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香千里     
<正>一、麦苗青青我的家乡在皖中丘陵地带,盛产水稻,也种植小麦。小时候,生产队集体劳动,每年"三秋"(秋收、秋耕、秋播),庄稼刚刚收获,草木删繁就简,大地敞开胸怀等待新一轮耕耘播种,乡亲们便忙着种麦子和油菜。将新翻的泥土耙平碾细,整理成一畦畦地垄,用锄头在垄上勾出一个个小坑凹,撒点土肥,种上麦子和油菜籽,再用细土覆盖上,  相似文献   

2.
一、施足底肥。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亩施腐熟圈肥或鸡粪2000~3000公斤,并亩施二铵20~25公斤。二、半高垄栽培。一般畦垄高10厘米,垄宽40厘米,垄畦之间距离60厘米。三、化学除草。打好垄背后,亩喷氟禾灵除草剂120~150毫升,喷后与土均匀混合,防光解失效。四、适期播种。夏大白菜7月中下旬播种,用遮阳网覆盖栽培,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到9月下旬上市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冬贮大白菜立秋前后播种,采用点播或沟播在垄背上,轻轻覆土抚平。亩播种量300克。五、促壮苗。播种至出苗,…  相似文献   

3.
杨慧 《农家之友》2004,(6):21-21
近几年来,江苏省大丰市大龙乡大力推广冬青菜、马铃薯、丝瓜、夏青菜、大白菜间套种模式,一般亩产冬青菜1500公斤、马铃薯1000公斤、丝瓜1000公斤、夏青菜500公斤、大白菜5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适宜各类旱田。按净畦面4米宽开沟作畦,11月中下旬栽冬青菜。翌年2月中旬冬青菜收获结束后,在畦的一边留1米宽空幅待种丝瓜;余下3米宽幅起4垄,每垄宽70厘米、高20厘米,种2行马铃薯,播种后覆盖地膜,马铃  相似文献   

4.
垄作探源     
关于我国垄作发生的时期,在我国的学术界长期流行有一种看法,认为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畦种法(也称为畎亩法)。诚然,畦种法是一种古老的垄作技术,但作者认为它是一种技术相当进步的垄作法,已并非是垄作起始时的状况。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垄作的发生,远  相似文献   

5.
1.整地施肥。选择比较肥沃的地块,翻耕深度30-40cm。耕地时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2500kg,或施腐熟鸡粪750kg或饼肥100~200kg,同时施呋喃丹1~2kg,消灭地下害虫。起垄做畦面宽2.2m的畦,畦内要整平,以利于排灌。  相似文献   

6.
正雨后初晴,记者跟随茶农黄有声驱车绕山,蜿蜒而上。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不管是徜徉茶园踏青赏景,还是拜访茶厂品茗寻茶,皆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难得体验。只见茶园里,一垄垄及腰的茶树层层铺开,茶农们头戴斗笠,腰系茶篓,立于一畦畦茶树间,双手娴熟地采摘树尖上鲜嫩的茶芽。黄有声介绍,水仙要经过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定型—烘焙等多道工序,去掉身上的青涩之气,进一步提炼,才能酝酿出清雅  相似文献   

7.
整地起垄于播种前5~7天,选择非重茬地,沙质土壤类型和不易遭受涝渍的地块.除草后翻耕晒白,按150 ~ 200kg/亩撒施生石灰(酸性土壤可加大施用量),做宽135~150cm、高25~30cm、沟宽35~40cm的宽畦,或做成宽60cm、高30cm、沟宽35~40cm的窄畦.要求沟清畦直,畦面平整,土壤细碎.采用乙草胺40 ~ 60ml兑水45~60kg喷洒畦面,保持土壤湿润待播种.  相似文献   

8.
实施错季南瓜间作朝天椒栽培技术,平均每亩增收超过800元,增产增效明显,主要栽培技术为: 1 错季南瓜 1.1 整地。初春,土壤化冻后,及时整地造墒。结合耕翻,每亩施人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5公斤。地整平后,做畦起垄,垄宽50厘米,然后覆膜。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顾问》2010,(1):47-47
要使用好地膜覆盖机,除搞好整地、作畦、选膜、试铺等铺膜准备工作外,还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使用操作 1.铺膜机组进地后,应与待铺垄(畦)的中心线对正,用手将地膜向后拉出0.5~1m,并压牢端头与两侧,再将压膜轮压在地面两边,即可进行正式作业。  相似文献   

