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餐饮是个很有意思的行业,想要做到比较大的规模,必定走连锁道路。但要看到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一,提供的产品是不是具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容量。第二,要做连锁的话,一定要有很多的标准化体系,任何连锁企业都是有很强的标准化,如果每个店都不一样的话连锁是没法做的。第三,规模大是有优势的,中国现在餐饮企业是不是适合上市,能不能上市,要看自己的企业做到今天的规模能否做得更大,做到更好,因为只有增长前景才是资本和股市所喜欢的。另外餐饮业一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现金交易很多,能否把握住现金交易过程中没有遗漏,做到规范化,能否让业务模式为市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确定招商目标定位连锁企业招商第一步就是要“自我定位”,即要回答“我是谁,我为谁,我能做到什么”。连锁企业招商自我定位中的“我是谁”是指: 产品定位:产品是“半老徐娘”还是“新酷e族”,是催生半生半熟市场还是轰炸新市场,代理产品是单线产品还是组合产品。产品盈利空间有多大,是“瘦马”还是“骆驼”, 是“真实元素”还是“肥皂泡沫”,都要仔细琢磨,审时度势,真实披露; 资金定位:连锁总部有多少钱又准备拿  相似文献   

3.
邱全福(鹿泉市十字街市场个体经营户):我觉得做大生意和小买卖虽然规模不同,但基本道理是相通的,都要讲声誉和信用。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不能有侥幸心理。我是个卖菜的,本份肯定是要足斤足两,这一点做不到根本没法儿做生意。还要做到热情周到,童叟无欺。有  相似文献   

4.
零售市场利润率越来越低,昔日拥有庞大现金流的零售帝国陷入困境,零售企业应该如何做才能走出泥潭? 危机的前奏 林钧已经失眠好几天了,虽然这几年来他已经习惯了每天保持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最近的压力却不得不使他使用安眠药来帮助自己. 林钧是一家国内大型连锁超市的总裁,他一手创建的连锁超市已经有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跨越半个中国,拥有数十家大卖场的大型连锁集团.虽然历经风雨,但每次基本上都能够化险为夷,因此也养成了林钧强势和刚愎的个性.而这次迎面而来的危急,却让林钧从内心感觉一种来自地狱的寒意.  相似文献   

5.
连锁企业资本运作必须独立于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并确保明确的资本主体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针对我国连锁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企业资产重组入手,构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资本集中或集聚方式,使我国连锁企业在短期内“做大、联大、靠大”,成长为大型连锁集团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流通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有效的业态形式发展迅速.湖南本土连锁商业企业在面临着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竞争压力的形势下,选择县域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而在开拓县域市场过程中,如何选址则是湖南本土连锁商业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湖南本土连锁商业企业开拓县域市场的必要性、影响因素及从地区、商圈、具体店址三个不同层面探讨其选址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连锁企业资本运作必须独立于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并确保明确的资本主体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针对我国连锁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企业资产重组入手,构造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通过资本集体中或集聚方式,使我国连锁企业在短期内“做大,联大,靠大”,成长为大型连锁集团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万事开头难,想要创业做老板,首先得决定做什么,也就是要找到一个市场空缺。市场空缺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市场,不管是生产某种产品还是提供某种服务,一定要是人们所需要所喜爱的;另一个是空缺,在市场供求关系中,供应还不能满足需求,并不要求一定是没有人生产的产品或是没有人提供的服务,但一定要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竞争也相对不太激烈。作为一个小企业,规模小,非常灵活也容易变通,要想找到一个大厂家不生产的小产品,大公司不提供的便利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复苏尚不明朗,国内投资渠道收紧的大背景下,特许经营似乎成了投资创业者心中的“宠儿”.但在经济环境和消费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不少特许经营企业叫苦连天. 面临严峻形势,在第十五届中国特许加盟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提出,接下来几年连锁企业都将处于慢增长期,企业可持续扩张与效益提升面临挑战.特许经营企业应通过“细分化渗透市场,标准化提升效率”来维持自身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易山 《大众商务》2008,(8):22-22
万事开头难,想要创业做老板,首先得决定做什么,也就是要找到一个市场空缺。市场空缺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市场,不管是生产某种产品还是提供某种服务,一定要是人们所需要所喜爱的;另一个是空缺,在市场供求关系中,供应还不能满足需求,并不要求一定是没有人生产的产品或是没有人提供的服务,但一定要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竞争也相对不太激烈。  相似文献   

