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历经70年不懈的努力,丰田汽车公司先是打败了劲敌本田、日产、铃木等汽车生产商,一跃成为全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商,进而在与全球汽车巨头争霸中独占鳌头,从2008年开始逐渐取代美国通用汽车成为全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商.丰田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其中与它独特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丰田也曾因为质量问题发生严重的“召回门”事件,并在美国被罚以史上最高额度的罚款,丰田汽车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并勇于面对问题,并采取对策,丰田在发展过程当中遇见的机遇与问题我们本土企业也遇到过或者将要遇到,本论文通过研究丰田独特的生产管理方式,希望可以对中国的本土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丰田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经过八十年的发展,逐步壮大为世界汽车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辉煌成就背后,丰田生产体系(TPS)可谓功不可没。世界各地的企业、学者对丰田的生产管理模式做了详细的研究,找寻模仿、借鉴的可能。中国企业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丰田模式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不重视市场和过分注重"权力与利益"。要使丰田模式在中国企业中更好生根发芽,必须探讨自身的问题,不只重其形,更要通其意,让丰田模式在中国真正的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能源短缺、全球环保意识显著增强,政府鼓励、法规日益完善,民众对电动汽车的认可程度逐渐提高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世界潮流。丰田、通用、日产、雷诺等世界大汽车公司以及我国的众多汽车公司都纷纷制订电动汽车发展计划,推出各种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4.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继北美汽车市场获得全面胜利后,丰田开始把越来越多的心思转移到中国,想要将广告语在中国变为现实。1月4日记者从丰田汽车(中国)公司获悉,丰田汽车公司社长渡边捷昭在发表2006年新年致辞中指出,2006年是丰田“持续发展,稳固基础的一年”,而  相似文献   

5.
詹坤  邵云飞 《技术经济》2017,36(5):66-73
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进行理论溯源,提炼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轨迹和价值实现路径。采取案例研究方法,以谷歌与丰田为案例对象,以智能驾驶汽车作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例子,从技术维度与市场维度剖析了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起步于新技术和新市场,能为客户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科学问题解决方案;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非线性、非连续性的发展特征,突破性技术创新并不是某一特定节点的技术或产品,而是时间维度上技术或产品功能不断完善及演进的结果;企业在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会根据自身的资源基础、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以及市场反馈建立与在位企业迥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用、福特、丰田、铃木、宝马、克莱斯勒、劳斯莱斯和大众,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除了同为汽车公司之外,它们在海外都有外包的设计、产品工程和高科技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三大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J-GLOBAL数据库中2006-2010年联合申请专利中的共同申请人信息,构建了丰田、日产和本田3个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对研发合作网络特征指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的研发合作网络具有星形网络结构特征;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研发合作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是其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在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Lynda  Gratton  Tamara  J.  Erickso  常苗苗 《经济纵横》2007,(11):20-22
20年前,当沃尔沃(Volvo)、丰田、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等公司把团队引入它们的生产过程中时,曾轰动一时,成为新闻热点,因为当时没有几家公司这样做。现在,情况截然相反了,不采用团队方式的企业可以成为新闻热点了。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通用、丰田、福特等纷纷遭遇困境时,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生产业却风平浪静。乌兹别克斯坦“GM Uzbekistan”公司(“GM”和“УзДЭУ авто”的子公司)的领导层宣称计划扩大汽车的生产。目前,“GM Uzbekistan”公司正按原定的规模继续开展生产,上马组装“Lacetti”汽车的生产线并正在组建生产轿车发动机的新工厂。  相似文献   

10.
通用汽车公司是执世界汽车牛耳的跨国公司,长期居世界500家大企业排名榜首。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销售额多年来在中国稳居首位,是全国利润最高的国营大企业之一。通用与上汽要联手生产轿车,引起了全球汽车界的关注。虽说通用早在1929年曾来到中国,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美、日汽车制造商一直保持低姿态却是不争的事实。通用在中国的唯一整车项目是与沈阳金杯合资生产客货两用车,经营业绩平平,以致于海外传媒椰榆通用这个“头牌巨星”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扮演的是个“小角色”1994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三大…  相似文献   

