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波兰经济改革采取的"休克疗法"不同,波兰汇率制度改革选择了"渐进模式".兹罗提经历了"单一盯住美元"、"盯住一篮子货币"、"爬行区间"和"自由浮动"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制度安排,成为渐进改革的一个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2.
钟伟 《金融博览》2003,(12):37-38
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是所谓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82年的汇率制度三种分类,人民币汇率制度将被归入"盯住汇率";而若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的汇率制度八种分类,人民币汇率制度将被归入"其他传统的固定盯住制",这显示,人民币汇率安排并非浮动汇率制.那么,如果人民币不是独独青睐美元,而是改为盯住货币篮子,那么这个货币篮子将如何安排?又以何种方式放下哪些重要的国际货币呢?  相似文献   

3.
1982年后墨西哥开始实施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但是依然维持着僵化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墨西哥货币比索长期高估,出口竞争力不足,经济过分依赖外资,终于在1994年因社会动荡而引发了金融危机。墨西哥被迫退出固定汇率制,把货币政策的目标修正为降低通胀、维护浮动汇率制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2016年伊始,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下滑.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及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股市的下行引发了对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的供求,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桶整数关口后进一步下跌.包括沙特、阿曼等国的石油公司主要由国家或几大家族垄断,只能通过动用国际储备补贴国内的石油企业,其外汇储备的下跌异常迅猛.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多以盯住美元为主,未来如果美元进一步升值,不排除这些国家会放弃盯住美元的政策,其杀伤力将无法估量.  相似文献   

5.
郎咸平 《金融博览》2003,(12):35-37
周小川行长9月14日提出"人民币未来可能盯住一篮子货币而不再盯住美元",增加了大众对于汇率制度的关注.我们将全世界167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汇率制度分成固定汇率制度、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三种(见表二),分别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进出口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对于采用美元结算的我国大部份进出口企业来讲,很少绷紧汇率这根"弦".  相似文献   

7.
骆峰  刘会清 《中国外汇》2007,(12):46-47
2007年美国经济放缓、美元颓势弥漫在整个国际市场。面对愈演愈烈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美联储不得不中断盯住通货膨胀的周期性加息,转而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其他主要经济体亦并无太多选择,纷纷暂停加息进入观望阶段,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反转局面。在这种格局下,市场对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担忧以及套息交易平仓的压力,进一步引发了美元在2007年"一颓到底"的预期。  相似文献   

8.
日本官方提出一种"中国威胁论"的说法,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财政部则称,如果中国固守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国将采取更高关税等报复性措施.近年来,欧美国家也呼声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9.
王庆 《新金融》2010,(5):4-8
人民币退出盯住美元并升值有助于抑止近期通胀压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再平衡,并有助于中国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退出自2008年7月以来一直实施的“硬盯住”美元汇率制度,退出盯住美元的“机会窗口”或将出现在今年夏季。预期退出之初,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将在2%-3%,其后将会逐步升值,全年累计升值幅度在4%-5%,届时将对外汇市场以及股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勇 《国际融资》2007,83(9):17-19
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稳步渐进"的升值趋势,截至2007年8月10日,人民币汇率已由当初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至1美元兑7.5845元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到6.929%.  相似文献   

11.
(一)企业对新的汇率机制适应慢,致使企业利润空间降低.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以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根据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汇率改革以来至2007年末,美元对人民币累计贬值13.31%,美元贬值现象明显.欠发达地区出口企业由于惯性思维和传统模式影响,国外销售仍以美元区为主.加之对"一揽子货币"政策不熟悉.货款结算仍然盯住美元.调查中了解到,静宁县三家果品出口企业的结算币种全是美元,2007年,因汇率变化使其利润减少了10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双盯住政策"(盯住外汇市场和盯住实际汇率)为基础,研究汇率升值压力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操作方式。经验结果表明:短期内,提高利率紧缩经济不仅可以实现被动式升值,而且能有效控制通胀率,而主动性大幅度升值可能会陷入类似日本经历的困境。若利率政策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人民币汇率主动式小幅度升值能有效抑制通胀;长期中,"紧缩性盯住"(降低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和其他措施)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衰退。为避免"流动性陷阱","紧缩性盯住"优于日本式的"扩张性盯住"。文章最后给出了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覆辙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1994年我国改革了过去长期实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双轨汇率制度,全面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并轨以来,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到1996年底,人民币汇率由并轨之初的8.7RMB/US ($)升至8.3左右,升值约5%.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而加重危机,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采取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成功地稳定住了人民币汇率.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从而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我国汇率政策的主要取向.1998年以来,人民币的美元基准汇率的变动幅度不超过1%.我国事实上实行了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一币独大”的货币体系弊端暴露无遗。尽管如此,一些国家或地区,因其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采用的仍然是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由于缺乏汇率或利率政策调整的空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愈益复杂和危险的国际经济环境里险象环生。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元“一币独大”的货币体系弊端暴露无遗。尽管如此,一些国家或地区,因其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采用的仍然是单一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由于缺乏汇率或利率政策调整的空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愈益复杂和危险的国际经济环境里险象环生。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底,大洋彼岸的墨西哥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墨西哥新政府于94年12月22日宣布允许墨西哥新比索兑美元汇率自由浮动的当天,比索兑美元下跌了20%,到今年2月初,比索兑美元曾一度下跌70%,大量外国资本纷纷外逃,仅去年12月份及今年1月份两个月内,墨西哥就流失了274.2亿美元的外国资本,相当于比索贬值前墨西哥全部外国资本的54.54%,股票及债券市场动荡,并殃及拉美诸国,随后。欧州及亚州的各主要金融市场也受到了影响。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主要债务国之一的墨西哥曾于1982年因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本息而引发了震撼全球的国际债务危机。自那时以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美诸国和债权商业银行的多方努力和支持下,墨西哥进行了积极的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评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从“退出战略”角度评析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分析了盯住篮子货币与盯住单一美元在稳定汇率方面的不同操作策略。然后,从逻辑上推出目前所实行“参考”篮子货币的内涵及在当前汇率制度下,央行可能存在的操作策略。最后利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在现有的货币篮子中,美元的权重仍占到95%以上,欧元和日元的比重较小。文章因此认为,短期内,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的汇率制度(Defacto)”,还没有真正退出,并分析了没有真正退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炜祎 《中国外资》2004,(11):53-55
<正> 自1994年外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直至1997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才被迫改为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具有明显的固定汇率特征。那么,人民币汇率政策未来的走势如何,究竟是继续盯住美元的实际固定汇率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 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一直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几年来的市场表现说明,人民币汇率已异化为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一制度在稳定我国外汇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很难说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7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人民币暂停自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兑美元的升值之势,采取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在全球经济企稳复苏、西方发达经济体失业率仍然高企、中国出口形势逐步好转的背景下,有关人民币升值的论战再次燃起。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由于所处立场和分析视角不同,正反双方各执一词,孰对孰错一时难以辩清。但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