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渠 《经济论坛》2005,(10):17-18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衡水经济以县域经济为主,县域经济又以民营经济为主。从这个基本市情出发,我们始终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一个战略重点来抓,确立了“统筹发展、‘三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互动、特色主导、民营先行”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的新跨越。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应以结构调整为动力,并采取一些新的思路:以农村城镇化为支撑,依托县城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增强县城城镇功能,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重视引进外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扩权强县"的改革为契机,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调动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以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著称的江苏省张家港市,2000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增长13.1%;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26.4%。全市的改革和发展已步入互动互进、良性循环的上升期。去年以来,张家港市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张家港市牢牢把握发展主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全力推进规模经济、外向经济、民营经济“三轮齐驱”,构筑起张家港市跨世纪经济发展新优势。张家港市规模经济、外向经济、民营经济“三轮齐驱”@俞慧军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立足实际,率先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意区域产业整合,既以一地为主发展优势产业,又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推动有限资源向特色产业集聚,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袁睿  罗锐彬 《时代经贸》2007,5(4X):88-90
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新阶段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举措,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局面。推动广东省惠东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既是顺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建设实力惠东,打造和谐家园的必由之路。本文拟依托惠东经济普查资料,结合2000年以来的发展态势,解读惠东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的现状、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讨推动惠东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蒋永根 《经贸实践》2008,(11):40-41
永康经济是浙江经济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永康市依靠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专业市场三大先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了全国百强县市的行列。永康经济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永康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块状经济模式的五金产业集聚。五金产业占永康整个工业经济比重的90%,年产值达7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之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永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环境压力逐步增大、要素成本急剧增加和产业产品档次不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永康工业转型升级,永康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大胆实践,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总部经济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经纬新仪     
一,坚持增粮增收稳步发展不动摇。围绕“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即:①着眼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主攻粮食单产水平提高;②着力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根本途径,选择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创新模式非常重要。以苏北欠发达地区——宿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产业创新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自主内生性的产业创新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本土主导产业的基础优势,又能促进产业创新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的长期增长。最后提出了自主内生性创新模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关于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具有在实践中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内涵特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加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此,必须加大顶层布局力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宏观指导;大力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拓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游宁丰 《广东经济》2003,(12):10-1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通过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引进外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形成了以九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使全省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农业省向工业大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逐年加快,但也面临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工业化发展不足、产业层次不高、民营经济发展落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从省情出发,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以工业化为首要任务实现强县建设突破,以"五大工程"为载体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以五个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产业集聚为平台培育县域中心城市,以省直管县为突破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走生态立县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趋势下,主导产业选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转型升级是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确定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准则及权重,从而构建以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化程度为主要指标的区域内主导产业选择模型。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为例,得出各产业主导能力的次序,确定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从产业链、产学研合作、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等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对主导产业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选择模型能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模式和路径提供重要参考,为实现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冉政语 《时代经贸》2014,(4):170-171
近年来高碳经济带来的气候变化正使人类遭受越来越严重的损失,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世界引导型经济发展模式,黑龙江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优势凸显,具有全国最大的黑土地,也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地之一,而且其丰富的森林、耕地和湿地资源对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应大力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三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黑龙江省急需改变农村地区高碳、高污染的经济发展结构,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优势,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保障,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全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谢文帅 《经济学家》2023,(9):108-118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建设既包括农业生产力发展,又包括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农业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密切相关。为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应当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现代农业;重塑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促进小农户和农业强国建设有机衔接;培育壮大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民营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对待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上,同样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控制低水平、高消耗、污染重、效益不高的行业,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环保型的产业;在上规模的同时,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用新兴产业代替没有前途的资源型产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把小城镇建设、土地和环境保护、第三产业发展、农民就业等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振兴农村经济,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案例,宁波天宫庄园的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互相融合,以工促农,以农兴旅,以旅强村,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农村经济、生态及社会的协同发展,使天宫庄园成为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文章探讨了宁波天宫庄园"以产业集群为组织模式,以农业为产业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产品特色,以庄园为空间载体和依托"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并对其他类似区域推进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的区域经济模式也极大地影响着银行业务经营,尤其是信贷业务。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温州,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优良,经营效益高,其根本原因在于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揭示了银行信贷经营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的影响,才能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论青海河湟地区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玛措 《经济地理》2001,21(3):283-286
本文在分析河湟地区区域开发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湟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区域开发建设框架,即加快交通运输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本省优势资源,发展原材料及加工工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布局产业。同时论述了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入了新阶段: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入iPhone时刻,互联网企业经营重心加速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传统企业开始利用自身行业优势发力产业互联网建设,乃至国家间开始将竞争策略延伸至数字技术领域。与此同时,也存在数据隔离现象日益突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亟待实现、企业数字化程度不平衡以及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等现实挑战。针对上述挑战,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发展先机,应着力打破数据孤岛,深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挥体制优势,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关注中小企业,多措并举帮扶数字化转型;完善人才培养,降低数实融合的就业冲击;拓展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20.
熊雁兵  官怀  段利武 《经济师》2011,(5):203-204,206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文章深入分析了云南省巍山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巍山县县域经济的具体措施: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企业投融资环境等基础性工作。重点要以特色经济和第三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体是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第一产业新突破;做强特色工业项目,实现第二产业新突;发展特色旅游,做大文化产业,实现第三产业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