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振东 《商》2014,(25):69-69
社会变迁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状态。然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于社会变迁有着不同的影响---或者平稳过渡,或者动荡不安。本文通过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的比较来阐述契约社会和市场经济对于平稳社会变迁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
变化时代的艾滋病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从人类人口学的视角和杰米逊关于社会变迁的公共卫生理论对中国目前在艾滋病预防上的困境作出解释 :当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导致政治权利迅速分散使传统的社会控制失去作用的时候 ,需要更高思维素质的公民社会尚未形成。笔者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幸玉芳 《中国市场》2009,(31):82-83
"科学"一词是杜威思想的关键词,围绕"科学",杜威论述了科学与社会、社会与教育、科学与教育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科学引起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影响教育,教育又促进科学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即对其此思想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旅游地社会变迁带来了深刻影响。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地女性社会角色、职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迁及旅游地社会分层变迁等几个方面,对旅游地社会结构变迁影响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目前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仙君 《商场现代化》2010,(20):186-18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迁,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提出了挑战,要求农村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适应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社会变迁让人口流动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近年来,流动人口发展为一个庞大群体,因此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从文化目标和实现方式不平衡的角度解释了个体行为的失范,这一理论能够被运用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当中,深入剖析社会融入的障碍。理论的深度分析也为社工的实务介入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计划与市场一直被视为单位社会变迁现代性内涵的重要解释变量,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在其间的突出作用却鲜有触及.从社会人口学的视角,关注于国有单位职工的流动性,从时间、空间和动力三个维度探讨了人口压力与单位社会变迁紧密相关的现代性内涵.时间上,单位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呈现为倒U形,具有鲜明的“制度堕距”特征;空间上,单位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展现了人口蓄水池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历程,具有东、中、西部同步即时效应与第一、二、三产业异时累积效应;无论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是一个“单位性依赖”的克服过程,其间既有市场导向“拉”的作用,更有政府主导的产业剥离“推”的作用.单位社会的变迁是现代性逻辑的必然结果,它的结构性作用仍将长期凸现.  相似文献   

8.
后物欲时代高校社会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变迁相适应,后物欲时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教育着重于如下三点:注重道德传承,遵守道德规范;呵护心理健康,共筑精神家园;着力内涵发展,锤炼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预应力的建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稳定和谐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前提.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变迁的不断加剧,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各类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加强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构大学生社会预应力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5,(4):124-125
主题: 中国中产阶级的出现及其意义. 意义: 超过25年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变迁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分化.在贫困人群和富裕人群之间出现了中产阶级,它正在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