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贵  李靖  丁梅 《生产力研究》2012,(3):184-185
纵观国外经济发展史,城市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此,文章围绕城市化的内涵与产业关联、城市化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城市化路径与产业发展、城市化阶段与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展开,认为城市化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应更加注重城市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其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一些大城市化也达到了城市化的后期水平。2012年南京市城市化水平为80.23%,已经进入城市发展后期,但通过对南京市城市化进程分析,发现南京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公用事业与城市化、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化之间的滞后。在城市化空间日益缩小的严峻局面下,南京必须消除五大滞后的消极影响以继续保持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也是实现南京市城市化的包容性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中国房地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研究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及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化发展视角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城市化与房地产业的互动机制及城市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化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理论,西方详细分析了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河南省工业化、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特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等。在此基础上,西方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河南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合理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此,应该从理论上确立审视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科学依据。城市化的合理发展应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提出,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性公共品供求相平衡、与社会发育程度相协调、与社会管理能力相适应,应该是评价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齐昕 《经济与管理》2012,(10):49-54
“包容性城市化”作为我国低碳型城市化的精明发展路径与至高政策导向,通过整合社会、经济、环境资源,赋予各城市化主体共享发展成果与机会的权利,调节并突破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非均衡、非包容性瓶颈,为实现高水平、深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型城市化提供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金融发展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动力因素,我国的非均衡金融加剧城市化矛盾,严重阻滞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亟待调节金融非均衡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基于劳动力转移的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万源 《经济地理》2011,(7):1113-1118
从劳动力转移角度分析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1978年以来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与非剩余劳动力转移并存、异地转移是梅州市劳动力转移基本特征。人口本地城市化与人口异地城市化并存、人口异地城市化活跃是梅州市人口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劳动力异地转移导向下的人口异地城市化促进了梅州市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非农化协调发展,同时也制约着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必须提高劳动力转移能力、增强转移劳动力吸纳能力、提高人口城市化质量水平,以促进梅州市人口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但快速粗放型城市化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与潜在的危险,已成为我国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长春市为例,在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长春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结构转换的角度总结了发展经济学家们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公共财政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一般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引致的公共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共财政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产品、支持结构转换以及调节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回顾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较同步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章基于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合理化之间的互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从长期影响方向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在长期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效应;从因果关系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引致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从互动影响程度来看,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影响相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影响要更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扩大城市化发展的规模、提升城市化发展的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利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近1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变支撑模型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对东北地区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半城市化是城市化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过程,它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本文主要从半城市化的界定范围分析了城郊半城市化与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总结了在新时代下,我国的半城市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城市化的重视,国内城市化研究盛况空前。但为政府政策做注解的味道太重,亟待改进。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并不存在统一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发展阶段论仅有相对的意义,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城市化研究要有国情意识,注意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避免欧洲中心主义的误导;城市化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抽象地谈城市化发展或对其量的发展予以特别重视,都可能误导我国城市化实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年,30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年均提升0.93个百分点,现已稳步迈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快2.14%,但城市化水平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8.40%,花了近半个世纪进入城市化加速成长的中期阶段,约25年后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分工合理、空间竞争有序、市场运行高效的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使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阵地,主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机构与人才不断涌现.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得以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未来和美好前景.未来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将立足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为核心内容,形成由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城乡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化格局,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市化健康发展新格局,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健康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而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必然对资源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城市化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相互关系。最后在对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理性模式。  相似文献   

18.
谢冬水 《财经研究》2016,(4):102-111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的双重视角,利用中国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现象及其内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间以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加为导向的竞争机制,为地方政府偏重推进空间城市化、忽视推进人口城市化提供了内在激励,而土地的政府垄断供给则为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实施这种偏重空间城市化的行为提供了手段。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发展失衡。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越激烈,土地供给数量越多,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发展失衡的程度就越严重。这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和土地垄断供给对城市化发展失衡确实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推进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和土地供给制度改革,是实现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步优化态势,但城市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低,环境脆弱,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发展不协调。只有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即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选择1998-2010年中国省级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的实证研究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总体上,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两个维度均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对城市化发展产生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