11.
是什么让空中客车A380独占大型客机市场?是什么把丰田推向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的宝座?管理风险,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未来走势的一道分水岭。  相似文献   

12.
郭凤  侯乐君 《经济研究导刊》2011,(12):16-18,220
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汽车生产大国,正在迈向汽车生产强国。在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之际,世界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和更多的社会群体纷纷参与到中国汽车市场的营销链中,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完全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汽车销售链条上彼此间你争我斗,冲突多多;营销手段上更多的是残酷的价格竞争等等。以博弈论的视角对汽车生产企业与4S店之间的利益博弈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分析中得到破解有关困局的启发,阐述了合作博弈与关系营销在这两个利益群体之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序的矛盾。也就是说,尽管每一家企业在组织生产上是有效的,但生产目标的确定却是有疑问的。换言之,每一家投资或扩大生产的产量目标虽然只是整个市场的一个小比例,但是,所有相同企业的生产目标的总量,则可能远远超过了整个市场的有效求。按照现在说法就是重复建设。当所有这些企业生产出产品时,就出现供过于求,经济危机出现。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线性城市市场中有两个企业,每个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且每个企业在其中一种产品上具有垄断力量,而在另外一种产品上与其他企业竞争.本文讨论这个市场上企业的最优选址问题,研究表明,企业选址与垄断类消费者和竞争类消费者的比例有关.当垄断类消费者的比例足够大时,企业选择集聚;当竞争类消费者的比例足够小时,企业选择尽可能远离对方;当二者数量相差不大时,企业将选择中间状态.与社会最优选址相比,两个企业之间的距离既可能过远也可能过近.  相似文献   

15.
湖北汽车企业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轿车、载货汽车、专用汽车。文章着重研究了这三类汽车的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袁源 《新经济》2001,(2):32-37
2000年10月19日下午,在丰田汽车公司中国事务所,总代表岛原信治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当记者谈到,在中国汽车市场刚刚开放的那个年代,百姓中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但是,在这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知为什么,"丰田"汽车几乎消失了,公司的名字也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淡出.伴随其后的却是"大众"、"通用"等欧美大公司的名字闪亮中国市场,"桑塔纳,,更有"半壁江山"之美称.此番话显然引起岛原先生对千重往事的触动,因为他曾经是这一场跌宕事件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张剑虎  李长英 《经济学》2010,9(3):1505-1518
在一个“线性城市”市场中有两个企业,每个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且每个企业在其中一种产品上具有垄断力量,而在另外一种产品上与其他企业竞争。本文讨论这个市场上企业的最优选址问题,研究表明,企业选址与垄断类消费者和竞争类消费者的比例有关。当垄断类消费者的比例足够大时,企业选择集聚;当竞争类消费者的比例足够小时,企业选择尽可能远离对方;当二者数量相差不大时,企业将选择中间状态。与社会最优选址相比,两个企业之间的距离既可能过远也可能过近。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纺织品及服装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是否意味着从长远看,这些生产将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在高技术形式上就不领先吗?美国企业以最新款式的商品供应本国市场时,在知识和反应速度上就不占有优势吗?进口商品在质量上与美国产品是否具有可比性?这些问题是最近一个研究项目的目标,该研究项目对美国不同的纺织服装企业、买主、咨询专家及学者进行了调查,以发现他们认为在何种程度上美国企业在上述领域中,与亚洲企业相比具有优势(调查方法的细节见附录)。这一调查的初衷是寻求多种纤维协议(MFA)解除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实际上它更多地显示了企业所采取的与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深入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行“丰田生产方式”对于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增强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了中国企业引进丰田生产方式情况的基础上 ,对深入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对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根据经营目标以及竞争态势,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运用专利战略,才能够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本文以丰田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丰田与对手的专利和市场竞争力,对其在两种新能源汽车产品——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V)上采用的截然不同的专利战略进行了深度分析,揭示了丰田公司从全面专利垄断战略到全面专利开放战略调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