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冬军 《中国就业》2012,(12):26-27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现有110.37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4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7.25万人。该县针对本地劳动力存量资源逐渐减少、企业用工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形势,坚持"挤、培、稳、扶"四字诀工作法,积极创新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全面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创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新局面。前三个季度,该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万人,其中农民创业4.37万人。阜宁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和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2.
许方良 《中国就业》2010,(12):17-19
常德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市,总人口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1万人,农村劳动力278万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00万人左右。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其就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实现稳定转移就业,切实维护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的利益,该市积极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3.
陈伟  蒋毅 《中国就业》2012,(5):22-23
近年来,南京市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创塑劳务品牌,打造"新南京人"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转得出,带得动,留得住"。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2.77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7.2%。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基本状况 2005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2万人,比上年增长30%,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07,(1):59-59
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工作。2004年至今,这个省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20万人,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其中,85%在省内得到转移,实现了就地有序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6.
2012年,石嘴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安置就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手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就业服务内容。截至去年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转移农村劳动力65319人次,完成目标任务60000人次的108.9%,有组织转移23278人次,自发转移42041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59132万元。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丰城市积极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好地转移就业,尤其是向本地企业、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转移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劳动力就业达5.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9789人,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8.
《乡镇论坛》2011,(32):5-5
截至9月底,山东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5.2万人,预计全年两者合计将达到248万人。  相似文献   

9.
为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湖南省湘乡市确立了壶天、龙洞、棋梓等11个乡镇作为示范乡镇,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有序转移。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41.4万人,稳定转移就业27.87万人,是全年目标任务的293%,其中,各示范乡镇稳定转移就业17.8万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07,(6):8-9
广东是全国第一农民工流动就业大省。到2006年底广东流动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达2480万人,其中来自外省1800万人;本省尚有未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400多万人,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工技能提升工作,在全省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许海  张宏 《中国就业》2011,(4):63-63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方便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缓解企业招工难现状,在义乌市劳动部门的指导下13个镇(街)陆续组织召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介会。本次就业推介会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北接安徽,南连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称谓。截至2007年底,全市劳动力总数为359万人,其中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138万人,119万人跨省转移就业,19万人省内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作出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充分就业区的规划,到目前为止,就业规划目标基本全部实现。三年来.全区共城镇新增就业13229人,就业总人数达到4.49万人,占城镇劳动力总数4.74万人的94.7%,所辖38个社区有37个被认定为“成都市充分就业社区”;帮促失地农民实现就业3.63万人,占失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9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200人,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6.3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7.26万人的87%。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西宁市农村人口80万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近年来西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西宁实际,以积极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扎实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并为全市就业局势稳定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与“民工荒”的成因 从1984年开始,我国农村务工人员大批向城市转移,并迅速由一种阵发性现象演绎成周期性的长久不衰的“民工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过两个高潮:1984~1988年,农村劳动力每年转移1100万人,年均增长23%;1992-1996年每年转移超过800万人,增速在8%左右。正是这两次高潮奠定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行业分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周蕾 《中国就业》2012,(8):46-47
立足科学发展和深化城乡统筹就业,秦皇岛市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城乡就业协调发展,城乡就业总量平稳增长。“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农村新增转移就业5.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总量突破80万人,带动一产就业比重持续下降4个百分点,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枣庄市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成效明显。2011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万人,其中,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带动就业4.1万人。  相似文献   

18.
高唐县把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放在保障民生的重要位置,改善工作条件搞服务,广开就业渠道增岗位,加快经济发展筑载体,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新增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9.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严良军  丁杰 《中国就业》2006,(10):50-52
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全市502.7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1.54万人;劳动力资源总量242.61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92.04万人;全市现有被征地农民5.8万人,外来劳动力约25万人。近几年来,该市以贯彻落实“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为目标,努力在全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和城乡统筹就业格局。全市累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93万人,转移比重67.33%,培训农村劳动力23.96万人。今年8月,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将该市确定为全国首批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