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与发展是青海湖生态旅游面临的困境。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解决这一困难的主要途径,这是基于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居民对发展的强烈意愿。本文是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理论的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进而提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及模式。  相似文献   

2.
衣传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33-136
我国生态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的问题日益增加。最为突出的是其发展实践与发展的理论目标背离,偏离、远离了生态旅游的设计预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目标背离的纠正依赖:加强开发管理,即加强规划、开发的制度设计,满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强现场管理,控制环境容量和游客非生态行为;设计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实施生态旅游产品标签认证;为社区居民增加参与机会,提高参与能力,提供更多的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代表了扶贫开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领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本文旨在重点研究青海藏区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以全面推进青海藏区减贫治理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社区参与是指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发展,并通过参与来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以甘肃省玛曲县社区参与情况为例,对社区发展的相关利益群体进行分析,提出玛曲县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并建立社区发展保障机制,力图为玛曲县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平 《西部大开发》2010,(6):9-9,19
青海藏区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农牧业生产仍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人才匮乏和教育落后制约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建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强化生态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促进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不同之处,并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在发展阶段、开发模式、居民的参与态度、参与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起步方式不同、发展历程不同、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同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1,(3):10-10
“十二五”时期,青海省将重点加快旅游品牌建设,着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为进一步塑造与大美青海相匹配的全国乃至世界级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青海省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围绕加快“三大品牌”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大美青海”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8.
乔宇静 《北方经济》2010,(22):31-33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业界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被广泛认可的管理模式.现有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社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妨碍其人文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变革现有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上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以达到构建社区生态旅游,提出改进对策的模式,丰富旅游理论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文磊 《特区经济》2012,(7):180-182
经济利益分配是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最主要和最敏感的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主体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中选取3个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典型案例,对它们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比较,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原则和架构,以求能为我国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范智军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74-178
文章指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广州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端生态度假旅游项目潜力巨大。文章提出发展广州市生态旅游业的思路与规划方向,即以北部山区为重点、兼顾东部与南部地区,以整合和发展广州市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一、青海藏区水利发展历程国家支持青海等藏区的新政策是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青海藏区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区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7%;平均海拔3370米,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县就有14个。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有些地区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30-40%,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城市社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种种利益矛盾中。而利益博弈对社区自治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积极影响是合作性博弈有利于社区和社会利益的整合,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发育;消极影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易使社区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发生畸变,不利于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改革现有的劳动力、土地和提供公共物品等相关制度来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是当前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周斅源  陈剑峰 《特区经济》2009,(11):140-142
生态旅游是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但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订科学旅游规划,进行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制定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推动下渚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隋春花 《特区经济》2006,(5):189-191
广东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当地居民参与等问题。通过对当地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影响的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小坑发展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四方面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加强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和建立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构思。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是青海藏区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之一,和谐新青海建设不能脱离宗教在藏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当前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着佛教与藏区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性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藏传佛教为社会主义社会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藏传佛教在青海藏区的地位和作用,对藏传佛教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青海生态旅游营销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生态旅游是青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青海旅游市场采用系列变量进行细分,确立青海生态旅游的具体目标市场。青海生态旅游产品应定位于生态美和沧桑美,充分体现“原汁原味”的古朴性和原始性,有针对性提出青海生态旅游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除西藏之外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一半。不言而喻,只有藏区发展了,青海才能真正发展;只有藏区实现小康,青海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分析青海藏区特色产业发展条件入手,梳理了近年来青海藏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案例,最后提出了青海藏区特色产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的首选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生态化的开发与保护.文章以福建省茶文化旅游为例,对荼文化旅游资源中的生态观、开发模式、发展策略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生态旅游增长较快,己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热点。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安全问题,如生态旅游景区游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景区的附近居民与景区矛盾不断等。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选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选择桂林漓江古东景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从游客、景区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三个层面对生态旅游安全认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概况的基础上,以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乡村旅游为例,分析了制约九资河镇乡村旅游的障碍——机制体制不健全,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分配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机制并且对发展模型进行了构想,以期能够促进九资河镇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