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邓新华 《新财经》2009,(9):35-35
小时候有个伙伴,他父亲在城里当工人,他妈妈带着他和妹妹在农村。他对付妈妈有一招:如果妈妈对他太严格,就趁妈妈不在家时打妹妹。他妈妈知道他这一招,但又不能时刻看着他,因此,也就经常对他让步。  相似文献   

2.
霍尔顿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他觉得自己陷在生活的"另一边",他不断试图在这个他觉得他并不属于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出路。他用孤立来证明自己的清高,他不屑与周围的人交往。但事实却是与他人的交往总会令他困惑,使他受打击,于是他那愤世嫉俗的优越感就成了他自我保护的屏障。可见,霍尔顿的孤立是他生活中仅有的那点儿稳定因素的源泉。霍尔顿的中心目的是抗拒成长的。  相似文献   

3.
快乐 《西部人》2004,(11):39
书生拿着书在打瞌睡。 欣赏他的人说,你瞧,他多用功,睡着了还拿着书。 不欣赏他的人说,你瞧,他多懒惰,一拿着书就睡着了。 看的人不同了,书生就不是那个书生了。 你爱他的时候,他的缺点都是优点;你不爱他了,他的优点也成了缺  相似文献   

4.
父亲已经70多岁了。他说,他不怕热,就怕冷。所以,每年冬天,我都动员他到济南来"猫冬"。前几天,他又来了。如果是前几年,我不会去接他。因为他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县里的知名企业家,出了车站,打个车就到我家了。他也不喜欢我接他,因为这样他可以显示并未老。但今年有些不同,虽然身体看起来还硬朗,但中秋节回家,已经看出来他的身体和智力水平已经远不如从前。虽然他永远不会承认这些。这次接他,时间上有点差错。他是上午11点半到站的,而我们此前掌握的信息是下午1点才到。我们从家出门的时候,他已经下车了。路上,他给我打了两次电话,一次是问,到哪里了。我回答说,再有20分钟就到了。他  相似文献   

5.
他们都叫他“峰哥”。在他们的圈子里,当然他并不是年龄最大的。 他的头脑、他的精神、他的毅力,以及他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所做的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事,使他当之无愧地被朋友们称一声“峰哥”。  相似文献   

6.
《沪港经济》2005,(8):27-29
这次采访的嘉宾很有意思。他姓牛,他养牛,他卖牛奶,他设立了一个公司叫蒙牛,设立了一个基金会叫老牛。他,就是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  相似文献   

7.
他是时代的歌者,笔墨是他的音符,诗文是他的歌词,才情是他的旋律,馨德是他的琴弦,远见是他的歌魂——他,就是当代中国著名书法篆刻家、文化艺术思想家言恭达先生。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他深沉,不苟言笑。这是童年磨难,在他面部的凝固;有人说他聪慧,不露真相。这是异国淘金,在他头脑的锁定;有人说他狡诈,怪招迭出。这是市场风云,在他手腕的演绎;有人说他忠孝,侠肝义胆。这是祖国人民,在他心灵的厚重。他,蒋绍华先生的确长得英俊潇洒。这是一张令男士嫉妒,女人爱慕的脸:深邃的黑眼睛,极具穿透力。两道浓眉,挺直的鼻梁,油黑的自然卷发,白皙的肤色,都漾溢出新疆男子所独有的“酷”。他不是新疆人,是地道的重庆崽儿。但是,新疆洛甫红专分校读书三年,吐鲁番熟透的葡萄滋润了他,塔里木河的  相似文献   

9.
<正>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他是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却时刻心系患者;他名利双收,却处之淡然;他修身洁行,守经达权;他的责任、努力;他的无私、奉献;他的博学、创新;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他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位明德惟馨的仁者品质。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肿瘤生物治疗专家祁岩超教授。精勤不倦,奉献不止  相似文献   

10.
李骁 《沪港经济》2011,(6):26-27
他是地产商人,时常处于舆论漩涡中心,锋芒毕露,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爱他畅意直言,有人恨他顽固粗暴;有人畏惧他严肃冷峻,有人欣赏他诚实较真。他,任志强,华远地产董事长。  相似文献   

11.
高力平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12):112-112
我的父亲叫高金煜,他一生痴爱电影。虽然他从未走入银幕成为演员,也未参与任何制作在幕后出力,但他以一个金牌影迷的角色走完了他的一辈子,直到2004年他去世,他的观影人生才徐徐退幕。  相似文献   

12.
游江逆行     
关于轨迹什么是轨迹,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或许是一种天意的注定,冥冥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安排、尽管辗转千回,可能都要回到那条既定的道路上,由不得你。比如游江,走了那么久,他终究还是走回到了他还未出生的时候,他的外公就已经为他指定好的一条路。只不过,这已是在他出生40年之后,他的外公王君异老先生过世46年之后。他并没有见过他的外公,但他说,他在梦里和他遇见过。  相似文献   

13.
他曾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只是因为他特殊的“海归”身份;他让湖北省黄陂区长轩岭镇成为了新闻关注的焦点,因为他要在那里创业;如今他又成了行业内的焦点,因为他创造出了优异的成绩。他就是陶兵林,湖北省木兰葛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拥有美国国籍,却选择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创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4.
他当了不少年官,但称他官衔的人并不多.有人喊他王大爷、王大伯、王叔叔;有人叫他老王、王老、甚至称兄道弟。他和群众近乎的象自家人,群众则把他当作是百姓的代言人。他,就是泗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道美。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中国西部》2013,(15):114-119
他擅长骂人,他爱骂人,有人说他保守反动,但是他骂的许多人,要么懒、要么笨、要么人品不端。"洋鬼子"对他又敬又怕。可他毫无顾及地称呼他们"洋鬼子""夷狄"。没有一个人敢于嘲笑这个干瘦、戴瓜皮帽、穿长袍、拖着小辫子的老头。有人看他孤僻古怪、行事出人意料,称为"辜疯子",他也  相似文献   

16.
孙启玉是个农民企业家,他引导村民共同富裕。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仅要在物质上富裕农民兄弟,还要在精神上富裕农民兄弟。所以,他从他土生土长的村子开始,在思想上改造农民,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华西村的"理想国"。他成功了,并且已有邻近的4个村庄复制了他的岜山村。他是如何打造他的"理想国"的?这个"理想国"究竟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11,(9):44
曾几何时,他一贫如洗;曾几何时,他无所事事。一个个冷眼、一次次受辱,他横下一条心:告别过去,拥抱明天。他卧薪尝胆、闻鸡起舞,他拥有了一流的造船技术、拥有了一流的造船队伍,从此,他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1976年9月7日,毛泽东生命垂危,不断抢救,而又不断陷入昏迷状态。即使如此,每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还是要看书。当时政治局的常委、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守护在他的身旁。他讲要一本书,但他语言的含糊与声音的微弱,连最能懂他话的秘书,也不明白他说什么。他着急了,示意给他拿纸和笔来,毛泽东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了个“三”字,给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被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  相似文献   

20.
乔布斯的精髓,我认为是他的个性已经融入了他的商业行为。他将激情、力量和强烈的情绪主义这些他每日都带进生活的内容,都倾注进了那些他制造的产品之中,同时他的易怒和缺乏耐性也是他的完美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