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二十年里,“全球化”改变了许多事情,巨大的世界突然变小了。城市现在都肩负着为自己创造独特形象的重任。城市和其他商品一样,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创造声誉:居民、游客和产业。要想获得世界的认可,城市不仅要创造出能在互联网.甚至在世界各地引起共鸣的独特图片和标识;城市标识(LOGO)还必须能吸引并代表不同的人群。新时代对美的要求是.LOGO要直接与市民和城市爱好者相联系,官方层面可以主管城市品牌的设计和推广。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几个城市的品牌特色:墨尔本、旧金山和柏林。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8,(24):102-103
杭州作为一座生活品质之城,历来享有“居在杭州”的盛誉。由古至今,蕴藏于城中的风水宝地被无数文人墨客、名绅巨贾所青睐。尤其是依山傍水的城市别墅,自由转换繁华与宁静。在这样奢华的别墅生活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是自然的福祉与眷顾,更是历史的赐予与机缘。上世纪20至30年代,自然与历史曾携手,在杭州西湖之北、葛岭山麓之南的北山路上留下20余幢独院别墅,  相似文献   

3.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江苏苏南地区的苏州、南通、常州三个地级城市。苏南地区与上海毗邻,当地经济发达,城市规模相对较大,市区人口均在200万以上,消费能力巨大,白酒厂商应给予高度关注。苏南市场与苏北、苏中市场区别很大,江苏地产酒、川酒、徽酒是市场上最活跃的三类品牌。  相似文献   

4.
智慧城市建设一般伴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意外”提升。本文将中国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作为信息化冲击的自然实验,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6年中国地级市和上市公司匹配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和三重差分法(DDD)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信息化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论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这一信息化冲击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信息化冲击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异质性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信息化冲击对资本密集度更高、规模更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信息化冲击对国有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相对于非交易行业,交易行业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导致的交易成本下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变是我们重要的区域战略走向,陈向群市长说,这几年我们只是打基础拉框架,做一些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城市市容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潍坊市近年来关于城市市容建设投资为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城市市容建设能够带动一个城市GDP、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要考虑投资规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城市市容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潍坊市近年来关于城市市容建设投资为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城市市容建设能够带动一个城市GDP、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要考虑投资规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营销看地域性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城市营销与城市景观的概念与相互关系,提出城市景观作为载体在城市营销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城市中地域性景观的分析阐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城市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国外生态城市看国内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及特征,列举了几个国外典型的生态城市案例并加以分析,并就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总结,针对这些问题,由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得出一些指导性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克 《浙商》2008,(19):32-32
浙江、山东、吉林三个省份的县级城市,从开放程度,服务品质,年轻的基层政府官员的素质,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希望四个方面来看,比较的结果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11.
大庆,中国北方一座因石油而闻名于世的城市,“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展示组委会在授予大庆“中国魅力城市”的颁奖词中这样写:  相似文献   

12.
薛羽 《国际广告》2011,(12):34-35
你可以随便问一个1990年以前出生并在北京长大的年轻人,在他们的童年里,陪伴他们长大的汽水是什么?唯一答案只有北冰洋。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营、城市管治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城市经营是城市管治得以发挥作用的对象和平台,城市管治是城市经营的支持系统和保障系统,二的行为主体是对称的、一致的。“经营-管治”则将这两个理念整合为一种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权力与利益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思维,是对政府和市场有限理性的反思。在它看来,无论是“政府单边主义”还是“市场单边主义”,都会给城市现代化蒙上阴影。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电子化采购、分销到e—Marketplace——中国B2B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IDC预测,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提高,现在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e—Marketplace相关的土壤、环境和企业需求。由于中国现在正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企业采用电子化采购和分销仍然是目前电子商务市场的主流,但是在两三年后,e—Marketplace的市场值将会迅速超过上述两部分,成为B2B整个商业价值的主要体现形态。  相似文献   

17.
张胜  李春凯 《消费导刊》2010,(6):252-252
城市天际线指城市建筑物及自然要素与天空交接的轮廓线,有两种理解方式;城市天际线成为排列城市名次的新指标,是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有力表现和见证;城市意象的集权化牺牲了作为城市个体日常体验的微观天际线,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加合理的天际线;只有将城市空间生产的需求方转向民众,城市才能生长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天际线。  相似文献   

18.
潘真 《国际市场》2006,(2):8-11
怎样才能增强上海的城市国际竞争力?笔者采访了市政协主席蒋以任和副主席黄关从,王新奎,请他们为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媒体终端的便捷性与及时性让数字营销走进千家万户,更加灵活的传播手段让原本大体量的广告看到了轻量化传播的可能,国家和城市层面的营销策略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宣传次元,各大城市不同类型的宣传片作为一座城市综合形象的载体,变幻出更加丰富的创意形态和内容结构,逐步成为城市通向外界的第一扇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