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报将开设"客车七日谈"栏目,刊登客车行业的分析文章和专家言论。下一期,将独家连载客车行业专家佘振清的文章《客车行业20种怪现状》,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2.
安凯换标了,申龙换标了,苏州金龙也换标了。这两年来,客车行业里换标的企业还真不少。近日,笔者听闻某客车企业也打算换车标,原因就在于觉得原来的不好看,也不容易被人记住。客车行业为何掀起换标风?有的企业在图谋海外市  相似文献   

3.
在大中型客车领域.合资企业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中外合资企业;另一类是"中中合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资企业风靡中国,客车行业也不例外。中外合资的客车企业多达十几家,比较著名的有常州依维柯、亚星-奔驰、广州五十铃、沈飞日野、天津伊利萨尔、西安两沃、上海申沃、桂林大宇等。其中有些已经倒闭,多数企业则处境艰难,真正经营效益较好的凤毛麟角。"中中合资"的客车企业成功的也不多,比如重庆宇通、洛阳宇通、中大峨嵋、资阳亚星、重庆安凯等企业都已经散伙。为何合资企业在客车行业很难"生存"下来?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4种:  相似文献   

4.
纵观整个客车行业,除了少数企业以外,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态都不是很理想。据不完全统计,客车企业多达100多家,近5年来,根据我们对40多家主流企业的统计,客车行业的亏损面均在40%以上。大面积、长时间亏损是客车企业的一种生存现状,更是客车行业的一种难以言传的隐疾。2008年,在原  相似文献   

5.
公交客车的增长在2006年成为客车行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总增量达到8758辆,增幅达27.66%,是近几年增幅最大的一年。在公交优先政策的引导下,公交客车市场已经进入全面扩张期。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小城市公交发展规划已经启动,大城市的公交客车更新还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更新换代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2007年的国Ⅲ政策,将对公交客车更新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2007年公交客车将继续成为客车行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市场现状来看,用户虽对客车产品的个性化要求比较高,但是这些个性化要求多数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对客车的基本配置影响不大,由于如发动机、桥、变速器等关键总成的选择范围较小,排列组合也不多,因此,笔者认为,客车企业配套环境的一致性是导致产品同置(相同配置)化的主要原因。在客车行业,产品同置化现象客观存在,但是产品同置化与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相接近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纵观整个客车行业,尽管技术引进的企业在数量上与合资企业不相上下,但在市场上的境遇却完全不同,比如宇通、苏州金龙、黄海、浙江青年、安凯、中通、江淮客车等企业都与技术引进有关,在现阶段的客车市场上,它们都是赫赫有名的企业,是行业的中流砥柱。技术引进方式之所以受到青睐,这些企业的市场表现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技术引进与合资,不仅仅在形式上、在结果上有所区别,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技术引进具有如下优势:1、客车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受限制。总的来看,技术引进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补充形式,属于"差什么补什么"的范畴,至于采取  相似文献   

8.
张静 《汽车观察》2022,(1):108-110
在科技创新助力客车行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客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已锐不可当。其中,新能源客车正处于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逐渐成为客车行业深度变革的助推器,正在抢占未来客车发展的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安凯客车不断把脉行业发展趋势,积极研发纯电动G6等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新能源产品,现已成为客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推手。截至目前,安凯客车已形成纯电动客车和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全面布局,其新能源客车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亚星在业内有"客车学院"的美称,从亚星出来的人才几乎遍布所有的客车企业。近几年,金龙和宇通的人才成为客车行业人才市场上的紧俏资源。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才源头转移现象",这种现象有一些特点:1、人才价值与培养平台高度关联。上世纪末,亚星占据客车行业的头把交椅长达8年,在当时的经营环境下,其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都是一流,也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客车精英。随着经营环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对于客车行业来说是最好的年份——因为国Ⅱ升级国Ⅲ带来行业需求大爆发;同时。2008年对于客车行业来说也是最差的年份——下半年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不仅让很多企业的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其国内销售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近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对宇通客车副总经理王文兵进行了专访,听听他是怎样看待2008年和展望2009年客车市场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客车展上,大集团下属的客车企业备受瞩目。一汽客车、中国重汽都带来旗下优势车型。对此,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大型汽车集团对客车市场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研发领域,但在客车行业增速放缓的市场环境下,大集团纷纷进驻客车行业的现象耐人寻味。集团优势明显从整体走势看,今年客车市场正在减速。一季度,客车行业共销售客车约47000辆,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但从增幅来看,相比去年的30%已出现明显回落。特别是由于年初国家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多次提  相似文献   

