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博 《首都经济》2006,(6):58-61
北京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00年,主要是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以生地协议出让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4年8月31日,期间主要推行经营型用地“招拍挂”,形成了经营型土地“招拍挂”和协议出让并存的局面:自2004年8月31日起,经营性土地全部实现“招拍挂”,市场配置资源的目标正逐步达到。  相似文献   

2.
何芳 《沪港经济》2008,(6):16-16
实施我国土地供应的统一管理,统一调控,是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制度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土地使用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对我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和剖析,阐明土地产权定期出让制的含义并分析该制度的实质意义,提出实行该农地制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政府分别出台了71号文和4号文,以这两个文件为标志。经营性项目土地协议出让在8.31前被彻底解决,从此以后,以“招拍挂”为主要方式的土地公开出让将成为土地供应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王直民 《特区经济》2012,(4):251-253
我国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的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的大小关系到国家、土地使用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存在的问题后认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法定最高出让年限过长,而一律按照法定最高出让年限确定出让年限也不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贸》2009,(7):15-15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开向社会发布的4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出让土地面积同比减少30%。  相似文献   

7.
以行政划拨和有偿使用为主的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机制具有许多不足之处。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有利于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有利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从而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实施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后的一个事实是土地的价格上涨了,但高地价并不是高房价的全部原因。  相似文献   

8.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又一创新——土地按揭出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向企业贷款是有条件的,抵押是最普通的条件之一。一般地说,如果企业已有足够的自有物业(包括土地)向银行抵押贷款,所贷款项又足以支付新购土地的地价,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但实际情况恰恰不是这样。一是许多企业起步第一件事就需购置土地,而且又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二是有些企业虽然有一定资产,但往往也已抵押了出去。假如一个企业购置一块土地,该企业只有能力支持部分地价(比如30%),它想向银行申请其余70%地价的贷款用于付给国土部门,然后再把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以作为其今后向银行分期还款的保让,这种方式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土地按揭出让”。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机制是市场与事业兴旺的根本保障。日照市在城市土地资产经营中,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目标,从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入手,实行“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储备、统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制度,促进了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增值,为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得到国务院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督查组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李金升 《中国招标》2013,(36):12-16
土地使用权,可依法出让和行政划拨,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需要满足很严格的条件;而出让土地使用权,除了很早之前使用的协议出让外,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基本上就是"招拍挂"方式,即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招拍挂,是在协议出让的方式难以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和预防腐败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较之协议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体经济》2006,(6):72-72,F0003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会议强调,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调控。(1)调整利益机制。提高征地成本,征地补偿安置必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2)完善责任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坚决制止“以租代征”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3)健全法律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作用,强化对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并下发通知,要求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通知规定,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国土资源部部长兼任国家土地总督察,并有一名副部长任兼职副总督察,另外,国家还设立一名副部长级的专职副总督察。通知要求,由国土资源部向地方派驻9个正局级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其中,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的督察范围为: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及宁波市、厦门市。此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秦虹 《首都经济》2004,(10):16-17
在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进程中,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明显提高。2003年全国已有1000多个市、县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全国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占出让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0%。土地要素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显现。  相似文献   

13.
陶然  袁飞  曹广忠 《世界经济》2007,(10):15-27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与政府间行政管理、财政体制安排对地方政府大规模协议出让土地的激励,并讨论了区域间政绩竞争和地方禀赋条件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考察了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当期和滞后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本文还对目前中央在土地征用与出让体制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评估,指出了现有政府反应的局限性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招标》2010,(17):33-33
4月15日,在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向媒体透露,国土资源部正在对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进行完善,目前,试点已在国内一些城市展开。他同时表示,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将会继续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作经济》2000,(5):36-36
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出租给使用者使用,由使用者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一定年期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国有土地租赁是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一种形式,是出让方式的补充。当前应以完善国有土地出让为主,稳妥地推行国有土地租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经历了从无偿无期使用到有偿有期使用的过程,并在不断完善中。由于该制度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所以存在很多问题。围绕土地出让年限,通过介绍现行法律对土地出让年限的规定,探讨制定土地出让年限的依据,指出现行法规存在的问题,这对探讨如何完善现行法对土地出让年限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市场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但是,透过这日益繁荣的市场,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市场招、拍、挂、出让过程中土地价格涨幅较大。地价的上涨,使人不由得不想到与之紧密相连的房地产价格。城市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已经成为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土地招、拍、挂、出让与城市地价上涨的理性分析由于土地招、拍、挂出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城市的地价,因此,我们的分析也从地价开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地价形成与土地增值机制分析土地市场中地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认为,这次会议最大亮点是农村经营制度,把土地的三个权利进行了分配。三个权利是指农民的集体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的家庭承包权和土地的经营权,实际上是“谁来使用土地”,确保农民有土地的经营权,让农村放心地把土地通过其他方式流转出来,让土地承包者、土地经营者来使用。农民放心了,土地私营者安心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就有了基本保证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中国的土地征用与出让制度模型化,构建一个政治与财政双重激励下影响地方土地出让规模的动态理论框架,并利用土地二级市场开放后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与拓展分析,试图从财政激励、经济绩效与土地征用出让制度本身,对近年来土地出让规模的膨胀给出多角度的解释与探讨.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政治激励与财政激励因素是造成土地出让收入规模膨胀的重要制度原因;土地出让的收益水平、以及其对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作用也会对此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而农地生产效率则与之负向相关.实证表明,近年来我国对于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抑制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扩张.基于此,文章认为合理管控土地出让收入规模需要土地出让制度内外的联动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两个不公平 (一)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征用过程中的不公平 政府征地对农村集体土地采用的是计划价格,补偿标准偏低造成大部分失地农民缺乏生存保障,利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政府出售所征来的土地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的出让制度,以市场价格获得高额出让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