《走向世界》2014,(33):16-21
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使作为大运河其中重要一段的山东再添一处世界遗产。这是山东继1987年和1994年泰山与“三孔”分别申遗成功的20多年来,再一次荣登世界遗产榜。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四川景区群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据四川省建设厅风景名胜管理处处长毛辉介绍,四川的大熊猫栖息地、三星堆、金沙遗址、安岳石刻、原始藏区游牧文化--18个原始游牧部落(太阳部落)已进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特别是大熊猫栖息地已经名列2006年中国报送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接纳考察时间表。四川先后有4处景区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已是"世界遗产"大省,为何申报"世遗"热情还会如此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