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灏 《发展研究》2006,(6):64-65
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者收购)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金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并控股整个企业,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即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金融技术创新与制度,在整合企业资源、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3.
洪鼎辉 《发展研究》2005,(11):21-22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就是公司的管理层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说明MBO已经悄然走近了上市公司的改制进程,MBO将对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MBO即管理者收购,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经营者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MBO是LBO(杠杆收购)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MBO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MBO的产生及其发展 所谓MBO即管理者收购。是英文Management Buy-out的缩写,意为经理层出资收购本企业。其主要含义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借助于外部融资机构收购本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本企业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及资产结构,完成从单纯的企业管理人员到股东的转变,从而达到重组本企业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它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它的收购目标主要是针对成长前景广阔和管理潜力较大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廖雪霖 《当代经济》2006,(13):44-45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营层利用自筹、借贷等方式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企业内的控制格局以及公司资本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为企业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MBO的制度缺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从管理意义上讲,MBO是对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反叛,因为其追求的是一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8.
我国MBO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洁 《经济论坛》2004,(4):62-63
所谓MB0即Management Buyout,译为“管理层收购”或者“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的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营层利用自筹、借贷等方式融资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企业内的控制格局以及公司资本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为企业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我国国有企业之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力推进管理层收购,主要是国有企业在产权和委托代理关系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希望通过MBO这种方式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借债来购买本公司股份行为的金融创新工具,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近几年MBO实践表明,收购是否成功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主要是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控制权、团队的协作程度、员工的文化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该文对影响管理层收购行为是否成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信托工具在MBO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MBO(Management Buy-Out),通常译为“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从而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对于MBO的产生,理论界的主要解释是MBO节约了代理成本,这种节约体现在两个方面:诱导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导致MBO的根本原因;信息优势使管理层实际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带来了经济学上的经典代理问题,而MBO使两权合一,节约了两权分离带来的成本。从这里可以看出,MBO对我国企业改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明晰产权、所有者回归;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利光 《经济论坛》2003,(13):69-70
一、前言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组织杠杆收购的投资者有许多种,而当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演变成了管理层收购(MBO)。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般说来MBO具有以下特点:1.MBO的目标公司…  相似文献   

13.
胡振波  吴峥 《当代经济》2002,(10):26-26
MBO(ManagementBuy-outs,即“管理者收购”或“经理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管  相似文献   

14.
MBO中国之行的冷思考--基于我国MBO实践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换及其他产权交易手段购买本公司全部或部分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5.
齐莉 《经济论坛》2004,(24):49-49
MBO(Management Buyout)直译为“管理者收购”,又称“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收购、重组本公司目的的一种行为。本文在分析支持与反对MBO两种言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我国国企改革应用MBO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层收购被我国一些企业采用,众多管理层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引起了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管理层收购通过公司管理层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制度安排。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很快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就成为MBO的推动主体,以MBO方式进行‘傲小”,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国有资产退出和管理层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是指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实施管理层收购时,西方国家的做法与我国上市公司做法的区别,主要在于收购标的的不同。前者往往会收购公司发行在外的全部流通股份,收购后公司为非上市公司;后者则着眼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且一般都是相对控股权,因为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是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Managernent Buyout,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取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Options,ESO)是以执行经理、董事、各级别经理和监事人员为对象的股票期权计划,具体内容是给予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某一固定价格购买本公司普通股的权利,管理层通过行权价与市价之差获取资本利得。  相似文献   

19.
MBO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MBO(Management Buy-outs),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它对企业界和金融界影响巨大,引发,带动了并购的高潮。进入90年代,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MBO有所降温,到了90年代末期,管理层扩大持股比例成为一种发展方向,经营权与所有权呈现融合的趋势,MBO重新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实行MBO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使企业经营者变成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我国,MBO被视为国企改革中一种明晰产权的手段,在上市公司更被推崇为取代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并购经典。从理论上说似乎合乎逻辑,甚至不无几分创意,但在实践中却不切实际、不符合国情。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着操作风险、机制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继外资购并、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资本之后的第三大"国退民进"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