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赵铮 《经营者》2009,(3):7-7
当减薪、限薪正在成为全球商界普遍潮流时,国泰君安证券的“天价薪酬”也引来了潮水般的口诛笔伐,在舆论一片斥责之声的大背景下,财政部拟出台限薪令无疑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2.
日本松下公司的激将艺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激发部下才智的方式就是大声斥责,即使在人前,也丝毫不避忌讳地以如下严厉的话斥责下属:“喂,这是干什么?把辞职书呈上来!”、“你是罪人!该送进监狱!”对于这种激烈的方式,松下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次...  相似文献   

3.
管理:激励与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激励与约束的含义管理中的一大问题是激励与约束。科学管理,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激励与约束的含义。激励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激发、鼓励、振作的意思,这是大家熟知的,如在《六韬·王翼》中的“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另一是斥责、批评之意,甚少见,如在《后汉文·袁安传》中的“司虞改义从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弘因大言激励虞曰:‘诸言当生还口者,皆为不忠’。”句中“激励”为斥责、训导之意。而在英文中有“motivate”(动词)一词,来自拉丁语,其含义为:一是指提供一种行为的…  相似文献   

4.
牟薇 《活力》2012,(8):146-146
“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是随着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媒介体制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在我国,梁启超1902年首次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他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问中提到“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并提出“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之者,莫若报馆.虽谓报馆为人道之总监督可也”。  相似文献   

5.
新年寄语     
又到岁来年初,照例要盘点一年的收获,要说说新年寄语。在此借本刊“刊首语”之隅,向《中国房地产》的读者、作者和关心杂志发展的各界领导、学者、友人表示新年的衷心祝福,也期待大家对杂志的发展给与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与马潞英交往很偶然。当时看到她写的一篇领导专访文章。觉得清新自然,脱俗气。便“咬”上了她了,虽未谋面,但通过数次电话时常被她四溢的才气和爽朗的笑声所感染。于是邀她为杂志写稿,她倒也爽快,应承下来的东西绝对会按时保质保量交货。这次我们组织“地产博客”的专题,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她,要她自己写自己,她先拒绝,经不住我的“苦口婆心”,她终于松了口,终于有了下面的文字叙述——  相似文献   

7.
对于天马岛的认识源于杂志报刊的平面视觉,有幸在盛夏时节踏上这片“环水皆山”的旅游胜地,也别有一番滋味。如果说江南水乡有着“小家碧玉”的韵味,那么天马岛便有着“大家闺秀”的气质,没有小桥流水的宁静感,但却有波澜不惊的包容力。带着北方豪迈之情,也尽显金戈铁马的气势。  相似文献   

8.
丁辉 《中国企业家》2005,(11):10-10
又是一年了,不知不觉,《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未来之星”已经是第五届。放眼望去,在中国商业杂志圈,能够把一个排行榜连续做5年,并且越做越好,日趋完善,殊为不易。而且,从往届中选的盛大、携程、用友这些今天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来看,《中国企业家》的“未来之星”排行榜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把一群20岁出头的“商业男孩”推上了杂志封面。老读者知道,这在《中国企业家》创刊20年来还是第一次。20年来,杂志的封面人物,一般都是成熟老练的著名企业家,所以业界也常说我们是“大企业家杂志”。类似的“破格”,曾经有过一次,不过那批人的年龄大体已在成熟的35岁左右。 2001年3月,也是一个初春,正当创业板呼之欲出之时,在风险投资和券商的共同推动下, 很多新兴的中小企业一下子冒了出来。我们决定推出“未来之星”排行,每年选择21位“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那些企业营业规模当时大多在5000万元人民币到5个亿之间,成立时间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管理方面的课程,一直是企业与营销人员比较关心的话题。笔者也断断续续的听过一些所谓管理专家的课程,从中亦受益匪浅。但听多了,也发现不同课程间相互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言“人性管理”者有之,言“中国式管理”者有之,言“快乐管理”者有之,言“文化管理”者有之,言“制度管理”者有之。  相似文献   

11.
若星 《乡镇论坛》2013,(28):34-35
狗咬人,谁担责?“饲养人”。不少人的答案会脱口而出。可如果咬人的狗是流浪狗,找不到饲养人又该咋办?是不是只能自认倒霉?是不是可以归责他人?这不,一只流浪狗窜入校园伤人,“咬”出来一场官司,也把这个难题抛给了法律。  相似文献   

12.
商业男孩     
我们把一群20岁出头的“商业男孩”推上了杂志封面。老读者知道,这在《中国企业家》创刊20年来还是第一次。20年来,杂志的封面人物,一般都是成熟老练的著名企业家,所以业界也常说我们是“大企业家杂志”。  相似文献   

13.
胡小友 《数据》2012,(7):80-80
作为《数据》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认为,2012年第5期《数据》杂志中《统计讲坛》栏目所-flJ文章《我看统计自由裁量权》,似有一股“开卷有益”之风扑面而来。可以说,该文章为读者献上了一篇以行政执法过程为主题的阅读大餐。  相似文献   

14.
光阴荏苒,转眼已近10年,杂志也已出版100期。手捧第100期杂志样稿,感触良多。杂志创刊、主创人员及杂志历经的变化离合,一一浮现眼前。遥想2000年初,在西城区三里河“三家村”酒店之侧,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宣告成立。杂志社在时任财政部国库司司长的肖捷同志、副司长张通同志、经济科学出版社总编蒋宝恩同志的亲自筹划和指导下成立,  相似文献   

15.
公明 《企业文化》2009,(9):85-85
看央视2台的“非常6+1”节目,我记住了主持人李咏说的一句话,那就是:“谁都会有机会!”这让我想起了西方的一句名言:“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所以咬得深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当减薪、限薪正在成为全球商界普遍潮流时,国泰君安证券的"天价薪酬"也引来了潮水般的口诛笔伐,在舆论一片斥责之声的大背景下,财政部拟出台限薪令无疑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7.
孔令通 《活力》2012,(10):182-182
一、性善析要 性善论——这是一种具有引导性质的哲学理念。孟子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创立并完善了“性善论”思想体系。“性善论”不仅仅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孟子仁政学说道德归宿和理论依据。孟子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现已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电信业的巨头之一。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国移动位列第287位。中国移动在创建之初。把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即移动通信运营作为公司的注册名称,而今“中国移动”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也随着其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而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全国两会较以往有一种不同现象:PK之声明显多了起来。既有代表委员之间的“唇枪舌剑”,也有会场内外的“你来我往”,构成了民主进程中一道难得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两年没有音讯,乔赢突然来到编辑部,带着他的潜思之作《我对“红高梁”的十大反思》。这是乔赢和他的“红高梁”第二次走进《中国企业家》杂志。两年多前,乔赢曾作为1996年第十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向世人发出了他的“红高梁宣言”:人类餐饮文化第三次变革来临,以“红高梁”为代表的中式快餐有可能在与麦当劳等洋快餐的竞争中崛起。两年多后,红高梁快餐在经营时已遇挫折,乔赢本人也华发早生。这两年多里发生了什么?相信读者会从乔赢的“反思”中找到解答。关于企业家的挫败与反思,本刊1997年以来多有报道,诸如姜伟,诸如史玉柱、牟其中。研究失败是为了走向成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广大读者,尤其是一大批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家,对此感受最深。从中获益颇多。然而,最应从反思中获益的,还该是反思者本人。正如乔赢文中所谈,成功者都是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后成长起来的。乔赢和他的红高梁公司目前也开始“第二次创业”,我们祝愿他从反思中走向更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