11.
眼光独到     
在商界,模仿别人是大多数经营者赚钱的法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种商品都要不断改进,才能符合人们生活上的需求。凡是盲目跟风,行动快的话还可以赚一点钱,如果太慢的话,不但赚不到钱,还可能把自己的老本都搭进去。也许正应了那句:“第一个做的是天才,第二个做的是庸才,第  相似文献   

12.
连锁超市近年在大中城市悄然升级并超常规模发展,加上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国外零售集团的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使竞争日益激烈.与其在林立成群的城市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还不如把经营触角伸向竞争相对缓和的农村市场,以促进连锁超市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零售市场的现状做了描述,并对我国在农村开设连锁超市进行了SWOT分析,从而能为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提供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创业有二十几年了,现在有两个核心企业,一个拥有中国醋饮料领导品牌"珠江贰号",另一个是拥有中国最大品牌鸡肉连锁"贰号土鸡",这两个都属于传统行业. 内行看门道 尽管在创业的道路上我有过很多尝试,做过房地产,后来又卖酒,卖饮料,卖鸡肉,但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大规模放手投资.因为我知道传统的行业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太多的门道.  相似文献   

14.
科层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传统上企业主要应用科层机制,现代企业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企业内部市场,但什么样的企业应该引入市场机制以及多大程度实施,本文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化收益动态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结论指出,内部市场管理机制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有效抑制和减少"大企业病".  相似文献   

15.
便利店由于规模小、前期投入大、进入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给了中国的中小资本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便利店加盟市场潜能巨大.便利店加盟的诱惑的确是难以抗拒,只要连锁总部稍加点拨,借翼腾飞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一个大公司依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自由选择的前提下,形成了垄断地位,我觉得那很正常.但是,这个企业不能借助垄断优势去打击创新,如果是这样,那就涉嫌不正当竞争.可是,在中国互联网上.很多大企业不是去创新,不是去制造一个新的市场,而是都在互相盯着对手,盯着已经被证明的市场.比如腾讯做的东西的百度想做,百度和淘宝的东西,腾讯也想做.只要新流行的东西,团购、微博、社交网络,偷菜游戏,定位服务等,大公司都要做.这些大公司虽然收入很高,但是从文化来讲,没有什么进取心,更多的是一种守地盘的思路.最后,中国互联网就成了大公司打麻将的地方,看着上家盯着下家,谁也别和牌.  相似文献   

17.
对经理们来说,内部和外部的谈判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每当利益或观念相异,各方要互相依靠才有结果时,谈判的需求就出现了。 谈判的本质是什么?是讨价还价?是建立关系?瓜分经济蛋糕?把蛋糕做大?这些都有道理。但是用意大利外交家 Daniele Vare的话来说:谈判就是让他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原因按你的方法行事的赢难艺  相似文献   

18.
在部分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风险越来越大的今天,跨界是一种突破思路,早先提出在某个行业内做大、做强、做全、做专、做精等思路,看似奋勇直前的步伐,其实都是一种防守行为,而跨界才是一种转守为攻的发展思路,所有行业都可以跨界,但跨界总是有风险、有方法、有战略的. 盘子做大,很多人会说“船大难掉头”.通过大品牌衍生子品牌,多元化也一直被追捧,但却带来业内恶性竞争,相互侵占对方市场,成为比拼资金和实力的战场,“赢的伤身,输的丢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走出去”。TCL在越南等新兴市场做得比较成功,其经验是“扎硬营、打死仗”,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当地市场的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标准化是规范产业内部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科技进步,从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现代产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推行产业标准化。中国是世界文具制造的中心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文具产业在其蓬勃发展背后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状况,探讨了标准化是如何推进产业升级的,最后就发挥标准化在文具产业升级中应有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