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10月份,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许多实体经济受到严峻考验。特别是处于风口浪尖的外向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最直接也最严重,许多企业在这场危机中已倒下。如何变“危”为“机”。在机遇中发展。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碧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劈波斩浪。走出了一条生存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
[香港《镜报月刊》4月号]全球危机中赢赞誉在美国次贷泡沫破灭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最令国际社会瞩目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中国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已从两位数降至8%-9%,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良好的,甚至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例外”,并冠以“罕见的乐观迹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缓和,同际经济已渡过最困难时期,开始步入缓慢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国际形势总体趋向好转。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成为“后危机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大家都以为,美国是2008年那场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一年后,我们发现,其实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深。无论是资本,还是经济实体,在对未来经济“上”还是“下”的满腹狐疑中,战战兢兢。  相似文献   

5.
郑千千 《黑河学刊》2010,(11):20-22
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已经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扩散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致使全世界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过后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全球经济社会危机,各主要经济体都陷入到了经济衰退中,今后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金融危机过后,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揭示这场危机的深刻本质和根本成因,提出根本性的有效规避和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危"为"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危机"之路。  相似文献   

6.
张铭 《沪港经济》2008,(12):52-53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和金融秩序的调整,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契机。反思本次金融危机,我们切不可将其简单地归咎于金融创新,关起门来故步自封。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机制应当认真反思、加强监管、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应当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适当地“踩油门”,以此为契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球经济、金融格局调整中争取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韩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保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空前浩劫,曾以“汉江奇迹”举满全球的韩国在危机中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国民财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分析“韩模式”的得失,有助于我们探索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道,找出其突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指明其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8.
阎明 《中国经贸》2009,(14):42-43
世界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我们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国内众多中小企业将更深刻的感觉到这个“冬天”的寒冷和严酷。在当前金融危机这种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制定怎样的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本文对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的探讨有助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6日,主题为“危机·机会·过冬棉袄”的“中关村软件外包峰会2008”在北京软件出口中心召开,来自中关村外包企业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围绕着大家关心的金融危机给外包企业带来的危机与机遇展开讨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格局,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发达国家的消费更谨慎了,投资更谨慎了,这无疑也冲击了中国外贸依存度很高的出口业,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  相似文献   

10.
“变”与“不变” 2008年下半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伴随着美国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破产和重组而升级为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具有相当强的扩散性和传染性。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金融危机就从美国国内扩散到欧洲、日本等地,进而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冲击的领域也从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迅速蔓延到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和其他发达国家在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都在重新思考经济增长模式和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问题。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创新和房地产泡沫引起的.深刻根源却是美国多年来“借贷经济”不良后果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2.
向松祚 《环球财经》2009,(11):100-103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看好中国经济” 向松祚:从2008年9月15日算起,全球金融海啸过去一年了,如果从2007年8月6日次贷危机爆发算起,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两年了。纵观今日全球经济局势,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3.
张君 《中国经贸》2010,(7):10-13
2009年,在阴霾未散的金融危机笼罩下,全球经济依然在痛苦中煎熬。作为危机中表现最好的新兴经济体,中国通过经济刺激计划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率先从危机中复苏。但身处“后危机时代”的关键一年,2010年中国经济的形势并不明朗,经济激励政策是否退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中小企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群体。在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所有困难中,融资难尤为凸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9,(2):19-19
金融危机把全球经济推入“寒冬”,文化产业覆巢之下,亦难全身。世界各地,剧院相继关闭,电影节停办,电影拍摄数量减少,日本动漫制作变慢,韩国影视盛景不再,美国好莱坞票房缩水,等等。金钱是当今经济活动的“血液”,金融出了危机,各行各业均会“失血”。金融危机之下,各行各业都要准备“过冬”,文化产业亦不例外。文化产业与金融的直接相关度或不高,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阴霾依旧挥散不去,全球气候危机却愈演愈烈。谁也不曾预料,在这场险象环生的生存博弈中,危机反而催生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育宗 《上海经济》2011,(12):16-18
最近这段时间,全球经济前景暗淡,特别是九月下旬以来,美围股票市场蒸发了超过3.4万亿美元,全球股市均陷入熊市之中,而整个欧洲早已经在债务危机的泥淖中不能自拔。难道刚刚过去的金融危机又要卷土重来?所谓“二次探底”是真是假?而此次金融危机又将给中国带来多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环球财经》2014年1月战略特刊中,笔者认为2014年不会是全球危机的拐点,危机还将继续深化,中国应做好准备“过冬”.时间步入2015年,这场开始于2008年的危机仍在继续发展,并从最初的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乃至国际政治危机传导.随着危机不断深化,国际格局将发生深远的变化.近几十年来汹涌的全球化浪潮正在退去,世界将进入一个以区域互助、利益共同体为特征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邓丽娜  王韬 《特区经济》2009,(8):216-21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而且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次危机中面临更加严峻的融资困境。本文在次贷危机背景下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的原因,力图寻找到适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08,各大媒体都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浙江制造业“倒闭停产”的报道,大部分报道都把这些“倒闭停产”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新劳动法的出台导致劳工成本上升,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银根紧缩导致中小企业投融资困难加大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