12.
燃油税将导致政策性成本大幅上升"燃油税一旦开征,对于客车企业、客运企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客车行业专家佘振清这样告诉记者,"燃油税事实上是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来推行的,而这样的政策对于整个客车制造行业和整个公路客运行业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在佘振清看来,受燃油税开征影响最大的行业,首当其冲就是公路客运。从事公路客运的专业运输单位,每天都在大量消费油料,它们受油价的影响最为巨大。"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围城"现象里面的企业想出去,外面的资本想进来。客车行业被公认是门坎较低的行业.但进入容易,要做好却很难.这与客车行业的一些基本特点有关:一是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组织生产和产品开发十分复杂,这种复杂程度,行业外面的人很难看得清、看得透。二是微利特点。投入不小,产出不多.而且进入客车行业至少需要3年的熟悉期(亏损3年),大资本很难耐得住寂寞。三是以直销为主的特点。客车销售以关系营销为基础,因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拥有维持企业发展的用户资源。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客车行业的外来资本颇多,有做手机的、做家电的、做工程机械的、做摩托车的,但是,客车行业的固有规律与这些行业的差距较大,移植管理思路可行,但移植具体操作方式则会格格不入,大多数外来资本之所以"铩羽而归",是因为:1、对客车行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外来资本至少需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培育品牌影响力。外来资本干客车没有品牌优势,要培育品牌影响力需要时间和代价,别指望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客车行业,"一通三龙"的龙头地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从销量数据的对比来看,"一通三龙"不仅在销最上领先,在增长速度上也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2007年,"一通三龙"的同比增幅为34.48%,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多,4家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了47.29%,同比增长5.35%,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强者愈强。对于弱势企业加速淡出现象,可以通过数据来说明。2004年以来,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统计序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共有24家企业由于停产或重组而退出。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常州依维柯、湖南三一、亚星奔驰、江苏牡丹、广州五十铃、四川省客车厂等企业的淡出,这种现象有加速趋势。  相似文献   

16.
所谓"客户点菜",是指客户在购车招标过程中指定配件的品牌和型号,参与竞标的客车产品必须符合这些要求才能获得竞标资格。近几年,"客户点菜"现象愈演愈烈,将简单的客车买卖关系弄得极其复杂。"客户点菜"现象是一种堂而皇之的行业潜规则,由客车用户发起。其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降低成本。客户点菜现象一般出现在批  相似文献   

17.
客车行业有两大阵营:一个以公路客车为主:一个以公交客车为主。早期,由于公路客车与公交客车的产品特点各不相同,营销方式也有较大差异,两大阵营有比较清晰的界限。但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两大阵营出现了互相融合的趋势。我们将两大阵营的互相融合概括为公路企业公交化、公交企业公路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汽车观察》2012,(12):120-125
对于"一通三龙"而言或许他们比别人更早地明白,中国客车市场的争夺战向来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几年前的趋之若鹜,到近年来的收缩、调整,"三龙"之一曾经的厦门金旅眼看要掉队了. 有行业资深专家这样对《汽车观察》总结:从今年市场情况来看,厦门金旅大中型客车销量下滑、校车布局后劲不足、海外出口没有突破,仅依靠利润单薄的轻型客车作为企业的增长引擎,短板已十分明显. 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在经历了产品线齐全与否及配置高低的比拼后,中国客车行业的下一个竞争阶段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9.
与卡车行业拓展营销模式、开展融资租赁不同,融资租赁在客车行业鲜被提及,且多数厂家及经销商均对此兴趣不大。全款或按揭为主"客车用户一般全款或按揭货款买车。对于融资租赁,厂家没有提供这个方式,大家也没有这个习惯和意识。"甘肃庆阳宏霖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新宏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这一说法得到了多数客车企业的认同。"我们不做融资租赁,目前主要的付款  相似文献   

20.
信心。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就2010年的海外市场采访国内各客车企业海外市场负责人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信心"。2009年中国客车出口相当低迷,客车行业熬过了这一段最艰难的时期。面对2009年行业出口量同比46.17%的降幅,客车企业并没有灰心。在新的一年里,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已经为它们2010年的出口带来了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