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安徽省地级市的农业产值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整后农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8-2018年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结果表明:当前安徽省只有少数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达到有效,大部分地级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增长状态,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另外,各地级市由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生产规模等不同,农业生产效率也具有较大差异。基于此,安徽省应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各地级市需因地制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各省市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中国粮食生产综合绩效,并从支农政策、要素投入等维度考察其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2004—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DEA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并运用面板Tobit随机效应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期内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总体达到DEA有效,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改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作用偏低,\"单引擎\"驱动特征明显;化肥、农用机械、灌溉及支农政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化肥投入对技术效率作用不显著,各因素作用强度排序为\"支农政策化肥农业机械灌溉\",且这些影响同样具有区域差异。[结论]提升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要注重农业技术更要逐步提升农业技术效率,通过改革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和转变要素投入结构来提升中国粮食综合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31个省域地区的星级酒店为测算样本,运用数据包络的分析方法(DEA),为我国星级酒店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参考依据。测算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全国星级酒店经营效率水平较高;各个省的星级酒店经营效率有差别且导致各省星级酒店经营水平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星级酒店所在的省域旅游发展水平对其经营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方法对WG林业局进行改制效率实证研究。根据WG林业局具体改制情况,从改制前后对比的角度分析2001-2012年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WG林业局改制后的平均综合效率高于改制前且接近于最佳效率1,整体的改制在经济、社会及生态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DEA模型,以年份为决策单元,对我国2000~2007年淡水养殖生产投人和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衡量和比较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淡水养殖生产效率总体低下,非DEA有效单元的表现既有投入要素的不合理,又有产出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在2001~2003年,表现为物质费用投入过多和成本收益率产出不足;在2005~2007年,表现为劳动力投入过剩和成本收益率产出不足。文章又通过投影对非DEA有效单元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选择16家2008年前上市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并按照其所处生产环节分为4类,分别选择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在职员工人数、主营业务成本作为投入指标,选择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每股收益、利税总额作为产出指标,建立基于可变规模效益的DEA模型(BBC模型)。分析发现:2008-2012年样本企业经营的技术效率稳步提升,基本达到DEA有效,但由于规模效率的波动较大,导致至2012年,企业经营的综合效率普遍无效,无较大改善,且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以生物质设备企业最为严重。我国生物质能源企业存在大面积规模冗余,生产经营规模与效率不匹配,需适当减少投入、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原材料利用率,才能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形成竞争力,站稳市场。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湖南省2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土地利用效率较差的城市主要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低与城市等级没有必然联系;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主要应采取节约资本投入,或增加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吴起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196个农户退耕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总体效率变化不大;农户生产的纯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许多,退耕前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效率在0.9~1.0之间,而退耕后则集中在0.3~0.4之间;退耕后纯技术效率却明显的提高了,由退耕前的0.40提高到了退耕后的0.51。投影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农户的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退耕之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精耕细作、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圈养畜牧业发展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从港口全要素生产效率视角出发,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行改进,克服了传统DEA方法不能处理不同时期面板数据的缺点,通过构建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DEA-Malmquist模型,可以掌握港口转型升级程度及发展趋势。以山东沿海港口为实例,利用DEA-Malmquis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沿海港口的总体效率在2014—2018年整体呈上升趋势;各个港口发展并不平衡;全省港口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虽然受到了规模效率的制约,但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了山东沿海港口转型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论文采用1997~2008年山东省及我国渔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山东省渔业生产效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渔业生产虽总体发展趋势较好,但仍存在着技术效率低下、粗放式经营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山东省渔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关系到耕地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采用山东省2000~2010年17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山东省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11年间山东省各市投入产出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选取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山东省17市耕地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市耕地总产量及农业总产值指标呈增长趋势,农业播种面积17个城市在11年间增减各半,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个城市在11年间呈显著增长趋势,劳动力投入17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在研究期间下降明显。通过基础性DE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整体耕地综合效率比较理想,11年来耕地产出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纯技术效率,而制约因素主要为规模效率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造产出导向、径向的DEA窗口模型,对2003~2014年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上都具有可比性的单属性综合技术效率指数TE1与多属性综合技术效率指数TE2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出5个结论:⑴森工企业两种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偏低;⑵森工企业单属性综合技术效率指数明显低于多属性综合技术效率指数;⑶森工企业综合效率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指数偏低;⑷森工企业之间的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差异较大;⑸多数森工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最后,对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个沪深股市涉林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业上市公司综合经营效率整体情况都比较好,部分综合效率为轻度或中度无效的林业上市公司当中,一部分受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的影响,一部分受两者共同影响,并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情况,深入分析可得到受纯技术效率影响的11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者产出不足。因此,提出提高林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应着力于提升林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和规模效率,并加强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或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2017年吉林、河北和四川3个玉米主产省份的玉米生产成本效率,及其与生产要素的相关性,为提高玉米生产成本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研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方法]文章采用2017年吉林、河北和四川3省的玉米生产投入情况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3省的玉米生产成本效率,通过最小二乘法测度要素投入与成本效率的相关性。[结果]吉林省(070)的成本效率远高于河北(039)和四川(035),3省的种子、化肥和机械投入对成本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河北省和四川省的劳动力对成本效率的影响较大,吉林省的土地机会成本对成本效率的影响较大。[结论]建议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种植方式,整合资源,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存在的差异性,为配置效率的提升寻求有效措施。[方法]运用超效率DEA,对2001~2014年间中国31个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评估,从中探究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动趋势和时空特征,构建Malmquist指数以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水平考察影响区域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变动的因素。[结果]中国各地区整体的配置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超效率平均值从2001年的0.520上升到2014年的0.764;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1.3%,其中综合技术效率指数年均增长4.2%、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年均下降2.8%;从影响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来看,技术效率已成为主要因素。从细分的6个区域来看,华东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最高,西北地区最低。从具体省份情况来看,有17个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其中天津、上海、广东、海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结论]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可采取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各地根据农业科技资源实际扬长避短、合作共赢,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我国粳稻产量现阶段呈连续增长的态势,然而粳稻生产效率却存在无效率或波动剧烈的现象,研究我国的粳稻生产效率,有助于提升和稳定中国粳稻区域生产效率和水平从而间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法]使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中国13个粳稻生产省份的生产效率,分别从时间和区域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粳稻生产技术效率在时间趋势上逐渐趋于平稳,但是在2004—2007年间存在短暂的波动;在区域上主要是西南和东北粳稻生产区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西北区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河南、湖北、宁夏3个省份出现技术无效率,但规模报酬都处于递增的状态,仍有提升生产效率的潜力,应通过减少要素投入冗余来改变其无效率状态。[结论]粳稻生产技术无效率主要是由于种子费用、农药费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冗余造成的;若将来在保持纯技术效率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升规模效率水平会进一步提升我国粳稻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基于上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定粳稻生产区域规划、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3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