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评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承包和税费改革之后的第三次革命,笔者不仅深有同感,而且还认为这一次革命可能更加彻底,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因为前两次革命基本上还停留在还农民以"生存权"的阶段,解决的只是"耕者有其田"和"休养生息"的问题;而第三次革命将更多地关注农民的"发展权",实现由"少取"向"多予"的转变,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缩小,农民将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也正因为如此,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历史性的战略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形成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建设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开放潮》2000,(2)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杨重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梁本凡指出,第三次城市革命正在悄悄到来。它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第三次城市革命的直接结果将是,信息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而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开始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发展以人为中心,并进入个性化、分散化发展时代。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存、共生、共荣的“三共”和谐发展状态、第三次城市革命也不例外。引起第三次城市革命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  相似文献   

3.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4.
誉为“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是对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其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和农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已成为今后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6500万农业人口,“三农问题”更显重要。2002年我省在局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的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  相似文献   

5.
胡鞍钢: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鞍钢 《发展》2002,(11):4-4
“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的制度革命,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城乡隔绝、对立、分离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局面。”说这番话的是中国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他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这场制度革命的核心,是解放农民、投资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胡鞍钢说,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发展差距,长期形成了不同的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这种不公平、不公正体制严重妨碍对农民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6.
黄华  胡庆 《老区建设》2006,(10):6-7
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给乡镇带来的状况是:农民负担减轻,干群关系改善,公共设施待兴,历史债务搁边,政府运作维艰。说到底,就是税费改革把乡镇向农民这块收费的财路给堵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乡镇财政窘迫的现状呢?成因有五方面: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一次演讲中,卸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说:“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大数据时代来了,这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大数据呼啸而来早在198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就提到过大数据。他说:“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则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宣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文化面对跨世纪的革命刘芳华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15年前在《第三次浪潮》中说:“进入2l世纪,人们将面临全方位的革命,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模式、新的理论与实践,将伴随跨世纪的工业革命而诞生,人类社会将因此而发生重大变革。”(华夏出版社,198...  相似文献   

9.
信息平台     
中国需要进行第三次“解放农民” 胡鞍钢撰文指出,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新中国历史上已有过两次“解放农民”,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次“解放农民”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通过土地改革的方式,使  相似文献   

10.
从主题上看,我国二十年农村改革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段落,也可以说先后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推行家庭承包制,在农业生产领域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次是创办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领域突破了“农民只务农”的旧格局,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民与工商业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使广大农民温饱有余;第三次是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牵引力,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11.
党史知识     
《当代陕西》2011,(6):48-4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基本内涵,简要概括,可以说是“三个历史”、“两次革命”、“三个时期”、“三件大事”、“两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一般国家发展过程是农业、工业化、高科技的顺序,即第一次浪潮,第二次浪潮,再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中国应当跳过第二次浪潮尽快向第三次浪潮发展,而我国经济学家樊纲认为,经济的发展阶段可以缩短,但不能跳跃,中国必须补“工业化、城市化”这门课。目前,三次浪潮的特征在中国同时并存,占主导地位的是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业人口,另有2至i亿属于第二浪潮的城市工业人口。之后,中国又突然出现了属于第三浪潮的一批人,玩“大哥大”,玩电脑,思维和生产方式或许更接近温哥华人。中国要采取的战略应…  相似文献   

13.
一、湖南应尽早成为旅游强省 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能开拓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力、体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发展旅游消费,正是为了…  相似文献   

14.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这句话的主旨是“富民为本”。而要富裕农民,还有一个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也就是要第三次解放农民,这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七月里来稻谷黄,农民收割正仓忙;不完租谷不还债,贫苦工农谷满仓。红四军三打龙岩胜利后,蒋介石就任命赣军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为总指挥,要他率领闽、粤、赣三省的军队,分三路向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动“三省会剿”,之后,福建省主席杨树庄也调兵遣将来参加“会剿”。此次“会剿”,敌军有十三个团又两个营共两万余人。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这里是粮食主产区,很多地区的农民都通过专业合作社,以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的形式获得收入,但是农民的“履约率”并不高,通常只有60%左右的签约农民能将优质稻卖给加工企业。总结其中的原因,我认为:一是农民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二是农民的“三忧”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不能真正与合作社实现“一条心”。“三忧”指的是:种粮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何降低种植成本;农闲时节能否抽身去挣点钱。  相似文献   

17.
4月10日,“第三届亚洲品牌盛典”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据介绍,第三届品牌盛典将紧紧围绕“品牌建设”核心,推出亚洲品牌盛典“四大系列”活动——2008年6月6日揭晓中国品牌冠军榜、2008年7月7日推出奥运品牌推广季、2008年9月9日在香港举行第三届亚洲品牌盛典。盛典期间不仅将发布2008年度“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的最新座次,还将着力继续推出又一强势榜单——“欧美品牌亚洲影响力百强榜”。同时,盛典期间四大主题活动“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新闻发布会、亚洲国际品牌颁奖典礼、第三亚洲品牌小姐大赛、亚洲国际品牌战略论坛等主题活动将先后举行。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工作》2005,(4):48-48
最近,国内有关专家认为下列10大经济问题最受关注:(1)如何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去年农民增收成效明显,今年还将会有大量相关政策和措施出台,以保证农民持续增收。(2)证券市场走势。证券市场无论“熊”、“牛”,都将是公众最关切的热点之一。“国九条”和保险资金入市等政策的落实,将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而治本性措施能否出台,将会吸引市场更大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随着近几年共产国际档案的解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金果披露了有关情况——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有过不满,同时又肯定过毛泽东的革命实践。共产国际最早对毛泽东予以关注是在1927年。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俄文版上转载了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上作报告说明中国农民运动时,引用了毛泽东文章的说法,他认为毛泽东的“报告写得极为出色”。大革命失败以后,对朱毛红军的壮大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苏联《真理报》曾发表社论…  相似文献   

20.
新视角     
土地流转是“第三次土地革命“《浙江经济报》报道,目前浙江省掀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土地流转潮,土地返租倒包、转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土地银行“等多种流转形式纷纷出现。新一轮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还包括山地、水面等。流转不是为了解决小规模种粮效益低和土地抛荒问题,主要是为了实现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更快地发展效益农业。绍兴县县长徐纪平认为,解放初期的第一次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第二次土地革命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眼下的土地流转是“第三次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