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产品出口结构看中国与欧盟家产品贸易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鉴已有的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出口产品贸易分散度指数,从产品出口结构的角度来评价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文章分析指出,中国与欧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而以竞争性为辅;此外,中国与欧盟国家相比具有相对较好的多样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因此,中国与欧盟的这种贸易关系有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产品出口结构看中国与欧盟农产品贸易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借鉴已有的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竞争和互补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和出口产品贸易分散度指数,从产品出口结构的角度来评价中国与欧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文章分析指出,中国与欧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关系以互补性为主,而以竞争性为辅;此外,中国与欧盟国家相比具有相对较好的多样化农产品出口结构。因此,中国与欧盟的这种贸易关系有利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崔丹 《辽宁经济》2009,(8):24-2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迅猛增长,东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贸易结构逐步出现趋同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双方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贸易结构趋同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东盟贸易的福利效应,由于东盟无论在自身发展还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奉行“利益制衡”原则,因此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中出现的结构趋同化无疑对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多视角看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冰  刘春艳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72-175
中日农产品贸易问题日益成为中日两国经贸关系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及贸易强度指数三个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并呈上升趋势,其中竞争力提升效应使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扩大贡献最大。鉴于上述分析,中日两国应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继续走向双赢。  相似文献   

5.
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澳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本文运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结果表明中澳农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也不强,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的逆差状况很难逆转。中国应加强与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以获得更多贸易以外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欧盟蔬菜市场与中国欧盟蔬菜贸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欧盟是最大的蔬菜贸易区域.两者间蔬菜贸易发展迅速.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等分析了中国与欧盟蔬菜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在主要蔬菜出口市场上的竞争性不强,双边蔬菜贸易存在单向的互补性.中国应加强与欧盟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以获得更多贸易以外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CAFTA的建设又将农业定为重点合作领域之一。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利用ECA指数分析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情况,以此提出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美两国同为农产品进出口大国,但两国农产品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中国与美国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美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竞争性强,中国竞争力较差;双边农产品贸易在一些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兼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特征.针对中美两国贸易特点,中国应在发展中美间农产品贸易中审慎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合理安排政策.  相似文献   

9.
杨燕丽 《特区经济》2014,(8):157-158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迅速发展,各国在生产、分配、消费等领域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不例外的,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针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结构多元化问题展开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呈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面临着政策性障碍、农产品检疫检验、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两岸农产品市场竞争与走私等问题,影响了两岸农产品正常贸易秩序与发展。因此,与农产品贸易相关的经济合作协议重在落实。  相似文献   

11.
过去10年来,日本和韩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但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北亚的区域内投资和区域内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日韩三国政府应积极加强制度性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繁荣东北亚区域经济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继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与欧盟的经贸往来发展十分迅速,欧盟已成为山东对外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与欧盟贸易合作直接关系到山东对外贸易发展.因此分析山东与欧盟贸易合作前景,便于发现贸易机会,推动双边贸易,有利于山东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欧高层往来频繁,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盟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2000年10月中欧领导人共同提出了"欧盟早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与投资伙伴"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欧盟的经济规模接近美国,是日本的两倍,但中欧贸易额仅为中美贸易的一半,也少于中日贸易,双边贸易与欧盟的经济和外贸实力明显不相称.欧盟在环境、卫生、安全、劳工等方面设置很多技术壁垒,对我产品大量实施反倾销,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了较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在资源条件和市场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经济的互补性很强,因此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合作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与投资规模增加速度很快,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彻底结束,俄罗斯依然在大幅调整其贸易政策之时,黑龙江省应结合自身农产品的优势,发挥长处,加强与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6.
陈敏 《特区经济》2011,(1):232-233
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双方农业贸易的发展与合作对经济的促进和贡献越来越明显和重要。基于双方国家农业互补性、竞争性因素的客观存在,双方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深远,应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7.
王芳 《中国报道》2013,(7):74-75
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在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将成为欧洲光伏应用发展的障碍,将对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贸易保护措施只会造成“双输”,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周刊》2006,(6):12-12
欧盟-中国峰会2月3日在欧盟本届轮值主席国奥地利举行。在欧盟眼里,北京依然是难打交道的对话伙伴。面对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欧洲人既惊喜又茫然。一方面,欧洲人看到这一巨人市场的商机——中国如今已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另一方面,眼看中国迅速成为全球一强,影响力日益增加,欧洲人又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9.
李惠瑛 《中国经贸》2013,(15):22-23
中欧关系紧密,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更是相互交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彼此间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正是这种市场的相互联结和依赖,任何一方形势的发展变化都会牵动另一方,作为多年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走势对中欧经贸的影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趋势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贸易结构来看,呈现出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特征。而从贸易效应分析来看,贸易创造效应总体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福利,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