10.
关于“畎亩法”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耕作上普遍采用“畎亩法”。三国韦昭在为《国语》作注;西晋司马彪在为《庄子》作疏时,都把“畎亩”解作“垄作法”。到了现代农史界和史学界的许多研究者,却把畎亩法”解作“畦种法”。究竟“畎亩法”,是“垄作法”?还是“畦种法”?这是一个关系到对当时的耕作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作出正确估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它探讨明白。我们在本文中根据《吕氏春秋》任地和辩土两篇农业论文中有关“畎亩法”的多方面的阐述;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耕作工具和农耕动力等条件;以及农业技术的传承关系等,认为“畎亩法”确系“垄作法”,而非“畦种法”。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垄作双行高产栽培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一般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细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草可入药。它有祛寒散风、行水止痛等功效。细辛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 ,适宜在疏松肥沃、透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在黏重土壤、低洼积水地里不宜种植。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林下栽种细辛选择在背阴山坡种植。先清除灌木杂草 ,打碎土块 ,搂出杂草残根 ,然后横山做畦 ,也可随山势打大垄。畦宽1-1 2米 ,长10-20米。四边做好排水沟 ,以免雨水大时冲坏畦子。二、平地栽种细辛在选好的地块上施足底肥 ,以农家肥为好。每亩地大约施农家肥2500-5000公斤。三、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移栽两种方法。细辛种子是…  相似文献   

13.
乡村连线     
正钦州:冬种马铃薯种植技术全国领先近年来,钦州市农业局充分发挥钦州温、光、土壤优势,选用高产品种、及早种植、一次性施肥、高垄窄畦、盖膜厚土等,首创一套冬种马铃薯生产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亩产4260多公斤的广西记录。2015年冬种春收马铃薯,钦州市在灵山县、浦北县设6个  相似文献   

14.
姜阳 《农家之友》2007,(7S):34-35
西瓜伏播秋收是近年来试验成功的一种栽培新模式,能使西瓜的供应期延长两个月左右,调节了西瓜的上市时间,增加了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是: 1.整地做畦。伏播西瓜要选择地势高、排水便利的沙质壤土。整地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4000公斤,复合肥15—20公斤。为防止田间积水,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宜采用高垄栽培,垄背高15—20厘米,顶宽50厘米,  相似文献   

15.
天然鱼味香是科技人员新近从野生植物中发现培育的一种天然鱼味香料,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对天然鱼味香的需求量很大,其市场十分广阔。天然鱼味香对土壤要求不严,既可地栽,也可室内盆栽,且抗寒耐热。种一次可连收数年,管理粗放,一般年景不得病虫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就本人的一点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一、整地:天然鱼味香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很强,各种壤土、场地都可种植。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0公斤,然后旋耕深翻,打畦或作垄,一般以垄为好。  相似文献   

16.
大麦苗是一种新型食品原料,有"碱性食品之王"的美誉,具备一般谷物原料不具备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本文针对大麦苗海绵蛋糕的配方及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大麦苗海绵蛋糕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大麦苗粉6%、鸡蛋200%、白砂糖80%、牛奶20%、食用盐1%、色拉油20%、泡打粉1.5%、香草粉0.5%。该款蛋糕颜色淡绿,质感细腻,具有大麦苗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17.
要使大蒜优质,高产、早上市,必须把好以下四关:催芽关:收获后的大蒜种,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在下种前10天,应将选好的蒜种在阴凉的地方,盖上细沙或黄土。在播种前用井水浸泡12小时。这样,不仅可以提前2~3天发芽,而且生长整齐粗壮。整地关:大蒜喜欢潮湿的沙质土壤,其它黄土、粘土,只要打碎也可以栽种,畦垄最好东西向,畦长10米左右,宽1.2米,沟宽8~9寸,每亩施衣家肥30担,用铁耙翻人土中3寸以下。  相似文献   

18.
干旱缺水是发展农业的严重障碍因素,全面推行农业节水抗旱技术势在必行。一、节水灌溉技术1、田间地面灌水技术。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在习惯大水漫灌或大畦大沟灌溉的地方,推广宽畦改窄畦,长畦改短畦,长沟改短沟,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顾问》2009,(3):23-23
麦苗素粉是选用有机农场有机栽种的新鲜麦苗为主要原料,在特定时期内,采收其顶端嫩苗,以现代先进的清洗、切割、绞碎、压榨、低温浓缩、喷雾干燥、超微细粉碎等工序精制而成的一种食品。该产品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地道的绿色、有机的健康食品,在国外被称为是“绿色食疗”产品。麦苗素粉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有护肝、抗癌等功效。麦苗素粉的生产加工,具有良好的应用特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 ,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在15 -25℃条件下 ,湿润、凉爽、大雾、微风 ,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 ,又不易被杂菌污染。特殊干旱年份 ,特别是黄土高原 ,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 ,现就有关方面问题介绍如下 :一、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 -15厘米、宽100厘米 ,长根据场地条件而定。耳畦周围作好排水沟 ,作畦挖出的土作畦埂 ,使畦埂顶部距畦底约20厘米左右。作畦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